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博识文萃     
4倍水利部最新统计 显示,2003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显示出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非常低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降水资源总量约6亿吨,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我国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立方米。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排名中仅列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大国也是浪费水资源大国。我国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排世界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农业用水量为3400亿立方米,利用率只有0.43,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55%,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一般都在15%以上,发达国家则在5%左右。土地资源及其破坏。中国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144亿亩),占世界土地面积的7%;其中耕地9.3万平方公里(14.9亿亩),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1.2亩…  相似文献   

4.
数字——     
我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六:经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我国2004年GDP总量从普查前的16537亿美元调整为19317亿美元,从世界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位。人均GDP位次也随之前移,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算法,从第112位上升到107位;按照世界银行算法,从第132位上升到129位。无论哪种算法,调整后的我国人均GDP仍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物质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全省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耕地亩均378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水资源115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8。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是造成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生态环境脆弱的重  相似文献   

6.
崔树瑞 《共产党人》2005,(14):29-29,36
地球上总的水量约为14亿亿立方米,其中只有2.5%的淡水。我国每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100亿立方米,人均资源量排在世界第88位。根据有关资料,银川市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250立方米,占全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的九分之一,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水资源紧缺将会越来越突出。城市污水是一个稳定可靠的、可再生利用的资源,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世纪之交,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实际收入相差五六倍,地区差距过大,等等。二、资源问题突出。按人均计算,中国可耕地面积、水资源分别等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25%;我国的资源不仅紧缺,而且  相似文献   

8.
一人口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基本生存条件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确实是“地大物博”,就主要资源的绝对量而言,居于世界前列。不过,由于中国人口量太大,致使人均资源拥有量不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的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林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蓄积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人均煤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7%;人均水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64%;人均铁矿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9%;人均铜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对于中国社会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6,(3)
正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之间,既有山水相连的地利之便,又有人文方面的联系,在中俄蒙三方能矿产业合作中地位独特。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俄蒙三国政治关系持续提升,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其中能矿产业合作一直是三方合作的重点。从中方情况看,我国能矿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三,但人均能矿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人均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2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第26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同日也拉开了帷幕.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公众对于确保饮水安全,遏制水污染,破解用水短缺等问题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一、自主创新是破解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进一步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也在日益加剧。据统计,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l/4。在过去2…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09,(1):21-21
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世纪之交,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实际收入相差五六倍,地区差距过大,等等。二、资源问题突出。按人均计算,中国可耕地面积、水资源分别等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25%;我国的资源不仅紧缺,而且利用率也低,万元GDP的耗水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这是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的新内容.一幅幅交错闪回的大字标语,作为一个信号在提醒人们:我国资源匮乏,为了可持续发展,全社会都要以俭为德、厉行节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综合国力近年来大有提高,它们在世界上所占位置分别是:资源(包括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居世界第5位。经济它主要测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等指标,目前在世界经济排列次序中,中国名列第8位。科技测算科技力包括国家重大科技成...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6,(3):28-29
安顺市西秀区生态环境建设曾经是贵州省排名靠后的县区之一,2013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仅35.侣%,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和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知耻后勇,强化底线思维,整合各方资源,协力弹奏“355”指法,在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从2012年全省第58位提升到2015年上半年全省第9位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辽宁省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而辽西四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0.56%。特别是由于近年来辽西地区连续干旱少雨,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关系当地民生的首要难题。  相似文献   

17.
陈飞 《求是》2012,(15):34-35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的成功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治水的百年梦想,铸就了水电建设的历史丰碑。目前,三峡工程已全面转入运行阶段,经济社会效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电事业的科学发展。一、水电开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水资源、能源、粮食、环境等诸多挑战。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大力发展水电,有利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的1/4。特别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令人堪忧,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努力寻求并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关系。为此,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我国资源与环境现状我国的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列,然而由于有着庞大的13亿人口,人均拥有资源量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其中,不可更新和再生矿产资源人均排名世界第80位,各类可更新资源人均排名世界120位。这样看来,我们只是“资源小国”。从宝贵的耕地资源看,我国人口占世界22%,而耕地仅占世界7%。淡水资源,我国人…  相似文献   

19.
话说水资源     
整个地球的水大约有 14×10~17立方米,其中97%以上是人类不能饮用的海水,余下的3%虽为淡水,但淡水中的77.2%又存在于冰川雪山之中,22.4%的水为土壤中的水和地下水,其余0.4%为地表水。实际上,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储水量的0.77%。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2.7×10~12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水量很少,仅为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每年缺水量约为300 × 108立方米.受旱农田有2-3亿亩,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很困难,城市供水不足,全国517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每年缺水量为 58×10~8立方米。话说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我省科技人才队伍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省科技人才的优势与劣势中科院《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吉林省区域科技能力列全国第7位,其中科技资源指数列第11 位,科技产出指数列第6位,科技贡献指数列第10位,均进入东部发达省份行列。由此可见,我省科技能力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我省拥有人才的总量,“九五”末期比“八五”末期增长了28.6%,且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全省现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每10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及人均教育年限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较早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