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墨 《农村青年》2007,(11):31-33
去年春节前夕,一对打工夫妇携子回家过年的途中,年仅9岁的儿子被一个精神病人用木棍打爆颅骨,左额塌陷,昏迷不醒,命悬一线。在举目无亲的他乡,这对夫妇无力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狠心丢下生死未卜的儿子逃回了家。  相似文献   

2.
茗子 《农村青年》2009,(7):39-41
六年前,一对打工夫妇将出生一个多月的女儿遗弃在街头,被当地一位慈善的妇女收养。六年后,这个小女孩不幸患上白血病,必须通过做骨髓移植手术才能保住生命。女孩的养母幸运地找到女孩的生父,并且父女配型成功。谁知,就在准备做移植手术时,生父却再次逃跑。  相似文献   

3.
谭立独 《工友》2009,(6):20-22
噩耗传来:儿子异乡触电死亡 2004年8月22日,劳累了一天的山西农民孟宪钺夫妇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夜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熟睡的夫妇惊醒,他们想:肯定是儿子想家了,给家里来了电话。可一接起电话,却传来噩耗:在武汉打工的儿子在营业部接电线时触电死亡,尸体存放在汉口殡仪馆!这一晴天霹雳让孟宪钺的妻子史艳香当即不省人事,后连日茶饭不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昼夜需专人护理,经诊断为急性反应性精神病,而孟宪钺也因遭此一连串打击而卧病不起。  相似文献   

4.
海田 《农村青年》2006,(5):34-36
13年前,16岁的农村少年杨明为实现大学梦,来到省城沈阳打工,是王中军、姜妍夫妇助他重返校园。四年前,当大学毕业后的杨明惊悉为供他上学,王家欠下10万元巨债的真相后,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远赴日本打工还债。如今,杨明不仅还掉了17万元巨债,还被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2014年5月13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27年还款路——27年前借款65元,为还钱苦寻债主》为题,报道了田德明、许小霞夫妇感人至深的诚信故事。一时间,这对来自湖南岳阳的夫妇成了他们目前打工和生活的城市——福建省晋江市的新闻人物,为偿还65元借款,竟然苦苦寻找了债主27年!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温情故事呢?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0,(8):49-49
囚犯与保险箱 某监狱食堂财务室里的保险箱打不开了,抓耳挠腮的经理忽然想到囚犯,便打了一个电话,问狱警:“里边有人会开保险箱吗?”没多久,狱警便带着一个囚犯来到食堂财务室。  相似文献   

7.
改制期间,激动的职工把局大门锁了34个小时,把矿务局财务室封了3天,把上级主管局的领导在办公室里围困了12个小时。这个疙瘩如何解?  相似文献   

8.
遭遇“吃黑专业户”,打工妹发现“黑货”商机 白春花出生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白春花放弃了读大学,来到广东打工。在劳务市场,她找到了一份保姆的工作。雇主夫妇都是合资企业的高管,典型的金领人士。白春花每天的工作就是送接雇主八岁的儿子上下学,做家庭卫生和煮一日三餐。月工资1000元,工资虽不算高,但活儿也不累,白春花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1,(12):20-21
一个月前,出生两个月的幼儿患急病入住电白县妇幼保健院治疗,27日治愈出院时,该夫妇尚欠院方住院治疗费1500元。在无法筹到资金的情况下,这对夫妇携带两名孩子一家四口脱光衣服徒步走上街头求助。  相似文献   

10.
问:我的农村老乡小王到市里打工,一次跟车给客户送货时从送货车上跌下摔伤。公司没有和小王签订劳动合同,没给小王上工伤保险。小王的家属用车推着小王去打工地的法院告状,法院告之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  相似文献   

11.
李伟 《工友》2007,(10):24-25
襄樊市工会组织在深入社区调查时发现,社区企业多为规模小、职工人数少的餐馆、作坊、门点。大多数老板认为签订劳动合同捆了自己的手脚。大多数农民工也搞不清自己打工还要签订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打工”的劳动法保护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利用课余时间私自在校外的用人单位工作的"打工大学生"应当具有劳动者身份,即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应当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并且应进一步规范大学生自主打工行为。  相似文献   

13.
晕机     
《农村青年》2011,(3):48-48
汗汗打工挣到钱,想尝尝坐飞机回家过年的滋味儿。登机时,只见漂亮的空姐在舱门前迎接他:“欢迎您!请问您是什么座?”  相似文献   

14.
问:我的农村老乡小王到市里打工,一次跟车给客户送货时从送货车上跌下摔伤。公司没有和小王签订劳动合同,没给小工上工伤保险。小王的家属用车推着小王去打工地的法院告状,法院告之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部门以公司在外地注册,本地仲裁机关无管辖权为由不予受理,他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尹祖光 《农村青年》2010,(10):40-43
辞职办网站 1976年4月,徐文财出生在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镇一个农民家庭。1994年,初中毕业的徐文财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毅然放弃上高中的机会,来到杭州一家服装厂打工。打工生活是忙碌和辛苦的,多年的打工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在外打工的艰辛。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6日傍晚,在杭州市萧山区打工的安徽青年徐家军,骑着摩托车经过义蓬镇蜜蜂村与靖江镇义南村之间的一座义甘桥时,不慎翻落桥下,溺水身亡!徐家军的弟弟徐沧海获知哥哥在异乡遇难的消息后,一下子瘫倒在地!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沧海将哥哥的骨灰捧回老家安葬后,既没有去哥哥打工的工厂扯皮,也没有去找当地公路管理部门讨说法,而是悄悄地返回萧山义甘桥,叫人运来石块、水泥和黄沙……  相似文献   

17.
梁军 《农村青年》2009,(9):16-18
又是一起历时两年的索赔案件。 李明东,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郭巷村人,打工时左手被机器绞断。 在索赔遇挫的情况下,李明东走上依法维权之路。此案先后经过劳动仲裁和枣阳、襄樊两级法院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新闻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打工”一词已经成了中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有1亿1千万人在打工。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由于他们从事着城里人不愿从事的繁重劳动,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工作、生活环境差,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倍受威胁,各种疾病在他们身上的发病率是最高的。然而,他们又是低收入者,得了疾病,根本无钱去正规医院,只好挺着,结  相似文献   

19.
熊国春 《工友》2008,(2):52-53
2月3日下午,在湖北汉川合兴包装公司打工的四川、河南等地的37名农民工分别在武昌站登上了返乡的列车。至此,在汉川打工需回乡的637名外地农民工全部平安返乡。  相似文献   

20.
我是民工     
刘平 《农村青年》2006,(2):46-48
这些天来,每天吃过晚饭,我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等着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民工》,看到鞠广大、鞠双元们在城市中艰难、努力的打拼生活,仿佛叉看到自己当年出来打工时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