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也应尽快制定作为防灾减灾基本法的《防灾减灾法》,我国《防灾减灾法》的出台对预防灾害、减轻灾害以及灾后重建有着重要的功能。具体而言,我国《防灾减灾法》的功能主要有作为一般法的规范性功能、作为防灾减灾基本法的统领性功能以及作为防灾减灾综合法的法制化功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防灾救灾法律体系,但还存在灾害立法不完善,灾害管理效率不高,灾民救助不到位等等问题。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防灾减灾法律制度,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将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到新的历史水平。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防灾救灾法律体系,但还存在灾害立法不完善,灾害管理效率不高,灾民救助不到位等等问题。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防灾减灾法律制度,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将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到新的历史水平。  相似文献   

4.
日本防灾减灾法律对策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秦锐 《法律适用》2011,(6):115-117
一、日本防灾减灾的法律对策体制(一)防震减灾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健全完善.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因此政府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灾害对策基本法》是该国防灾抗灾的根本大法,有“抗灾宪法”之称,对防灾理念目的、防灾组织体系、防灾规划、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灾害对人类危害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制定完善的法律,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才能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现阶段,我国防灾减灾法治工作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如何规制行政主体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问题,要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就需要对行政主体的防灾减灾义务进行全方位的法律构建。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多灾之国,怎样实现灾害法律防范与救助,使防灾减灾走上法制化道路,是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防灾减灾法治实践迫切需要建立一门法律分支学科——灾害法学。笔者通过对灾害法学的含义、价值、学科定位、方法、体系及现状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灾害法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法律分支学科,是一门需要整合灾害法学界力量,通力合作去进一步完善的法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7.
方印 《法治研究》2014,(1):85-96
我国是多灾之国,怎样实现灾害法律防范与救助,使防灾减灾走上法制化道路,是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防灾减灾法治实践迫切需要建立一门法律分支学科——灾害法学。笔者通过对灾害法学的含义、价值、学科定位、方法、体系及现状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灾害法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法律分支学科,是一门需要整合灾害法学界力量,通力合作去进一步完善的法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8.
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是目前国际上防灾减灾和灾害管理较先进的措施和模式,是针对城市各种灾害的全灾害管理,贯穿于灾害管理的全过程。本文在综述我国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模式,为强化和推动我国城市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台风灾害是我国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经常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登陆后会带来暴雨、大风、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台风灾害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等级划分,确定风险较高的地区,为决策部门的资源配置、防灾减灾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综合考虑台风灾害的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和当地的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了台风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等数据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各评价指标按其权重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台风灾害的风险等级区划.最后以浙江省为例,对台风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价进行案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论灾害对策立法以日本经验为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质条件复杂,是世界上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防灾减灾方面的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补充完善乃至填补空白,迫切需要建立全面完善的灾害对策法律体系。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同样也是世界上地震、台风、海啸、暴  相似文献   

11.
1.2011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国办发〔2011〕33号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2.
加强灾害研究 ,提高灾害管理水平 ,提升我国的综合减灾能力 ,努力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减灾工作并未使灾害损失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 ,除不断出现新的灾种以及经济的发展加大灾害的脆弱性 ,增加易损性外 ,综合减灾工作不到位 ,力度不够大是主要原因 ,而其中以减灾工作缺乏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则为关键 ,因此建议制定综合减灾基本法。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主体防灾减灾义务的法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书笋 《河北法学》2011,29(12):88-93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任务。在进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时,比较容易忽视的就是对行政主体的防灾减灾义务的规定。而行政主体防灾减灾义务的履行程度是衡量行政主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从这一角度来讲,对行政主体的防灾减灾义务进行法律构建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行政主体承担防灾减灾义务的法理基础、防灾减灾义务的范畴等的探讨,进一步提出行政主体防灾减灾义务的法律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4.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在城市防灾减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社区减灾的重要性出发,根据国外的社区防灾经验及目前社区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社区在防灾中注意的问题及进行安全社区认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2024年3月初,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因遭遇强降雨而引发山体滑坡。在不久之前的2月3日,印尼北苏门答腊省也发生一起严重的山体滑坡,导致5辆汽车被掩埋,另有一辆汽车落入河中,车内3人死亡。印尼国家减灾署表示,印尼今年将面临比2023年更为严峻的灾害形势。2024年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风险最高的国家之一。印尼国家减灾署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国每年发生超过300起重大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水、极端天气(如暴雨)和山体滑坡等。  相似文献   

16.
廖原  傅强 《政法学刊》2013,(2):28-31
我国属于自然灾害及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国家,而近年来我国为了有效预防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及安全生产事故订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规范的订立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的预防及控制灾害提供了法律依据及法律手段。作为防灾减灾的法规范需要依托一个有效的法律体系来相互支撑,形成基准法和特别法之间的配合,法体系构建中需要注重法的有效规制功能,以及法体系之间的配合与衔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上灾害事故频发的国家之一,俄罗斯对于本国的灾害响应工作十分重视。俄罗斯不断加强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预防和响应统一国家体系(UEPRSS)和俄联邦民防、应急与减灾部(EMERCOM)的发展整合,规范应急响应的制度和程序,努力打造及时、正确的灾害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上灾害事故频发的国家之一。俄罗斯对于本国的灾害响应工作十分重视。俄罗斯不断加强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预防和响应统一国家体系(UEPRSS)和俄联邦民防、应急与减灾部(BVERCOM)的发展整合。规范应急响应的制度和程序,努力打造及时、正确的灾害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50年不遇的雪灾。在雪灾过去之后,我们要思考的除了灾害的预防机制,更要思考城市的减灾机制。城市作为目前中国5.6亿人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其人口的集中性使灾害的危害扩大。要建立城市减灾机制,应先从制度的角度建立有关灾害预防和处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紧急救助的法律法规,建立应对灾害的社会保险机制,健全减灾的社会运行机制,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介了近年我国若干城市安全减灾应急工作及系统的快速发展,阐述了我国国家、省市及社会安全减灾应急现状,SARS及印度洋特大地震海啸灾害对其的促进和警示教训;进而纵论国际安全减灾应急体系近年概况,美、俄、日、法等国近年建立部级政府机构由来;最后指出我国这一领域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安全减灾应急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法制;经费及国际合作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