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自古就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誉,是中原文化传人云南的重要通道,也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全市总人口549.5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54.73万人,占总人口的10%,有23种少数民族,是个典型的民族散杂聚居区。回族、苗族、彝族为主体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有18.03万人、苗族17.68万人、彝族17.44万人。  相似文献   

2.
临汾市是全省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市之一,全市有少数民族25个,人口1万余人,其中回族9000余人,有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2个少数民族聚居街道办事处、2所民族小学,全市共有清真食品经营企业97家,有少数民族经营的钢铁、汽修、养殖、彩印等企业110家,年产值近2亿元。全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信教群众近20万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昭通市是一个内地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有22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53661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23%。其中彝族175848人,苗族175381人,回族170679人,其他少数民族14706人。全市辖19个民族乡(镇),126个民族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委、市政府、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民族教育的发展、民族经济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曲靖市有彝、回、壮、布依、苗、水、瑶7个世居少数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44.5万人,占总人口的7.2%,主要分布在8个民族乡和99个民族村委会,是云南省典型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5.
我市是多民族的市,现有彝、回、苗等4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7%。民族地区幅员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41.91%。民族工作不仅在全市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省拥有特殊位置。 一、进入21世纪来的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加速发展民族经济,努力发展民族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促进了民族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取得了民族工作新成绩。  相似文献   

6.
龙陵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的龙川江和怒江之间,全县国土总面积2884平方公里,辖3镇7乡、116个村委会、5个社区居委会,居住着汉、傈僳、彝、傣、阿昌等23个民族,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28.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9万人,占总人口的5.5%;龙陵有6万多华人、华侨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  相似文献   

7.
江苏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人口近26万,全省有2个民族乡镇、14个行政村和57个村民组。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民族乡镇、村组已基本脱贫,但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十五”期间,我省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只有实施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少数民族与全省人民共同富裕。实施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外的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外的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性 :(一 )这种必要性首先是基于对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的需要。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总体态势。依据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字 ,在全国 5 5个少数民族的 912 0万人口中 ,有2 40 0多万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与汉族或其他民族杂居。其中仅回、满、蒙古、朝鲜、苗、瑶、畲、土等民族 ,就有 10 0 0多万人杂居、散居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回族 ,除约有 2 0 0多万人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外 ,其余的 6 0 …  相似文献   

9.
芭蕉侗族乡地处中国硒都——恩施市西南,距恩施州城10公里,全乡有侗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6.7万人,占总人口的62.5%,其中侗族2.3万人,是全省12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境内聚居着苗、侗、满、瑶、汉等13个民族,总人口2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7.6%.近年来,该县把握机遇,锐意进取,紧扣民族工作的"重点"、"特点"、"热点"问题,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人大》2007,(4):30-30
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缘的黄河谷地区,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辖五乡四镇154个行政村,人口12.17万人,居住着撒拉、藏、回、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文章着重从分析迪庆州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现状入手,提出了培养、选拔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水镇位于威宁县西北部。距县城102公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41111人,共9501户,居住着汉、回、彝、苗、布依五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1214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1.6%,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少数民族聚居乡镇。  相似文献   

14.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中心。常住人口331万,其中市辖区人口254万。现辖六区三县一市。全市共有统战对象56万人。其中6个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有成员4044人;45个少数民族近3万人;五种宗教信教群众16.5万人;工商联会员8460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1.5  相似文献   

15.
城步苗族自治县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湖南省革命老区县.境内聚居着苗、汉、侗、瑶等13个民族,总人口2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7.6%.近年来,该县突出发展主题,利用三种资源做实统战工作,收到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青海人大》2007,(6):31-31
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海西州的“东大门”,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人,县辖4镇38个行政村a全县以蒙古族为主体。回族、撒拉族、藏族等16个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1.7%。  相似文献   

17.
民族复兴是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奋斗。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兴共荣,少数民族的发展是核心问题;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干部要做党的民族政策的拥护者,做民族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做民族进步的实践者,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做民族事业的探索者,为中华民族复兴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回避的。作为主要在民族地区适用、调节其社会关系的秩序规则.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源远流长,影响深厚,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从习惯以及习惯法是法制的基础以及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的积极特性角度看,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与国家制定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同时存在较多的冲突。在国家法治推进、二者冲突难以避免的现实情况下,一个实现二者对话的制度安排是绝对必要的。文章以维吾尔族继承习惯法为例对于民族地区的习惯法文化与国家法的关系问题进行浅谈,认为应该通过民族立法解决二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市少数民族聚居的马边、峨边两个彝族自治县是全省除三州以外的唯一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民族地区政策待遇的还有金口河区的共安、和平两个彝族乡。 我市民族地区幅员面积5367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41.9%。至2002年,有人口3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85%,国内生产总值14.72亿元,占全市的8.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7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313元。就是说,我市民族地区拥有全市41.91%的土地,只有全市10.85%的人口,仅创造全市8.2%的财富,这说明民族地区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内在要求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民族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内容。辽宁省56个民族齐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5.2%,是一个民族工作大省,民族教育问题在民族散居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在对辽宁省少数民族教育取得的成就和问题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以辽宁省为代表的民族散居地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可供参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