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2008年12月7—9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中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温州成功举行。来自利比里亚、刚果(金)、乌干达、赞比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和马拉维等8个非洲国家执政党领导人或负责经济事务的官员率企业家代表及各国驻华使节共40余人参加论坛。温州市正泰集团、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福尔米科尼主席, 各位企业家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 前几天刚刚在北京接待意大利大型经贸团,今天义很高兴来到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米兰市,出席“中意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此,我谨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问候,对两国有关方面为举办论坛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3.
埃及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国历来把埃及视为中国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最重要的战略伙伴。2006年11月,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中埃建交50周年联合新闻公报》,强调埃及在阿拉伯、伊斯兰和非洲范围内的“独特地位”,并希望埃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效作用”。本文从中非合作论坛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埃及在非洲大陆享有历史与地理、人口与经济以及政治与外交等三个方面的“独特地位”。与此相应,埃及也能够在中非合作中发挥三个方面的“有效作用”,即“政治合作中的带头作用”、“经济合作中的示范作用”以及“文化合作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举行首次部长级会议,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简称GMS)机制。16年来,GMS取得了丰硕成果,使GMS成为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前沿。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合作进程的不断深入,GMS各国问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合作成果层出不穷,GMS合作前景日显广阔。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中国确定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决策,同年6月,中非论坛首届会议在北京召开。8年以来,非洲日益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中非经济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贸易水平不断增长,中国对非投资继续攀升,双方能源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以后,中非经济合作掀起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高潮。  相似文献   

6.
做好党的对外经济联络工作,不仅是丰富和发展党际关系的需要,而且对促进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中联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积极利用党际交往渠道,推动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在我省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l3月19日接受金砖五国有关媒体的联合采访,阐述了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及其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8.
推进两岸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形成日益紧密的经济共同体,可以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有助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但并非两岸和平统一的充分条件。而且,发挥两岸经济关系对两岸和平统一的促进作用需要相应的主客观条件,至少需要两岸双方的共同政治意愿与积极行动,以便在共同利益不断增进的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民调显示,近年来的两岸经济合作,在“反独”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施行时间较短且尚未充分展开等因素而不足以证实或证伪其在“促统”方面的作用,并面临制约因素。而国家认同的形成,乃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关键。因此,必须确立正确的合作理念,坚持特定的推进原则,选择适宜的推进方式,以提升两岸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  相似文献   

9.
20年来,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三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已成引人瞩目的焦点,并正在改变着整个东亚的经济格局。北京申奥成功和两岸加入WTO强化了这一趋势。两岸加入WTO意味着两岸必将进一步开放市场。特别是中国大陆,加入WTO还标志着大陆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特别是与美日两国经济联系再上一个台阶,推动中国大陆经济加速发展的“二级火箭”点火,并带动两岸贸易相互依存合作关系的发展,将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条件下,两岸有必要推动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进程。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不但有助于减少往来成本、推动各自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也有助于规避外来风险、强化合作保障,奠定两岸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基础,合则两利,对大陆有利,对台湾更有利。  相似文献   

10.
中印经济合作新篇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8年拉·甘地总理访华全面改善中印关系以来,两国高层互访不断,促进了经济合作的发展。2003年6月23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中国总理温家宝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奠定了长期互利合作的基础。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两国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双方致力于在广泛领域开展目标明确的合作互动。特别是2008年1月13—15日曼·辛格总理访华,成果丰硕,内容充实,成绩显著,揭开了中印合作的新篇章。他在与温总理会谈时说,印度把与中国发展“互利合作关系”列为优先考虑的重点。在双方签署的11项协定中,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协定占一半,涉及地质科学、  相似文献   

11.
孙永祥 《国际展望》2011,(5):105-124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能源合作始于2003年。当时,国际恐怖主义成胁,一些能源生产国政局不稳,全球能源供应面临可能灾害,对亚太地区亦构成挑战。能源是上合组织框架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该组织国家间的能源合作取得一些进展。可是,由于国情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利益不同,合作尚存在能源发展战略的差异,相互信任和理解不够,以及中亚能源资源面临大国竞争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潘正祥  李勇 《当代世界》2009,(12):63-65
胡锦涛主席2009年6月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指出,经过数年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生机活力日益焕发,维护成员国和平发展权利、促进地区安全稳定、推动互利共赢合作的作用不断加强,成为欧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建设性机制之一。”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不断深化合作,使之能够长足进步的动因是什么?本文拟从地缘政治格局、非传统安全、经济利益等方面予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9年6月15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元首聚会于此,共商发展大计。会后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等重要文件,会议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批准了《2010—2012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打击“三股势力”合作纲要》等文件。  相似文献   

15.
中美俄关系是当今国际舞台上最为重要的三角关系之一,对国际战略格局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牵动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近年来,中美俄战略三角的互动更趋频繁,总体呈现出相对稳定性,但是受到结构性矛盾的制约,相互之间的摩擦甚至冲突仍然时有发生,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使中非农业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无偿援助与互利合作相结合、技术示范与投资开发并存、双边援助与多边援助互相补充等新特点。以互利共赢为基础的形式多样的中非农业合作,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非洲国家普遍的欢迎,同时,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政治上进一步密切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经济上做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正确认识中非农业合作的现状与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回应西方媒体炒作的所谓"中国海外屯田"说。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月4-6日,第十二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以下简称"南盟")会议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会议通过了旨在减少贫困、加强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发展、保护地区环境、打击恐怖主义以及加强地区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合作的<伊斯兰堡宣言>.  相似文献   

18.
四月三亚,海风和畅,金砖国家领导人聚首于此,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共商发展合作大计,开始了金砖国家新的扬帆启航;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探究金砖国家的未来发展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十年前,当"金砖四国"还是高盛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提出的引导市场投资的虚拟概念时,有人提出疑问:"要让这四块金砖粘在一起需要多少吨灰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