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新士林哲学概念王其水新士林哲学是我国台湾地区实力相当雄厚的哲学流派,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哲学领域,而渗透到教育、文化乃至政治生活之中。研究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或学术方向,是深入了解台湾哲学及文化、思想发展动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士林哲学...  相似文献   

2.
台湾哲学教育问题王其水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高等学校的哲学教育有相当大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而从目前情况来看,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一、发展概况1945年以前,台湾的高等教育残缺不全,也没有专门从事哲学教育的哲学系或哲学...  相似文献   

3.
“我是谁?我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这是一个耐人寻思的哲学命题,但在台湾蕴含在这个命题中更多的却是政治含义。有关省籍矛盾、自我与国家认同的冲突许多年来在台湾政治社会中如痼疾一般,每到选举或是“统独”论争时就要发作流行一番。这些,在台湾“戒严”时期一直...  相似文献   

4.
台湾学者对台湾历史的研究陈孔立本文是一份学术动态资料,提供有兴趣研究台湾历史的大陆学者参考。一、总的印象台湾学术界对台湾历史的研究,基本上是学术性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治内涵,有时还有相当强烈的政治色彩。过去台湾史的研究曾经是一个敏感的领域,人们...  相似文献   

5.
康熙年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随之在台湾设立县、府学并开科取士,童试及岁、科两试皆在台湾举行,乡会试则在福州和北京举行。这样,清代台湾科举考试制度基本确立。清代前期的台湾社会是个移民社会,闽粤人成为台湾移民的主体。移民对台湾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怎样影响,这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移民与台湾科举考试之间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吴欢 《台湾研究》2013,(4):53-57
1914年北洋政府《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是中国近代行政诉讼法制确立的标志,也被台湾学者公认为是台湾行政诉讼法制百年变迁的历史起点。但是此前和此后的五十年日据时期是台湾行政诉讼法制发展不可不察、不可回避的背景。随着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南京政府1932年《行政诉讼法》也被带到台湾施行,是为台湾行政诉讼法制史上的“旧法”时期。2000年台湾“行政诉讼法”大规模修正,是为“新法”时期。  相似文献   

7.
台湾光复五十周年与台湾的未来[台湾]廖天欣一、光复五十周年的回顾一九四五年春,美国空军在台湾上空投下两种传单,一种是《开罗宣言》,一种是《台湾之将来》,传单署名“马尼拉的台湾同胞”,大意是说:日本即将投降,台湾即将脱离日本帝国主义的桎梏回归祖国。回归...  相似文献   

8.
进入转型期以来,台湾贫富分化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但是检视台湾贫富分化的数据可以发现,台湾贫富差距的客观状态并不严重,相反则是台湾民众对贫富分化的感受远远超过其客观事实。台湾贫富分化这种主观感受与客观状态不匹配的状况不仅是民进党“阶级论述”中对贫富分化议题宣传操纵的结果,更重要的它还是台湾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在台湾民众生活感受中的综合体现。因此,即使抛开政治因素,台湾贫富分化问题也值得台湾当局予以深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评台湾的外汇储备黄宝奎,黄仁山外汇储备,又称外汇存底。近年来,台湾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特别是80年代以来,外汇储备扶摇直上,名列世界前茅,到1993年底,台湾外汇储备达835.7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台湾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对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10.
国际格局和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格局和台湾问题张祖谦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问题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因素。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台湾问题很复杂,又有国内问题,又有国际问题。就美国说,这是一个国际问题……”①鉴于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  相似文献   

11.
检视改革开放30年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尤其是新诗研究成果.总结其经验教训,需要有两个参照系:一是自身的参照,即大陆的台湾新诗研究与大陆的本土新诗研究相比有什么特点与缺失;二是和台湾地区参照,相较于台湾本地的台湾新诗研究,大陆的台湾新诗研究有哪些特殊经验与成果。后一个参照更重要,因为大陆学者的台湾文学研究离不开台湾政局的发展、文学的走向和自身研究成果的增援,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是中小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典型范例。在台湾战后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台湾经济的支撑力量。虽然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台湾经济持续恶化,成本大幅增加,中小企业面临严重危机。但2009年末,台湾中小企业约有123.2万家,仍占全体企业家数的97.91%,解决了78.47%的就业,创造了30.65%的销售值和16.88%的出口值。因此,台湾中小企业经验研究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在回顾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两岸中小企业发展的比较研究,探讨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台湾武侠小说的历史流变方忠*在台湾通俗文学众多的门类中,武侠小说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读者面最广的一种小说类型。自1952年郎红浣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古瑟哀弦》,开启台湾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40多年来,武侠小说一直是台湾通俗文学的一支劲旅,成为台湾工...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归属清朝版图后,清廷在台湾实施科举考试制度。由于台湾刚刚归附清廷,为了笼络边地士子之心以收巩固边疆之效,朝廷特为台地士子在福建乡试中设立专门保障名额。康熙二十六年凤山苏我考中举人,是为台湾举人之肇始;光绪二十八年台北高选锋、嘉义黄凤翔、安平王仁堪考取举人。是为台湾举人之尾声。虽然清代台湾举人数量并不多,但影响力较大,本文拟就清代台湾举人概况作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舒萍  李月 《台湾研究》2008,(6):40-45,51
纵观战后50余年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台日贸易以及日本对台湾的投资对台湾的经济增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起步期,日本曾经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随着日本及台湾经济的发展,基于台日在经济发展阶梯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日本逐渐成为台湾主要产业技术和关键零配件的最重要来源地和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分析显示,日本对台湾的贸易和投资对台湾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且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孙中山和梁启超等人与台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孙中山和梁启超等人与台湾的关系张寄谦甲午战败,台湾的被割让,在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响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后,从未达到过的高度。虽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台湾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殖民统治斗争消息,严密封锁,使大陆对台湾人民水深火热...  相似文献   

17.
台湾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李红梅几十年来,台湾的中小企业在岛内经济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80年代以来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台湾中小企业与祖国大陆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为使广大读者对台湾中小企业有所了解,本文就台湾...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台湾研究》2013,(4):37-42
在台湾问题的发展过程中,大陆、台湾和美国是最主要的互动方,因此台湾对外战略最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处理与大陆和美国的关系。台湾当局的对美政策和大陆政策之间并非是割裂的关系,而是存在着重要联系。从台湾惯常的逻辑思维来看,大陆对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两岸统一,而且统一的进程中并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因此两岸关系应是敌对关系,台湾不应该也不可能与大陆开展全方位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刘铭传与台湾防务李友林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肥西人,是清末淮军将领。他曾随李鸿章镇压过太平军和捻军,也为保卫和建设祖国领土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他在台湾的这段历史,写下了其一生中最光辉的篇章。称其为“保卫台湾的封...  相似文献   

20.
李细珠 《台湾研究》2023,(3):98-110
清朝政府在台湾实行积极的经济开发政策,如推行发展农业生产、减免田园赋税、促进商品贸易,以及兴办洋务事业等措施,不仅大大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促使闽台经贸圈形成,从经济上加速了台湾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使台湾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时期,在严重的边疆危机中,清朝政府加强海防建设,在台湾大力推行洋务运动,使台湾建省之后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全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台湾的近代化进程也得以顺利启动。“台独”论者所谓台湾的近代化起源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是罔顾历史事实的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