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于1960年4月参军来到抚顺,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安葬在抚顺市雷锋陵园。雷锋在抚顺度过了一生闪光的年华,在抚顺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30年来,抚顺人民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始终怀念和爱戴着雷锋。抚顺人民哺育了雷锋,雷锋精神时刻激励着抚顺人民前进。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分别为雷锋同志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2.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几十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长盛不衰.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昂扬前行的不竭源泉.在雷锋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也在上海广泛展开,上海人民始终保持着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巨大热情,在践行雷锋精神的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行动中涌现出像南京路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南京路上好八连、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徐虎、爱心妈妈等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生动体现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培育了良好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3.
徐明 《侨园》2023,(3):9-11
<正>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通过雷锋言行事迹表现出来的,以雷锋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崇高追求为基本内涵的一种伟大精神。雷锋精神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同步,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本色的体现,有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三年三月,毛泽东同志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重要号召后,在全国曾掀起一个声势浩大的学习雷锋精神的群众运动。周恩来同志并对雷锋的崇高的品德,作了全面的概括,这就是:“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正是在“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号召的推动下,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舍己为人、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公而忘私的新风尚,造就了千千万万的具有共产主义品德的新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前,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2,(7):15-18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几十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长盛不衰。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  相似文献   

6.
当全社会热切地呼唤雷锋精神时,人们惊喜地看到,一个个张子祥、李润虎、刘德全式的新时代活雷锋,光彩照人地从社会各个方面重返人民中间,使我们得以认识到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并没有过时,没有在哺育了雷锋的这块土地上消失,雷锋精神一直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但人们也不无遗憾地感到,这一大批新时代的雷锋来迟了——确切地说是被认识、被发现迟了。我们应当从他们姗姗来迟的现象中冷静地思考一番。笔者认为,雷锋之所以这些年来销声匿迹,除了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削弱  相似文献   

7.
3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这位普通士兵的名字便在中国城乡家喻户晓,学习雷锋的活动遍及神州大地,历久而不衰,雷锋精神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勤奋工作,忘我奉献。中国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岗位上以雷锋为榜样,谱写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地上,兴起了一个新的学雷锋的热潮。它反映了时代对雷锋精神的呼唤,也唤起了人们对60年代全国人民学雷锋活动的美好追忆。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消灭了人剥削人的新的社会制度,为全体劳动人民创造了民主、平等、和谐地从事劳动与生活的良好环境。人们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都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激发起热爱党、热爱祖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极大热忱。正是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陈淑贤 《学理论》2013,(17):369-370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雷锋的形象可亲可敬,雷锋精神可学可为。在他22年短暂的人生历程中,雷锋以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品质为大学生以及每一名合格公民树立起一道标杆,雷锋精神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结合学生学雷锋、找差距的素质调查,揭示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缺失的一面,并对照提出相关对策: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线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和刻苦学习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毛泽东同志用如椽巨笔挥毫书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从此,这七个大气磅礴的字迹便深深嵌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雷锋,一位普通的士兵,他的事迹在大江南北传颂,鼓舞和激励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舍己利人崇高思想和行为的代名词;他的精神是社会公认的先进楷模,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奇迹般地走向世界.30年来,尽管雷锋精神有时遭到冷遇、歪曲甚至攻击和诋毁,学雷锋活动也曾几起几落,但人民群众仍忘不了雷锋.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并迅速被整个社会所推崇的雷锋精神,经过50年的社会变迁,在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影响力?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应该如何认识和弘扬雷锋精神?这是今天我们在纪念雷锋时需要认真思考并予以回答的问题。回答好这个问题,就是对雷锋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2.
向雷锋同志学习什么?我们认为,主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的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雷锋是道德的楷模,是心灵美的典型。学习雷锋对于提高全国人民和青年的道德觉悟,提高全社会的伦理水平是有重大意义的。雷锋精神的价值就在这里。有人认为,雷锋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战功卓著的英雄。他是一个只知道埋头学习和工作,为人民做好事,沒有“个性”和“伟大生活目标”,也不知道享受的人,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相似文献   

13.
湖南长沙市雷锋纪念馆(雷锋故居所在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德育基地,长沙市党性教育基地、国防(人防)教育基地,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雷锋精神宣传实践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自1968年建馆迄今,雷锋馆人以"播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促社会和谐"为己任,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雷锋精神,直接影响着人们学雷锋的热情,关系到学雷锋活动的健康开展。在新的学雷锋热潮面前,应首先求得与“雷锋精神”真谛更接近的共识。雷锋精神是雷锋同志思想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过去。有人把雷锋精神中坚定的政治信念。说成是“感恩报答”;一些提倡高消费的人,有意宣扬雷锋有皮夹克、料子裤,证明雷锋精神中也有所谓的  相似文献   

15.
焦正安 《学理论》2012,(24):138-140
雷锋精神之"源远",也必然"流长"。对于雷锋精神渊源的剖析、梳理,是为了从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的角度看待学习雷锋活动的历史意义。对于雷锋精神嬗变的审视,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观察学习雷锋活动的路径。今天,对于提升了的雷锋精神予以确认,对于使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新时期着力构建并力求使之完美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形态,需要广大雷锋精神传人带动全民来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学习雷锋时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在谈到向焦裕禄学习时强调:"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精神是这样,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都是这样。"半个多世纪以年来,雷锋的光辉形象始终活在人们心中,全国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雷锋以22岁的短暂人生,铸就了永恒的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17.
2月26日至3月1日,来自全军40所院校的70多名专家学者在大连海军政治学院召开了雷锋精神理论讨论会。大家回顾了27年学雷锋活动的曲折经历,联系当前再次掀起的学雷锋热潮,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雷锋精神的核心雷锋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是雷锋思想、品德、行为的结晶和升华。但是,  相似文献   

18.
一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30周年。30年来空军广大干部战士始终把领袖的题词铭记在心。雷锋精神始终影响和鞭策着广大干部战士的思想和行动。近几年米,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大力倡导下,空军部队在前几年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雷锋精神就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雷锋传人所敬仰和追求的文化精神。然而,雷锋精神为什么被我们党一直不间断地推崇?为什么老百姓对雷锋精神也一直很认可?我们学习雷锋精神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等等,只有搞清了这几个重大问题,我们才能最终弄清雷锋精神的永恒魅力与伟大生命力之所在。一、伟大生命力之基:对党的宗旨的模范践行;二、伟大生命力之源: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弘扬;三、伟大生命力之本:对"四有"公民的人格示范。  相似文献   

20.
<正>60年前,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传遍大江南北,雷锋精神广为传扬、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题词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要“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新时代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