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各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被孤立地进行试点改革,这加剧了行政类事业单位与公益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造成了事业单位员工与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的不公平,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以及同一事业单位内部之间的不公平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结果却引发非国有单位人员、自主就业人员对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彻底的不满。这与坚持以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严重脱节。因此,在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应该坚持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社会组织、私人企业以及农民、自由职业者之间在养老金待遇上的相对公平性,合理确定包括事业单位员工在内的各个群体的养老金待遇差距,确保公平价值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体系中社会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制度,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我国养老保险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覆盖面狭窄、基金筹集难、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本文简要分析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问题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提出措施,以期待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企业中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的上市公司理应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中坚力量,需要倡导在上市公司中率先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这不仅为国家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成为典范,有利于分散保险责任,缓解较高收入群退休后待遇水平下降幅度过大的矛盾也使上市公司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稳定职工队伍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上市公司的各种优势也提供了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条件,并提出了上市公司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立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机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初始,就秉承着普遍性的原则,养老保险更是肩负着稳定社会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还存在两个养老保险制度,有违于养老保险的公平,也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全民保障的制度设计,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做到"广覆盖","保基本"是目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城乡之间的差异分析,探讨了建立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已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度亟待改革。本文从筹资模式、给付水平、基金运营、管理体制四个方面分析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的现状及问题,介绍了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贾涛 《法制与社会》2010,(15):266-266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至今为止,先后经历了社会统筹、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舍及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三个改革阶段。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形成了以传统的社会统筹、现收现付养老保险模式为主,以新型的强制储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为辅的一种综合养老保险制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由于立法经验不足等原因,再加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深层次的矛盾,使我国的养老保险法制度在其实际运行中还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在此就我国养老保险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何晓燕 《法制与社会》2010,(30):147-148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均对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行着探索,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一直沿袭既有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政府财政压力也日渐加大,同时,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距持续扩大,造成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公平,影响社会和谐。这些因素都迫切要求逐步对现行的公务员退休制度进行改革。本文中将从以下两大部分探讨此优化途径:第一部分对国外改革趋势及已取得的成就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就我国基于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国内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完善途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声音     
《法人》2014,(3):13-13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养老制度的一个‘奇葩’是,在一个社会制度下竟然出现了最少五种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如此,核心在于养老保险制度上的严重不公。”  相似文献   

9.
香港强积金制度自实施以来,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对职工的退休生活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强积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然后就大陆养老保险的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开拓多种类型的养老基金计划和加强养老基金监管力度,提高组织管理效率提出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翠霄 《法学研究》2003,(6):87-105
在我国计划体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下 ,国家承诺在职工退休时为其提供养老金待遇。但当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改革为统账结合制以后 ,新制度下的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因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而出现了巨额的资金缺口 ,这笔资金缺口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国家因其承诺而成为这笔债务的义务履行者。为了保证国家有序履行此债务 ,则需要制定专门的历史债务偿还法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公务员退休养老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介绍、分析和比较国外部分国家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对尽快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退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靳博  杜海涛 《政府法制》2011,(19):18-19
如何尽快地彻底取消有违公平的养老双轨制,逐步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施行公平、公正、合理的退休待遇?笔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出现"双轨制"是改革进度不同的结果同时参加工作,有的去了国家机关,有的去了企业,  相似文献   

13.
刘越飞 《法制与社会》2010,(10):153-154,156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己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就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现行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应当加强省级立法促进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一致性,并促进市级单位养老保险的社会化,从而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社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对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作出原则规定,有关部门正在统筹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问题,《条例》实施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实施。最近,社会上出现对《条例》相关内容的误读,应当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5.
“不退不知道,一退吓一跳。”全困政协委员张萍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现行养老保险双轨制度造成巨大差距和突出矛盾,呼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双轨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造福农民的事业却发展缓慢。本文从个体和宏观角度阐明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了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汪云 《行政与法》2012,(12):104-108
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机制的缺失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从社会保险价值的基础和功能入手,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的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借鉴国内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提高立法层次形成全国统一法律法规;将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金纳入全国统筹;设置统一的管理机构;建立高效的转移与接续协作机制;制订统一标准、实现标准化管理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十多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已陷入困境,其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从长远看,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有效维护农村社会安定稳定,推动农业发展,彻底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鸣 《政府法制》2009,(8):30-31
最近,一则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消息,在社会上广为传播。由于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顿时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年金制度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各类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新时期适应社会和企业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有益必要补充。当前,在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经过具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使之进一步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