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冷战时期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话,那冷战后美国的太空作战能力进入了实战部署,在今年2月举行的联合国裁军会议上,俄罗斯和中国要求就太空非军事化条约进行讨论,遭到美国拒绝。这会不会拉开新一轮太空竞赛?  相似文献   

2.
林鸿民 《新东方》2008,(12):11-13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更加成熟,更加可靠,中国航天可能也会对国内外游客开放太空旅游。2005年10月香港太空旅游公司到北京开展太空旅游宣传促销。招揽中国第一位太空游客,对于谁将成为我国第一位太空游客,引起媒体与公众浓厚兴趣和很大关注。种种事实和发展态势表明,神秘遥远而浩瀚无比的太空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吸引物。与此同时,随着模拟仿真技术发展,有更多的人在地球表面也能感受航天飞行乐趣体验。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保障》2008,(10):1-1
在建国59周年之际,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实现了太空漫步。这是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虞伟  焦雪晶  杨远帆 《创造》2008,(12):49-49
他以一个人的邀游,完成了中国航天的大梦。我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家——他的问候。穿越冷战催生的太空竞赛,忘却人类相争的激烈现实,把中国30年开放的眼界和气度,自邈远的太空向人类发出。在广阔的时空视野里,中国人抖落自闭与狭隘,向世界发出科技与文明的回声。  相似文献   

5.
信息动态     
美国:太空游世界第一艘商用太空船——“维珍太空船二号”在美国加州完成首次试飞,太空旅游产业化成为可能。如果顺利,2012年,只需支付20万美元,普通人到太空边缘旅行的梦想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1998隼6月将阿尔法磁谱仪(AMS)首次带到太空,去寻找太空中的暗物质与反物质,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激发了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探索宇宙的热诚。在中国,人们对此表示的关注格外强烈,因为在这项重大国际科学研究的合作项目中,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突破了永磁铁这一关键部件的研究。这个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台磁谱仪是在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教授领导下的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的科学实验项目,美国、中国、俄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法国、芬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了这个计划。宇宙…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创造》2011,(10)
酒泉,“天宫”发射升空北京时间29日21时39分,中国载人抗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今后两年内,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栽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再与天宫一号对接,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创造》2011,(10):18-19
酒泉,“天宫”发射升空北京时间29日21时39分,中国载人抗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今后两年内,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栽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再与天宫一号对接,  相似文献   

9.
林祁 《前进论坛》2009,(2):54-54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并于2003年10月16日平安准确地返回到内蒙古自治区着陆场;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和聂海胜乘神舟六号飞船,多人、多天地进入太空,于2005年10月17日又一次平安准确地返回到内蒙古自治区着陆场;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出舱进行了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10.
新华 《协商论坛》2008,(12):23-24
2008,是世界必将留下中国特殊印记的一年;是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直观度认识中国的一年。 这一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南方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航天员漫步太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世界,中国的胆识和智慧震撼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万里长城伴你行伊达“古代武士”的表演,令你有昔日重来之感。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1969年7月20日首次登月成功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在太空,肉眼只能认出地球上两项人造工程。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项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相似文献   

12.
钱占元 《思想工作》2004,(10):42-43
在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创造了最为辉煌的两个里程碑:一是,1970年4月24日,酒泉火箭试验基地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向世界播放《东方红》乐曲。在星辰辉映的太空增添了中国制造的能发光会唱歌的卫星。二是,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从内蒙古额济纳旗升空,航天员遨游太空绕地球14圈后,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这是祖国的骄傲,13亿中国人民无不为此自豪。这些均发生在内蒙古额济纳神奇的土地上,对此内蒙古各族人民倍加自豪。  相似文献   

13.
《时事报告》2006,(3):5-5
点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众所周知,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中国进行航天飞行科学实验,完全出于和平的目的,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中国愿与世界人民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而携手共进。神舟六号顺利升空,成功返回,迈出了航天飞行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23)
正@小康杂志社:中国"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引起全球对于中国在航天探索领域快速崛起的关注。美国国会众议院科学、太空和技术委员会9月27日召开听证会,讨论美国在美中之间的太空竞赛里是否逐渐失去领导地位,以及美国要如何保持在太空项目发展的优势。@勤奋的胖墩8888: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换来的是国家的强大。  相似文献   

15.
徐嘉贺 《时事报告》2010,(2):100-101
在世博太空家园馆太空育种厅内,许多在“太空”中孕育出的“鲜花”令大人好奇、小孩惊奇,众多游客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念。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23)
正天宫游太空,神舟赴星河。10月17日,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下,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入太空,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这一成就引发了海外媒体及网民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俄罗斯ridus网站11月18日刊文称,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返回,让中国再次缩小在航天领域同俄美两国的差距。俄航天专家利索夫表示,"在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29日10时零3分,在太空遨游302小时之后,搭乘神舟九号飞船的3名中国航天员景海涛、刘旺和刘洋,顺利地降落在内蒙古四王子旗的预定着落场。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金色的秋天,神舟飞船又一次巡游九天,中国航天员漫步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行走技术的国家。这激动人心的辉煌时刻是成百上千家科研单位的广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担负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建设工作的多家科研单位中,北  相似文献   

19.
数字     
《上海支部生活》2012,(7):10-10
350亿 根据官方数据,中国自发展航天事业以来,共投入350多亿元人民币。太空投资和回报之比约是1:14。据悉,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资250亿美元,但实现3000余项专利技术,美国太空总署仅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就获利520亿美元以上。美国航太基金会发布的统计显示,2010年全球航天经济总规模达到2765亿美元,其中商业卫星应用达10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圆中国梦     
《台声》2018,(20)
正866.神圣的国度,站在长城之上遥望天际,在天际中俯览长城都是何等壮观。看旭日东升,身披万丈霞光;俯瞰长江黄河,三山五岳,蓝色的星球。神十问天,问的是茫茫的天际;问的是寰宇的飞天梦;问的是中国的科学梦;问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孟于宇台湾台大工程学院867.太空授课给予了我们很多科学道理,给予我们解释了很多科学实验,遥望太空,在太空中漂浮,看到浪漫的天际,俯瞰地球,一切圆梦,梦圆中国。亚平姐姐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