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入冬以来,沁水县境内基本无有效降水,全县12.7万亩冬小麦全部受旱,重旱面积达到10.7万亩。面对严重旱情,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党组织把抗旱"双保"(保苗、保春播)作为创先争优主战场,积极引导广大共产党员投身农业生产自救一线,在抗旱"双保"攻坚战中筑起堡垒,竖起旗帜。  相似文献   

2.
龟裂的土地上尘土飞扬,一支支队伍闻令出击,哪里最偏僻,哪里最危险,那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旱情持续以来,广大部队官兵奋战旱区,深山送水,寻找水源,助农春耕,成为抗旱一线的排头兵,打响了一场"抗旱保民生"的战役,演绎了一幕幕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3.
领导箴言     
要把抗旱救灾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迅速动员行动起来,全力以赴保民生、保秋收、保增长,坚决打赢抗旱救灾的人民战争。——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遵义市桐梓县考察抗旱救灾工作时强调要认真研判经济形势,紧盯差距、找准原因、逆势进取,继续发扬苦干实干精神,有效应对"忧"的挑战,奋力保持"进"的势头,努力实现全年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王春山  王雪 《当代贵州》2013,(25):57-57
贵州电网公司把全力抗旱保电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的用电需求。8月6日上午,镇远县舞阳镇鸡冠岭,号子声响彻山谷,凯里镇远供电局员工正搬着水泥电杆向谷底的水源点前进。"运杆、立杆、架线、安装变压器在4天内就可完成,两公里外的黄桑田村小塘组80多户村民在一周内就能用上抽出的泉水。"当地抗旱  相似文献   

5.
2月26日,全省抗旱减灾和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提出,再接再厉,强化措施,全面打好抗旱减灾和森林防火攻坚战,为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基础。会议认为,近年来,我省降雨持续偏少,干旱持续发生,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扎实有效开展抗旱减灾、生产自救、森林防火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目前  相似文献   

6.
百年不遇的大旱,不仅给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困难,也影响了我省的经济发展。中国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大旱之下电网稳定运行,确保抗旱救灾和工农业生产用电,以实际行动为保民生、保稳定、保贵州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莫治江  尹辉 《当代贵州》2010,(10):22-23
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抗旱救灾中看似平凡的工作中体现出不平凡,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现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用实际行动为这场"抗旱大考"交出了答卷,为"贵州精神"再书注脚。  相似文献   

8.
7月22日早5点,北京各区县的农技人员就收到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党总支发来的短信:"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了解统计灾情,指导救灾。"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党总支第一时间向全站12个党支部和90名党员发出号召:关键时刻,党支部和共产党员要迎难而上,尽快深入到受灾区县,指导灾区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迅速行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冷洞村的实践彰显了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创造的财富还要宝贵、还要长远。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贵州贫穷落后的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0.
面临严重冬干和后期的春旱态势,泸县广泛开展了“龙城大地党旗红、抗旱救灾走前头”的主题实践活动,打响了一场“科学抗旱、人文抗旱、和谐抗旱”的战斗。  相似文献   

11.
“不饿死一个人”是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救灾的政治理念、动员口号和力图达到的救灾效果。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宣传和贯彻“不饿死一个人”的政治理念,注重组织灾民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既提升了灾区干部群众“生产自救,就地坚持”的信心,也防止产生干部漠视民命的偏向和灾民依赖政府救济的倾向。灾区政府将生产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以“不饿死一个人”为动员口号与具体要求,形成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社会互济、以工代赈和国家救济的救灾新模式。党领导生产救灾的实践,不仅保证灾民安全地渡过了灾情,而且促进农业增产和公粮征收,有效落实城市领导乡村、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2.
黄鹤君 《当代贵州》2010,(14):64-65
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我省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然而,贵州人民没有被严重的旱情吓倒,而是充分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开展抗旱自救,最终夺取了抗旱斗争的全面胜利。在这次抗旱救灾战斗中,很多地方、企业,如平坝县信用联社,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协助灾区群众寻找水源、为灾区群众提供资金支持等,迄今仍具有可圈可点之处。本刊特荐平坝县信用联社在此次"战斗"中的积极表现,已存鉴照。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10,(5):32-32
去年入秋以来,云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在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3月中旬,省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积极投身“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在抗旱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抗旱救灾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刘星 《当代贵州》2010,(7):38-39
3月12日,福泉市委组织部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款,积极履行抗旱救灾工作职责。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抗旱救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该市组织部门以“千名干部下基层、抗旱保苗夺丰收”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款1840元.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7日至9日,铜仁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4贵州梵净山乌江石林文化浓游节在思南县举行。"第一次到思南是1980年,三十多年过去,思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昨天进人新的思南县城到今天上午的参观,我一直惊喜不已。"11月7日晚,在思南县举办的贵州省第四届"乌江文学奖"颁奖典礼暨省文联文艺志愿者"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晚会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  相似文献   

16.
旱情未了,战斗不息。自今年旱情发生以来.铜仁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旱区。深山送水,寻找水源.助农保收,打响了一场“抗旱保民生"’之战。  相似文献   

17.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2,(11):48-51
时代精神助贵州腾飞2010年4月,持续干旱了8个月的贵州,进入抗旱最为关键的时期;4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贵州旱灾最严重的黔西南州。在旱情重灾区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干部群众通过"滴灌"抢救金银花,进行生产自救,他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被温家宝总理称为"贵州精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是新历史条件下对"贵州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是贵州历史性跨越的现实需求,被誉为"贵州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18.
何云江  晏青 《当代贵州》2010,(10):26-27
<正>古鹏,一个在抗旱救灾中"要水不要命"的人,一个在关键时刻敢于立"军令状"的县委书记。他用执着、坚韧和顽强的意志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水!水!水!土地龟裂!池塘干涸!小溪断流!人畜饮水告急!学校饮水告急!乡镇告急!县城告急!村民们无奈的期盼,学生们渴望的眼眸,告急的讯息如同战斗的号角,时刻萦绕在他的心头,令他心急如焚,一次又一次不顾劝阻,拖着疲惫不堪的带病之躯,奔走在抗灾第一线。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党领导人民开展了以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救灾运动.其中,救灾募捐工作不仅在物质上给灾区以有力支持,而且在精神上给灾民以极大鼓舞.既弥补了建国初期国家财政紧张、救灾经费严重不足的缺陷,又广泛发动了人民群众.依靠社会力量抗灾救灾.考察建国初期党的救灾募捐工作对研究建国初期灾荒史、抗灾救灾史及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省正在经历的干旱,既是对旱区干部群众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全省广大党员的特殊考验。面对旱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早准备、早行动,切实把抗旱减灾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和省水利厅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为民务实抗旱先锋行动",坚决打赢抗旱救灾攻坚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在抗旱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交出了一份份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