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患者承诺作为医疗行为的正当性根据出发,从比较法的视角观察了医疗行为中患者承诺的一般有效要件及特殊情形下的豁免与例外等诸种情形,用尊重个人自决权和社会连带之限制的理论阐释了前述情形,最后通过对"安乐死"的简要分析初步回答了如何平衡患者的个人自决权与社会连带之限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尹凯 《法制与社会》2014,(10):201-205
本文阐述了告知义务的特征,介绍了告知义务完全充分性履行标准的各种现有学说,尤其对告知义务履行完全充分的标准更是作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探讨。对于告知义务的完全充分性履行标准是这样界定的第一,一般履行的情形,主要从告知主体,告知对象和告知特定信息等出发界定告知的一般标准,对理性的患者概念进行一定的具体界定。第二,严格履行的情形,主要是除了上述一般标准外,再结合法律条文明文规定的一些严格规定,如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手术,整形美容等情况,采取一般和特殊规定结合的办法确定标准。第三,医方免除告知义务的情形,主要是从公共利益,紧急情况下,医生医疗特权和其他排斥患者同意权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以下简称《民用航空法》)在航空运输中的行李损害赔偿问题上采取的是限制责任的态度,并设置有责任限制的例外情形。但由于相关规定的不完善,致使托运人很难就该例外情形获得全额赔偿。本文将从航空运输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民事诉讼法原理以及航空运输的国际立法,论述责任限制制度的例外情形下承运人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4.
李海用 《法制与社会》2012,(24):239-240
本文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出发,阐述了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及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情形,期盼在审判实践中能够正确认定合同的性质,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既有的妇女权利研究模式在理论上存在诸多的问题,这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思维的转换。这种转换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女性伦理视角出发,加入关怀因素,在具体事务中去理解与关心女性,从而走出传统价值本身所具有的二分性因素的对立。其次,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出发,强调和尊重人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反对平等与差异的对立,倡导传统法律话语的转变。最后,从更深层次中超越本质性与建构性的二元化对立,走向一条没有男女划分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完善抵押权制度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受偿性不是抵押权的属性,而是抵押权担保债权的效力。从有利于债权人的立场出发,可以承认抵押权的不可分性,但应当设有例外。抵押权的物上代位,可以不采取法定债权质的法律构成。抵押权的效力原则上及于抵押物的附合物、从权利,对从物则宜区分情形。在采取抵押权次序升进原则的情况下,应当承认所有人抵押。  相似文献   

7.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实施《代表法》关于代表有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被罢免等七种情形之一的,其代表资格终止的规定时,对代表资格的终止是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代会,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代会予以公告。在实际工作中,公告的时间与实际产生法定情形出现时间不一致问题,如何界定终止代表资格的时间存在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代表法》规定的终止代表资格七种情形各有其特点,其终止代表资格的生效时间也就不同,不应固定于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公告时间,应区分情况从实际出发,按七种情形之一的法定实效产生时计算终止代表资格时间。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项目转让实质上是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长期以来,《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被看作是转让合同的有效要件。最高法院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对投资要求的规定采取回避的态度,但通过案例和其他形式强调不符合《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之情形的,不影响转让合同的效力。本文从我国物权变动的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出发,对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和所持观点进行了评析,并对其他与转让合同效力有关的情形也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瑀 《法制与社会》2013,(10):73-7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行为人一年内两次盗窃,且数额累计达到起刑点(单次数额未达到起刑点)情形不构成犯罪,而本文从犯罪基本特征、相关法律规定及立法原意的角度出发,认为此种情形构成犯罪。该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存在违背立法原意与立法化之嫌,建议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不正当利益"在当前实务操作中,事关行贿案件的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行贿人谋求利益的多样化,"不正当利益"的情形逐渐发生了变化,如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如何理解"不正当利益"认定标准,成为当前实务界的一大难题,本文正是从实务出发,讨论"不正当利益"之认定。  相似文献   

11.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对尚处在继续治疗中的患者的医疗事故等级判定没有明确规定,目前各医学会还多以患者鉴定时的情形作为定级的标准,而一旦鉴定后患者的情形发生变化,对鉴定的质疑在所难免。笔者根据两例生存期恶性肿瘤患者医疗事故等级判定的不同结果,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对非法行医罪中“医生执业资格”的实质性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医学科学对医疗活动的要求、卫生法律对医疗行为的规制、执业资格在行政法学上的意义出发,对在非法行医罪的法律规范中“医生执业资格”这一用语进行了实质性的解释;同时对刑法规范中不具有“医生执业资格”的情形作出界定,并通过法理分析表明对“医生执业资格”含义的这一解释符合刑法目的和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女性摒弃婚姻而选择独身,但是从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角度出发,她们一样有做母亲的心理需求和价值体现。独身女性是否有生育权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争论,本文将从对生育权的基本探讨出发来探究是否应该赋予独身女性生育权。  相似文献   

14.
单位与有身份者共同职务犯罪的认定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关注较少,本文从单位与有身份者共同职务犯罪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几种具体情形的认定,并讨论了不同情形下二者共同职务犯罪的定性和处罚.  相似文献   

15.
在患者处于危机情形时,医院根据法律规定对患者负有紧急救治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但是这种权利义务不得与患者自己对于治疗的决定权相冲突;在患者无法行使治疗决定权的情况下,医院的紧急救治权也不得与患者家属的治疗决定权相冲突。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公民的最基本权利,生命权非依法不能被剥夺,健康权非依法不受损害。医学治疗的特殊性在于具有一定的人身侵害性,理应由患者自己作出是否接受治疗的决定。但实践中的情形十分复杂,当患者为未成年人时,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医疗决定由谁作出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离婚夫妻按揭贷款住房分割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屋是人们生活所必须,因其用途大、价格高、增值快等特点,一直是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之重点。本文将从按揭房屋产权取得的时间入手,从公平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夫妻未对财产进行约定的情形下,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应考虑按揭房屋的增值部分,并根据双方投入比例进行分割。基于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仅限于离婚时清偿完贷款的情形为例。  相似文献   

18.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否认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责令股东对债权人直接负责的一种法律制度。本文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出发,分析其法理基础,并探究这一该制度的具体适用情形。目前我国公司法对这一制度规定的仍不明确,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当中仍然应当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李建光 《法制与社会》2012,(21):266+275
在适用“严打”政策对流动人口犯罪打击和预防的有效性、有限性并存的情形下,从司法实践来看,“当宽则宽”具有现实必要性.在流动人口所犯的犯罪情节较轻且人身危险性较小的属于未成年犯、初犯、偶犯、过失犯等轻罪的情形下,要从维护行为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多种措施促进轻罪流动人口犯罪人的再社会化,更加有效的化解和避免次生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0.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对尚处在继续治疗中的患者的医疗事故等级判定没有明确规定,目前各医学会还多以患者鉴定时的情形作为定级的标准,而一旦鉴定后患者的情形发生变化,对鉴定的质疑在所难免。笔者根据两例生存期恶性肿瘤患者医疗事故等级判定的不同结果,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