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我校也在积极进行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工作。而作者认为,学校中的每个教职员工都分别归属于一个具体的单位部门,应先构建每一个单位的和谐工作环境,只有各个单位内部和谐了,才能更好的去进一步构建整个校园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胡日查 《工会博览》2008,(12):92-92
构建和谐社会,无论是在广泛内陆地区,还是在各民族地区,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参与,都不能忽略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中华文化的孕育”、“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对民族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从人类社会学意义来理解,和谐指的是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应当同时实现。和谐社会是温饱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民主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秩序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充满生机的社会。国有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振峰 《工会博览》2009,(12):24-24
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全党必须把“和谐”与“发展”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具体实践之中。医院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对它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要认真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和谐.管理中的和谐。只有处理好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关系,才会确保医院在和谐中不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0二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建设和谐社会是今后十年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医院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6.
基层央行工会作为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基层央行中的作用,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以此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寇永胜 《工会博览》2011,(11):68-68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主要内容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弘扬这种精神,可以使整个民族更加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加快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层面的子工程来支撑,其中,构建和谐企业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子工程。那么,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应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呢?这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作为企业党建工作,构建和谐企业成为企业党组织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9.
张平选 《工会博览》2009,(3):119-120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中,人是主导的,能动的因素。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共产主义坚定信念,可以转化为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立伟 《工会博览》2011,(9):148-1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将为社会构建一道安全网,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实质上是重建民族与国家的整体目标与价值体系,维系国家的内在统一和社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及意义认同的精神支撑。要建构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促进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就必须坚持科学理性的认同视野、主体自由基础上的国家认同、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和保持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钟晓优 《工会博览》2008,(11):87-88
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企业和谐了,社会和谐才有基础。加强沟通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试分析目前企业在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构建作为城市基本细胞的社区的和谐,激发社区的活力和张力,进而促进城市和谐和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环节.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和谐社区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峤 《工会博览》2009,(2):45-47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前提条件。集体协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能够在调整劳动关系主体利益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工会对集体协商的指导性和领导性能够大大提高协商的成功度,从而积极地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本文针对我国的集体协商存在弱点的原因,指出工会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协商力量对等程度以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需要做出的种种努力,包括完善三方机制、完善工会组织结构,组织产业和区域性工会、构建和谐劳动文化等。  相似文献   

15.
霍起迈 《工会博览》2006,(23):12-13
不久前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明确了今后若干年内建设和谐社会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目标,并为我们描绘出未来和谐社会的"蓝图"。作为一个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它涉及到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的关系……然而,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是,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如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三次执委会于2005年12月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就会产生劳资纠纷或冲突影响企业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正义的社会,一个正义缺失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虽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和内容,但无论什么样的要求和内容都不能脱离正义的原则,都必须坚持正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建设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社会。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司法公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因此,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检察机关必须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切实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张景德 《工会博览》2009,(4):116-117
建设和谐社会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中,就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劳动者群体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定好位。  相似文献   

20.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和谐企业社会,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也为工会组织在新时期全面履行职责拓展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企业的不和谐因素大多来自困难职工群体,因此,如何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化解不和谐因素,是摆在企业工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油田企业扶贫帮困工作的实际,谈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