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30多年来,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变化。今天,中美关系正进入一个新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阶段,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是中国领导人对新时期中美关系的新表述和新要求。中美双方的  相似文献   

2.
自2013年中美两国元首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原则共识以来,两国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和曲折前进的发展势头。一方面新的合作亮点、新的合作机制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新的分歧和摩擦也在不时涌现,中美关系的竞争面进一步凸显。合作与竞争共存并同步强化会成为新型大国关系语境下中美关系发展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3.
张凤  高航 《国际资料信息》2015,(2):53-57,38
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史上迄今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关系,因此两国关系的管理对于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智慧是一个重大考验。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美,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时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之后,2012年5月中美在北京举行了第四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2013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  相似文献   

4.
陈积敏 《和平与发展》2015,(3):1-24,110,115,129
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美国实力的相对耗损及其霸权焦虑的上升,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是对这一问题所作出的回应。从当前的时代特征、中美关系的相互依赖性以及两国的国家行为来看,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逢其时。但同时认知差异、利益冲突与议题分歧,也成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三大挑战。为此,双方需要加强战略沟通、调适各自的心态与行为方式,并在具体合作事项上相互协调,共同推动这一新型关系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军事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中重要而又脆弱的一环。妥善处理和稳步推进中美军事关系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有助于向外传达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乐于担负大国责任的意愿,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本文根据目前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包括国家属性差别、国家利益博弈、军事实力差距、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及台湾问题等,建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军事关系应从扩大合作、正视分歧、控制冲突的角度去寻求路径。  相似文献   

6.
金灿荣  王博 《现代国际关系》2015,(3):16-23,63,64
军事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中重要而又脆弱的一环。妥善处理和稳步推进中美军事关系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有助于向外传达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乐于担负大国责任的意愿,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本文根据目前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包括国家属性差别、国家利益博弈、军事实力差距、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及台湾问题等,建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军事关系应从扩大合作、正视分歧、控制冲突的角度去寻求路径。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超级第三者",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要高度重视日本变量。日本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存在防范与顾忌心理,将之更多解释为中美军事新型大国关系。日本的悲观派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危及日美同盟和日本对钓鱼岛的占领,但是乐观派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日美关系、日俄、日英关系。日本强调发展新的外交智慧,改善中日关系,呼吁中美关注日本第三方立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加强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管理,建立三边对话机制,以实现中美日在亚太地区的良性平衡互动关系。在三边关系中,充分发挥日本"超级第三者"作用,让其成为中美两国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国际局势有重大影响。如何看待和解读当前的中美关系,如何构建未来的中美战略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影响到国际体系的稳定。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视角外,笔者认为,制度合作博弈理论不失为一个好视角,以此理论为指导,中美两国可在G20制度框架内构建起“新型大国关系”——C2,从而有利于中美两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9.
建交40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21世纪以来,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中美关系是否走向恶化、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等热议问题也浮出水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当前中美关系,有利于为两国关系发展营造融洽的气氛和有利的环境,也有助于维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合作大局.通过创新思维,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是中美唯一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60年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关系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中美关系60年来的跌宕起伏,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利益交汇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大局出发把握分歧,努力推进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中美和平共处的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必然选择。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仍不可避免,但不会是两败俱伤的“零和”博弈,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在两国相互依存的大背景下,合作共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1.
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席来旺中国国家主席相隔12年对美进行了正式国事访问,并就中美建立持久、稳定的双边关系达成了一系列共识。这次中美首脑会晤和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表明,面向21世纪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启动。新世纪中美关系的前途如...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胡锦涛主席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思想、政策、行动应该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1] 7月,习近平在"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致辞讲话中指出:"中美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符合中美两国和世界的共同利益,也将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中国将继续推动各大国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尊重各自利益关切,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着力构建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和国际关系."[2]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这一命题的提出十分及时,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背景、可能性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特朗普的执政,美国内外政策变化可能给中美关系的环境、议程和互动方式带来新变化,双边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但是中美关系不可能另起炉灶,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演进,既有的架构和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关系的未来走向。与过去相比,今天中国在处理对美关系方面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更强的战略运筹能力,应该争取使"相互调适型"成为两国间互动的基本模式,以经贸关系为抓手,发展务实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要谋求提高中美关系品质,使双边关系发展更好地体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继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坚持插手、干涉台湾问题,使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最敏感、最重要的干扰因素,但其影响呈递减趋势.作为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中美两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表明双方选择了不对抗的立场.同时,中美之间正在形成新的重大共同利益,虽然美国仍将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施加影响,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干扰也将继续存在,但总体来看其影响将逐渐减弱,其对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干扰是有限的、可控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为此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去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首次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今年已将其扩展到包括发展中大国在内的所有大国之间都应致力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不仅对国际政治具有重大意义,对国际关系理论也是一个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化使国际关系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中美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两个大国,其国家行为更会受到国际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美关系既有矛盾冲突的非社会性的一面,也有合作共处的社会性的一面,但总的来说社会性的一面仍占主导地位,走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是两国的必然选择。因为在当前的国际体系结构中,美国学习和内化新型大国关系规范的意愿和内在动力不足,而且国际社会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外部教化力给美国施加足够大的社会压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的国际政治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俄美三角关系出现于20世纪7090年代,至今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时代环境和条件、各国力量对比关系、影响范围和程度等都发生了变化而已。作为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微妙、最重要的三角关系之一,中俄安全、政治关系好于经济关系,中美经济、金融关系好于政治关系。中俄政治互信强于中美。中美经济联系优于俄美。俄美安全关系胜于中美。中俄关系是"准同盟"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范。中美关系是"非敌人"的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关键。即中俄高级政治关系好于中美,中美低级政治关系好于中俄。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两组大国关系。中国要实行双向、双线同盟战略,即在全面提升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同时,着力推动与美国的战略相向关系。即在高级政治方面,发展与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在低级政治方面,发展与美的互利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18.
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要以"新愿景"统领美国,旨在建设一个"美国优先"和"让美国重新伟大"的"新世纪"。从历史角度看,"特朗普现象"既是美国中下层民粹主义运动的结果,也是对美国自由主义的纠偏。国际形势的巨变与特朗普的崛起使美国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最大变量,为中美关系平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如此,中国并非只能被动适应,而是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增强对中美关系的塑造。为避免重蹈历史上大国对抗、两败俱伤的悲剧,中美应成为建设性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合作共赢的前景,这正是习近平主席所指的搞好中美关系是"中美两个大国对世界的应有担当"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中美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以及美国对国际事务管控能力下降,美国在军事、外交、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持续加大对华竞争力度,以维持长久以来对华交往的优势地位,有时甚至不惜走向单边制裁的政策边缘。不过,中美相互依存加深、各类沟通交流机制日益健全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默契,又使中美竞争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中美关系将迎来竞争性明显上升的战略磨合期。  相似文献   

20.
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中国政府高官提出"中美协调"(C2)概念,这顺应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反映了中国处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导原则,是对中美G2构想的积极回应与修正。与中美G2等级式大国关系不同,中美C2强调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发展大国关系,培植战略互信,减少战略误判,这有利于发展"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