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岷源  刘敏涛 《南风窗》2010,(16):27-29
中国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尚不掌握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粮食出现问题,依靠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是不现实的。粮食安全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点还是要立足于国内的供给。  相似文献   

2.
赵灵敏 《南风窗》2010,(8):52-53
用工荒的出现只是一个节点,它昭示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由廉价劳动力支撑的中国式经济奇迹的结束,但并不必然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和一个崭新的"以人为本"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文章寄予对全球范围劳动力被迫转移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新全球结构对工人阶级劳动和生活水平的冲击及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统治政策、国家和地区内部加剧的不平等、严重的劳动力不稳定和剥削现象、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劳动力被迫转移已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并提出了通过社会组织和运动的统一以遏制对工人阶级不利因素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初台湾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研究》2001,(1):1-10
迈入新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来临,对于台湾经济而言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并对台湾未来的经济结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总体来看,未来十年内,台湾总体产业结构将保持大致稳定,但工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科技产业将进一步成为台湾工业的龙头和主导,服务业也将向知识化方向发展。这些变化,将进而影响到台湾经济的对外经济发展形态与结构。  相似文献   

5.
周玉 《工会博览》2004,(22):20-22
随着国有企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劳动关系面临新的动荡,作为新经济组织结构的非公企业大批涌现,每年都有大量的女性和外来打工妹进入北京市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人数大大超过公有制企业,劳动权益的维护面临着新的问题,而女职工作为非国有企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我们的经济眼光也随之转向全球。目前,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发展意味着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法律也必须随之而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必会给国际经济法带来影响,从而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将对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法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英刊《剑桥经济学杂志》2009年第期(第33卷)刊登了牛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约翰·奈特(John Knight)与琳达·岳(Linda Yueh)合写的文章《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还是竞争?》。文章指出在城市经济改革期间,由于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已远远超过城市的劳动力供给,农村人口被允许大量进入城市,以填补城市工作岗位的劳动力空缺。随着改革的推进,似乎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之间的就业竞争日益加剧。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是否存在一种分割或是竞争关系。作者根据两  相似文献   

8.
2018年7月,日本和欧盟领导人签署了日本—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该协定不仅涉及削减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更重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当前,全球贸易体系仍处于重构期,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的传统发达国家仍致力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也没有改变这一趋势。在新一轮全球贸易体系重构背景下,中国需抓住机遇,以自主开放为契机,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渡边雅男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作者试图从社会结构和阶级的角度,对日本政治及经济的变化进行剖析,指出当前日本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之下,执政党已不再具备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技术和能力,这导致了当前弥漫日本上下的闭塞感和失落感。在此背景下,日本政治开始呈现出法西斯化兼剧场化的特征。因此,作者主张应抱着危机感时刻关注未来。  相似文献   

10.
邢少文 《南风窗》2011,(17):36-38
虽然在人口学界至今仍然争论于数量巨大的人口对中国而言是压力还是红利,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却是,在过去的30多年中,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大军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一大有利因素。2010年4月底,国务院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结果所显示的中国人口结构转变速度之快,印证了许多人口学者的担忧,也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经济全球化与中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关系,指出:经济全球化给中东欧国家造成的内外压力促动了中东欧制度变迁进程的开启,并在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影响着制度变迁的进行;同时,中东欧国家的制度变迁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中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中东欧国家必须学会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才能顺利完成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2.
高新军 《南风窗》2013,(24):14-14
40多年前,许多研究日本经济的美国学者在谈到日本经济强劲发展势头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发现,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是与它们在日本国内面临着比国际市场更加严峻的竞争有密切关系的。能够在日本国内残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自然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直至今天,美国汽车市场上占据质量、销售、品牌效应最好的前三名,仍旧是日本的汽车企业。此种效应在我国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必须严肃面对的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性质的国家共同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使不同的经济制度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之中。由此而涉及的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较量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如何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新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是经济全球化给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崔健 《当代世界》2015,(7):42-45
<正>日本"安倍经济学"自提出以来,经过两年多时间,取得了一些效果,也存在和遗留一些问题。总的来看,这些效果大多是与提升短期景气和缩小供需缺口相联系的,这说明"安倍经济学"在解决日本经济眼前问题上发挥了某种程度的作用。但是,在解决长期结构性问题和提升中长期经济增长力方面,至少从目前来看,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应对的内容、措施不充分等问题,"安倍经济学"难以有所作为。"安倍经济学"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下,几乎所有国家的政治家、国际政治专家都在关注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的深刻变化。在全球发展的时空坐标中,“金砖四国”、“展望五国”以及“新钻十一国”相继崛起,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其余三分之一的人口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经济全球化悄然突破冷战时期狭隘的基础与空间,这个过程实际标志着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秩序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二战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力发展,西方国家在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有了深刻调整,西方工人阶级队伍的阶级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新变化,其主体的知识化、脑力化和白领化趋势日益明显.全球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也使其内在矛盾彻底化了.它不仅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创造着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工人阶级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限制的放宽,原本并非贸易部门的服务业也加入国际竞争的浪潮中。与金融和通信并列,日本的服务业是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最大的流通部门之一。当前,日本的流通业正面对这样的状况:经济进一步萧条,引起工资减少,消费水平降低;由于放宽限制而带来的新的零售业的兴起,流通外资进入日本。可以说,日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全球性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势必出现劳动力、资金、技术受收益差异的影响在区域间流动,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全球范围内体现为南北发展严重失衡,而各国(地区)境内不同区域(县市)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更是普遍性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起,伴随台湾经济“起飞”的同时,贫富差距扩大、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也逐渐显示出来。近年来,台湾南北差距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岛内外各界普遍关注。区域差异虽然有利于整体经济层面的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优化,促进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但在一定背景和条件下也会引发和加剧社会矛盾,不利于总体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到人口老龄化、对就业质量的需求提高、资本报酬递减等诸多因素的约束,提升生产率更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相应地,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的重点应该致力于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推动的生产率提升。劳动力市场政策改革的方向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展开。一、产业结构变化与劳动力再配置顺应经济结构的变迁,就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但就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取决于经济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周意岷 《国际展望》2013,(5):115-131,146
人口激增和青年人口膨胀是中东地区比较突出的两大人口问题,长期困扰着中东国家,同时也在当前中东地区的政治转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东地区逐步形成了以人口增长速度快、青年人口众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为特征的人口结构。这不仅带来严重的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更有着深远的全球治理负面效应。就前者而言,人口年轻化问题导致了中东地区各国的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失业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加剧,伊斯兰复兴运动再度高涨,以及由青年人口膨胀与网络技术结合而来的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其对全球治理的潜在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它可能加剧既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移民问题、国际恐怖主义扩散和宗教与文明冲突加剧。对刚经历重大变局且正在努力恢复正常秩序的中东各国来说,人口问题将会成为决定该地区新秩序、实现国家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