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农村基层民主主要是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建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经逐步迈入了依法运行、稳健发展的轨道。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格局、农民的思想观念、村民自治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治理环境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村基层民主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式,是中国民主政治在农村发展的最广泛实践。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一种村民的价值理念,是一种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更是一种村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在规范村民选举行为,推动农村选举公平公正;提升村民参与能力,推动农村决策科学民主;完善农村治理结构,推动农村治理创新优化;确保村务信息公开,推动农村监督规范完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对改变村民的政治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时期,作为农村社会领导核心的村级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部分地区和少数村级组织存在的党的作用弱化、服务意识淡化、村民自治虚化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中共衢州市委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在全市农村基层推行"三民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国家改变了农村社会的管理体制,实行村民自治,发展村级民主。在新的体制生成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新体制生成的阻力,也可成为发展基层民主的巨大动囚;能否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将对农村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天津市武清区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实践分析入手,论述了实行基层民主是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能够保证社会稳定。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完善村民自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深化的有效途径。中国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实践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5.
建立完善的村级治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2016,(1)
正近年来,伴随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地方实践创新风起云涌,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地位得到很大提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层治理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由此为农村民主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一、目前村级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主管理出现真空。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民主建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农民安康幸福的重任。为了不断适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内民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能力、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能力、自觉肃清封建政治文化残余影响的能力和以党内民主带动和实现农村村民自治,走党内民主与社会基层民主良性互动之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经逐步迈入了依法运行、稳健发展的轨道,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工作,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选举程序不规范、“金钱政治”现象抬头、村民民主参与渠道不畅、宗族势力干扰民主政治建设等。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法律素质;建立和健全村民自治的法律救济制度;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严惩破坏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宗族势力;加强对村委会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治理的实践形态主要有决策性协商治理、听证性协商治理、咨询性协商治理、协调性协商治理和评议性协商治理等五种类型,这些协商性实践形态体现了多元主体互动合作、民主共治的协商治理。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开放和多元化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治理的政治价值和民主效能逐渐显现,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优化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治理应主要从培育乡村治理主体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素养、改进协商治理的具体制度设计和安排、构建良好的协商治理机制运行环境和完善以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为核心的设施建设着手。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是一个自发的基于市场化改革而产生的社会宏观变迁,它的剧烈变动最终都体现和反射到农村政治机制和农民政治生活之中。日趋活跃的市场经济推动着农村社会主体的分化、利益的多元化、结构的分层化,利益成为人们关注、追求和维护的重点,而正是对利益的愈加认清和重视,就愈加需要对利益的表达渠道和机制进行调整和规范,特别是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农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政治制度和农民政治观念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6,(8)
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法宝。而实行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则是这一创造的拓展和延伸,是实现农村长期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2年以来,天津市宝坻区周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思想意识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的形势下,以"一站三中心"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模式为依托,以"五老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载体,以落实"六步决策法"为抓手,积极探索推进基层  相似文献   

11.
张龙 《学理论》2013,(9):13-14
村民自治在基层社区广泛展开,引起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村民自治管理体系的深度变革。在现代化民主政治的大背景下,如何结合地方文化进行村庄自治建设是在国家话语权之下村庄政治调适与重构的重要方式。以农村基层社区小传统为基础,对新文化体系的"无缝"融合,是现代化政治民主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创新 ,是中国农村基层经济、政治体制变革的逻辑产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基层原有的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逐渐解体 ,旧有的基层社会的控制机制失效 ,基层政治权力几近于一种真空状态 ,乡村社会的治安、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无人问津。时代的发展召唤着一种新的乡村社会控制机制。村民自治正是在这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出现的。在其初始阶段 ,村民自治仅仅以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为主要内容 ,其后经过十多年发展 ,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村民政治冷漠的成因及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村民政治冷漠的根源主要是,农村村民经济地位不独立,农村基层民主不完善,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农村村民的这种政治冷漠对村民自治、国家治理和农村社会的和谐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半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过渡的治理环境,拓展村民参与成本的弥补措施,是消解农村村民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对基层民主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选举式民主是不是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方向,将取决于两个内生性变量,即:村民的民主欲求和各地面临问题的性质。文章就选举民主能否增加基层地方政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选举民主只是增强地方政府合法性的途径之一。在民主和政府治理的关系上,作者认为选举民主未必能够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水平。目前中国农村基层政改并不存在一种成功模式适合所有地方,因此,不应该以政策或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某一种模式,而应该在给定方向和原则的前提下倡导和鼓励各地自主创新,探索适合本地方的政改模式。  相似文献   

15.
渝民 《民主》2001,(10)
实施西部大开发,需要办的事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因为,广袤的西部,农村和农民在地域和人口数量上都占有大多数。西部大开发系统工程的基础没打好,西部的崛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党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让广大农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7,(2):27-31
中国特色农村民主协商治理机制以党在农村的领导为前提,以现有农村民主制度为基础,通过协商方式协调农村各个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排斥选举和投票,更好地实现农民利益。相对于西方的协商民主,中国农村民主协商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即政治正确性、形式多样性、相对平等性、民主效率平衡性、改良嵌入性。该机制以其对政治决策合法性和科学性的提升、对农村基层民主本质的观照、对农村各种复杂问题的关注、对农民政治品质提升的偏爱,成为农村治理方式变革的基本方向。该机制又因党和国家的倡导、基层干部的推动、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淀、农村社会力量的支持、农民政治能力的支撑和村庄自身的特性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赵菊敏 《学理论》2013,(24):6-7,35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村民自治发展提供了审视和转型的新视角。如何有效地保障和落实村民自治权既是村民自治制度转型的基础也已然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和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落实村民自治权的重点、内容、动力和理念方面探究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背景下落实村民自治权的机制和模式,以期实现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任远 《学理论》2012,(13):48-49
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自治在农村的主要表现形式。自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确定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以来,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在农村迅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持。但是,村民自治的发展并不是完美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才能让村民自治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村民自治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活动 ,是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村民自治组织作为农民群众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基本形式 ,在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有着农村其他基层社会组织所不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同包产到户和发展乡镇企业并称为我们党领导的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如果说推行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新,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那么,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创新,为中国农村开辟了一条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如何在总结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把“三公开,四民主”移植到农村乡镇一级,为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是值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