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2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第一次以德文单行本发表,共23页。《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共产党宣言》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伟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成熟的阐述,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c它的发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专政必然代一替资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宣言》标志着马…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圣经。1988年,《宣言》发表140周年,正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共产党人和各民族人民以及整个进步人类陷于深重磨难。遵照西方旨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相继丧失,苏联戈尔巴乔夫叛徒集团加速共产党下台、国家变质和解体的步伐。西方疯狂欢呼自己的胜利和“共产主义死亡”,宣布此即历史的终点。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和他们在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收买的走狗,用历史性的、空前的叛卖,嘲弄着伟大的马克思。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真正的共产党人被…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共产党宣言》中著名的科学论断。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总的最终发展趋势。它是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所依据的真理和信念。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信这一科学论断,促进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是《共产党宣言》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并且认为共产主义的特征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运动指出了...  相似文献   

5.
私有制及由其产生的阶级和剥削,是人类社会的一切灾难、痛苦和不平等的根源,私有制观念及其集中体现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万恶之源。这一观点,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各个时代先进分子的共识。共产主义思想就是在对私有制和私有制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萌芽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65页)他们特别强调“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分析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问题,是一个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 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资本主义的发展已有360年的历史。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预言,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在本世纪初期,列宁在其重要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提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现在,有不少干部群众感到困惑:《共产党宣言》发表后,150多…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是时代的产物,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阐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原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以《共产党宣言》为导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理解和把握《共产党宣言》的重要价值,必须学习经典作家对于自己理论严谨科学的批判态度,深入研读经典著作,科学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坚持共产主义,维护共产主义的纯洁性,公然申明“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当然包括资产阶级私有制观念——个人主义观念在内了。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从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近一两个月以来,俄罗斯共产党人和信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以各种方式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190周年。他们根据《宣言》中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当今世界的现象及发展趋势,论述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和任务,提出重建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美好未来的行动纲领。现简要概述其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1.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是在《共产党宣言》的直接影响下成立的,中共完全继承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将共产主义作为中共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是一场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革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一方面重新焕发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共产主义理想造成冲击。中共对此保持了清醒的认识,采取了相应措施。改革开放40年,中共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结合时代特征与中国国情,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了理论阐释、制度建构与行为规范,使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得到践行。  相似文献   

12.
1848年,《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共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在允许和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个理论问题是必须讲清楚的,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二者岂不相互矛盾?如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说的重大革命结论。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非但没有灭亡,反而在经过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后,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不仅如此,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和冷战的结束,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活跃”了起来。马克思恩格斯 150多年前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那种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景象正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显现出来。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的发…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和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所有制的构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中第一次阐述了“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们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第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历史大趋势,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代表著作。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党的领袖十分推崇这部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847年12月——1848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1——272页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和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王兆铮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迄今一百五十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它构成了一个半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荣...  相似文献   

19.
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今年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共同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在这160年时间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尽管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曲折,甚至发生像苏东剧变这样的严重倒退,但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共产主义从—个在欧洲游荡的幽灵,变成了气势磅礴的世界性的运动,社会主义也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事实证明,《共产党宣言》是指导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坚持《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事业就凯歌行进,蓬勃发展;而背离和放弃《共产党宣言》,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挫折,乃至出现亡党亡国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黄斌 《探索》2002,(5):1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论著中,把共产主义描绘成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综合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对于这个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