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中原文化独彪一帜,地位堪称独特;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中原文化影响深广,不可等闲视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原文化已成为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媒介,不愧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认清河南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这是因为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古代称为“中州”,亦称之为“中国”。建设中原经济区,并不仅仅是进行经济发展,而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飞跃,它离不开必要的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原文化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翰卿 《学习论坛》2006,(11):63-67
中原文化蕴涵着深邃的和谐精神。崇尚和谐,倡导和谐,和谐发展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原文化精神的整体和谐、主体构成成分的自足和谐、各种中原文化构成的积极互动与和谐发展,是中原文化和谐精神的重要特征。中原文化的和谐精神是河南乃至全国和谐社会建设巨大的文化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4.
中原民俗文化的当代变迁与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载体。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变迁,中原民俗文化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只有大力弘扬中原优秀民俗文化,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文化,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和谐、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詹金培 《党史文苑》2007,(11):63-64
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载体.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变迁,中原民俗文化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只有大力弘扬中原优秀民俗文化,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文化,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和谐、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蔡方鹿 《学习论坛》2006,22(7):60-64
二程洛学的创立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当时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产生的洛学对巴蜀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宋代蜀学的理学化,以至于影响了包括巴蜀地区在内的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原洛学后经南宋张栻、魏了翁等著名蜀学人士、理学家的大力提倡,最终被确立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神圣性、传承性和丰富性等显著特征。中原文化的整体思维方式打造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根基,中原文化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精髓,而且中原文化携手周边文化共同繁荣。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中原文化拥有强势的话语权,尽管中原文化与各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但是,中原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广。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原文化充当主体,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中原文化理应发挥核心与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全德 《学习论坛》2007,23(7):55-58
以儒家生育理念为核心价值的中原传统生育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原农业文明形成与上升的特定阶段,它的存在及功能发挥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它正日益变得不合时宜。在中原地区,虽然早婚早育和多生多育已被遏制,但传统生育观念中的内核——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并没有从根本上被触动。面对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等多重历史任务的严峻挑战,河南人民应以革故鼎新的姿态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于推进中原生育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思维特征,奠定了中华民族整体思维方式的基础;中原文化在中国宋元时期以前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拥有强势话语权;中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分别对东亚地区和西方社会产生重要作用,中原文化的影响凸显整体思维,古希腊文化的辐射彰显理性思维;中原文化的发展创新都与整体思维相关,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时代,整体思维方式更需要创新,与时代精神对接.  相似文献   

10.
郭孟良 《学习论坛》2008,24(6):59-64
明代宗藩政治上享有特权,又不事四民之业,经济上禄赐丰厚,文化上教育良好,人才辈出,富藏图籍,著作如林,为其从事刻书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中原藩府刻书普遍,今可考者达百余种,持续时间长,内容涵盖广,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原文化史和中国出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