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侦破系列杀人案件工作机制》(以下简称《机制》),是公安部刑侦局2001年10月31日在江苏苏州“侦破雷国民系列杀人抢劫案件研讨会”上提出,于2002年4月在全国试运行的。到2003年9月22日公安部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系列杀人案件侦查研讨会”已经运行了一年半的时间。实践证明公安部推行的《机制》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成功的,是完全符合我国同刑事犯罪作斗争需要的。这一工作机  相似文献   

2.
1954年的12月20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拘留逮捕条例》,该条例就已经明确规定了扭送制度①,而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拘留逮捕条例》以及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都继承了这一制度,并且基本沿用了原法条②。按照扭送制度的历史沿革,扭送在制度虽然最终被置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刑事强制措施章节,但严格意义上,扭送制度只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充分利用群众路线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种手段,其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刑事强制措施。本文认为我国扭送制度立法层面的缺陷以及实践中导致的问题,应当尽快通过严格立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精髓。邓小平同志对此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是结合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实际,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目前,它是指导我们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是我们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因此,正确、全面地理解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对于充分保护正当防卫人的法定权利,支持和鼓励人民群众勇敢地同刑事犯罪作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我国刑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解释。因此,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5.
《监狱法》颁行十周年,在我国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特殊的作用;并在使我国监狱走向法治轨道、完善刑事法律体系、明确监狱和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保障罪犯人权,使我国监狱工作由封闭走向开放、走向世界等方面突显其社会价值。但是,也不能不看到,《监狱法》颁行10年后的今天,已有部分内容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当补充和完善。修改《监狱法》,制定《实施条例》和相关行政规章,以形成完善的监狱法律体系,为依法治监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是经人大常委会批准由国务院公布的重要行政法令。这项法令的公布和贯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法律、法令,主要是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是对那些犯有严重罪行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  相似文献   

7.
试论传授犯罪方法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一》和《决定二》)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两项重要立法,是动员全国人民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尽快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锐利武器。《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第二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情节较轻的,处  相似文献   

8.
从1983年8月党中央部署“严打”战役以来,年年打,月月打,我们对严重刑事犯罪的打击一天也没放松过.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各种犯罪活动仍很猖獗,重大刑事案件不断增多,而且还处在大幅度上升的态势中.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刑事犯罪的规律特点,进一步提高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本领,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严打”斗争的质量和社会效果,更加卓有成效地遏制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新时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纲领性文献.在文选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等文章中,关于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重要论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刻总结了我国在政治领域中对敌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学习这些论述,对当前严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樊凤林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后的刑法,总结了刑法实施17年来的实践经验,针对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原刑法的基础上作了大量修...  相似文献   

11.
郑林 《法学研究》1983,(5):13-18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目前形势的需要,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其他有关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有关条款作了补充和修改,体现了党和国家根据阶级斗争形势和我们同犯罪作斗争的形势制定的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这一刑事政策的精神,反映和代表了亿万人民坚决要求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意愿。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目前形势下作出这些决定,是非常及时,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论技术预防     
论技术预防龙振蓉技术预防是在侦查与治安防范中,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预防、制止刑事犯罪的发生,收集犯罪信息,掌握犯罪动向,研究犯罪对策的一种防范手段。它是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就此作些探讨。一、技术预防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们国家用以同反革命罪和其他一切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锐利工具之一。它保护着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和法律秩序,抑制犯罪的侵害,从而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两个基本”即“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两个基本”原则的提出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刑事犯罪发案总量出现第三次犯罪高峰,社会治安处于非正常状况。为了遏制刑事犯罪高发的势头,彻底扭转社会治安的非正常状况,中央制定了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方针。但这个方针在制定实施的初期,贯彻执行的情况很不好。当时尽管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已经颁布施行,但是由于公、检、法机关是在被砸烂后刚刚恢复,政法队伍的业务素质还比较低,缺乏运用法律武器同犯罪活动作斗争的经验,对法律的规定理解片面,对实践中出现的大量问题,认识不够统一。一味地纠缠枝节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目的在于惩罚和制止不法行为,以及鼓励消费者同欺诈行为作斗争,具有惩罚性赔偿的性质。本文主要对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适用条件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是我国刑法的重要任务之  相似文献   

17.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立法者确立无限防卫权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同暴力犯罪作斗争,扼制严重刑事犯罪,稳定社会治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们同毒品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法律武器。它的颁布和施行,表明了我国坚决禁毒的一贯政策,必将对更加有力地打击毒品犯罪,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是我们党根据无产阶级改造人类、改造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制定的,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同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十年来的斗争实践证明,它是改造罪犯,同罪犯作斗争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在我国刑法中虽然没有专作规定,但是,它的内容包含并且贯穿在刑法总则的指导思想及有关条文之中,例如: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免予起诉权由检察机关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能行使这个权力。这是我国多年来同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犯罪分子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一贯政策,使那些依法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