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淮》2008,(11)
法律的力量在于公正,法官的职责在于维护法律的公正。从事法官职业十余载,经他手办理的案件千余起,接触当事人上万人次,调解率高达60%,无一案超审限。无一件错案,每件结案不  相似文献   

2.
海东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开展“公正司法”与“一心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司法调解作为审理商事案件的主要方式。截至目前,民事二庭共受理一、二审理商事案件16件.其中调解结案的有12件.调解结案率达80%,比去年同期翻了3倍。通过耐心的调解,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争端,以双方满意的结案方式缓解了因诉讼受损的人际关系,维护了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面对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和诉讼案件复杂难解的局面,在和谐司法、高效服务的需求下,法院较为注重以调解方式结案。实践中,不少法官以"情理、忍让、和谐"为话语背景鼓励或要求当事人就案件处理进行一定的利益减让,且调解书一般不写明说理部分(即判决书中的"本院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事实认定和法律评判,削弱或虚化了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4.
张严平  徐宜军 《党建》2005,(12):12-14
作为一个基层法官,15年间,她审理了1000多起案件,大都是农民之间的家长里短、针头线脑的事儿,但最终95%以调解结案。有人说她这个法官当得没意思,她说:“这正是我的幸福!”农民到法院打官司,点名要她审理。有的农民从报纸上找来她的照片,贴在自家墙上视为亲人。当地人有这样一段顺口溜:“俺们有位好法官,大事小情她都管。谁家有啥闹心事,就去法庭找桂兰。”她,就是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的好法官,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法院东京城法庭审判员、共产党员金桂兰。她奔波在东京城镇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了调解一个小案子有时要跑上十几趟。她说:…  相似文献   

5.
美与丑     
冯明芝带领群众谋发展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村委会主任冯明芝,卖掉自己在镇上办的商店、旅店和汽车,投资并带领全村群众修公路、改水、种茶、建茶厂,调整产业结构,整村搬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年改变了宋沟村贫困面貌,成为全镇发展带头村。最近,他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康鸿平贾兴平)杨富成狠抓调解受好评和政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杨富成,从2003年以来狠抓民事调解工作,审结的125件案件中,调解结案98件,调解率为78.4%,为全院作出了表率。被和政县法院树立为调解工作先进典型,授予“调解能手”称号。2006年6月,被中共临夏州委评为全州“…  相似文献   

6.
头顶国徽,肩找天平,呵,人民法官!你,代表着公正,意味着公开啊!—题记在海淀法院的荣誉室里,挂满了当事人赠送的锦旗。这一面面流光溢彩的锦旗,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个公正、廉洁执法的故事……让人们永远记住,记住我们的好法官1998年4月24日,是让他刻骨...  相似文献   

7.
确保司法公正是一名法官最基本和最高的价值目标,泸州市纳溪区护国法庭庭长陈文刚在审判工作中,始终将公正执法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几年来,他审结的千余起案件中,有90%的案件得到全部执行,8%的案件得到分期分批执行,实现了审判工作的良性循环。在审判实践中,他针对农村的情况和特点,成功地归纳出一套调解经:案件一到手,事实先问透,按照法律来,选准突破口,通过村干部,还有亲戚和朋友,一起做工作,调解不用愁。还别说,他这套办法还真有效,几年来他所处理的案件中,调解率就达68%;服判息诉率达91%。针对护国法庭管辖地域广,交通不便,案…  相似文献   

8.
《前线》2010,(Z2)
<正>2010年8月18日,北京市首家中关村企业家商事调解中心揭牌。该中心由海淀法院与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共同创建,将力争建立多领域、专业化的调解体系。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区域范围内的纠纷呈现出类型集中、专业性强的特点。为更快、更好地解决这类纠纷,海淀法院和北京民协希望能在更多的行业性纠纷解决中建立"商人调解商事纠纷"的机制,中关村企业家商事调解中心由此  相似文献   

9.
杨挺 《党史文汇》2023,(3):41-43
<正>王天祥(1960—2008),山西沁县人,生前任沁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他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真正诠释了人民法官捍卫法律尊严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忠诚本色。据统计,他任职沁县法院期间,直接接待上访群众3000余人次,主持调解和息诉罢访案件200余件,受到他直接帮助的贫困弱残涉诉群众近百人,沁县当地干部和群众称他是“百姓法官”“亲民院长”“忠诚践行‘三个至上’的楷模”。他逝世后,事迹被拍成电影《亲民院长王天祥》,感动了千百万人。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08,(1):69-69
我家邻居张先生在小区内与人争吵受到侮辱,他把对方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失费500元并当众赔礼道歉。法院立案受理后,不直接开庭审理,却让我们这里一位已退休的老干部介入调解。退休老干部虽然促成了双方和解,但是我对此表示质疑:法院在诉讼阶段能引入案外人参与处理案件吗? 钱法官:法院的做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正>审判执行工作取得新突破2014年,全院新收案件3877件,比去年增加1352件,上升53.54%;结案3531件,比去年增加1099件,上升45.19%,旧存案件97件;结案率为91.08%,下降5.24%;人均结案90.54件,比去年增加了33.98件;案件发回重审率为3.1%,比去年降低了1.36个百分点;结案均衡度为0.84,比去年上升0.17个百分点;审(执)限内结案率100%,公开开庭率100%,人民陪审率100%;18名法官审结案件超百件,创造了历  相似文献   

12.
舒炜 《廉政瞭望》2013,(17):19-21
7月初的一天下午,郭学宏踮起脚,颇为费劲地昂起头,打量着自己家楼道里的一个新安的监控摄像头,“还没到国庆啊,这玩意儿怎么又装回来了”?百思不得其解后,他把这个“料”抛给了几家媒体,在网上再度引爆“上访法官被监控”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刘万青  尹丽娟 《党建》2009,(4):20-21
作为法官,审判中,她身穿法袍威严庄重;调解中,她兼容情、理、法,力促双赢,被当事人誉为“贴心法官”;节假日,她通过银屏与电波,向广大观众与听众宣讲法律,被群众誉为“平民法官”。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古至今,调解的运用非常普遍,被西方称之为“东方经验”。随着审判方式由调解型向审判型的转变,调解制度也急需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诉讼调解,亦称法院调解在我国历来被视为一种诉讼活动,是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发挥诉讼调解制度的功能,应当尊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保障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5.
作为铜仁市主城区法院,碧江区人民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办案压力不断增大。面对挑战,该法院构建诉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速裁解纷机制,将一半的案件化解在诉讼前端,有效破解基层法院人员少、案件较多的难题。"无异议的话,马上出具调解书。"3月20日,碧江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冉应通过法院线上调解平台,成功调解一起10年借贷纠纷。  相似文献   

16.
商人丁海玉几乎把每一家和他做过生意的公司告上了法庭。他这样做不是因为他有多少委屈,而是因为可以通过胜诉获得暴利。他付出的成本就是行贿法官。最后中纪委介入,终使他倒在了这一奇特的“商业模式”之下,也引发了当地司法系统的“地震”。据调查,丁海玉案件中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共有38人,包括12名厅级干部,26名处级干部,其中法官25名。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的印象中,法官都是端坐在威严的法庭上审理案件。然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代理审判长周瑞生,却常常背着卷宗下乡,把法庭搬进了农民的场院和炕头上。在他的调解和审理下,反目成仇的村民握手言和,冤家对头重归于好,群众深情地称他是“为农民着想的好法官”。  相似文献   

18.
工作揽胜     
工作揽胜扶风县实行“案件催办制度”为了迅速查处案件线索和立案案件,及时追究违纪者的责任,解决基层纪委积案多、处理难的问题,扶风县纪委实行了案件催办制度。案件催办制度就是县纪委对基层纪委初查的案件线索和未结案的立案案件,在期限内没有初查或结案的,发“案...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当事人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民事权利义务或诉讼权利义务问题达成协议,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民事争议的一种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既体现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互谅互让、以和为贵的思想,被国内外司法界普遍认同,并被称为“东方经验”。尤其是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民事诉讼调解更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最好的结案方式,正成为打造和谐的重要手段。一、民事诉讼调解的法律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事诉讼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张掖市甘州区法院法官宁兰红自2007年担任刑事审判庭庭长以来,先后审判刑事案件967件,经她审结的案件,无一改判,无一上访,她所在庭室审结的自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率达到100%. 初怀梦想 1987年,政法学校毕业的宁兰红被分配到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法院工作.从那时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法官. 那年冬天,老法官带她去乡镇调查一起伤害案件.当时院里办案条件艰苦,没有便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在零下20度的天气里,宁兰红和老法官骑着自行车颠簸在崎岖的小路上,还没走一个小时,起初叽叽喳喳说笑的她便开始沉默了,骑车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两只脚像木桩子一样,不停地从脚踏板上滑下来,双手也冻得通红,连刹车都捏不住.老法官看到她力不从心的样子,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