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北群 《群众》2024,(1):49-50
<正>建设新时代现代产业学院,要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产业人才,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作为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也是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以“新”提质、以“融”增效、向“精”迈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2.
阙明坤  廖海 《群众》2023,(6):49-50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推动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份,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形成财税金融支持合力、增强产业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协同构筑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0,(7)
正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是2020年山西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希望和出路所在,山西省将培育一大批千亿产业,努力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八柱擎天"。"实施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壮大新动能。坚持转型为纲,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山西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4.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中央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基于武汉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湖北发展战略安排中的地位以及其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提出应从价值链、创新能力、信息化、企业网络结构、产业空间布局、要素支撑等六个维度来具体理解武汉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武汉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先进城市的差距指出,武汉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支撑在于六大方面,即:孕育孵化新兴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加大人才链对产业链的匹配与支撑、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9)
正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集中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核心是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核心技术供给,持续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助推企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省产研院")着力于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18,(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年初,新一届省政协在谋划年度重要工作时,选择将"深化‘五链’融合,推进我省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协商选题,报经省委批准并  相似文献   

7.
高清 《群众》2023,(5):8-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林涛 《群众》2023,(23):33-34
<正>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发挥科教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厚实双重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引育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家,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连续5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奋进新征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决策部署,积极探索以创新为特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地位更具可重塑性、市场需求更具可挖掘性、供给质量更具可提升性、发展动能更具可培育性等特征,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为此,可从推进体制机制变革,做好产业链上的延链、补链和强链设计,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县域内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着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勇 《群众》2024,(1):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面对区域竞争新态势、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驱动战略地位,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人才集聚迈上新台阶、科创企业壮大新动能、科创平台跃升新能级、  相似文献   

11.
常发轩 《群众》2023,(14):13-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2.
罗旋 《人民论坛》2020,(12):156-157
区域协同发展是产业融合的重要体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另一方面为制造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平台等要素,完善相关激励引导政策,更好地打造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圈,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这赋予广西在新时期与大湾区共融发展的重要定位,将进一步促进广西与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作为科技战线排头兵,广西科学院将深入践行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腹地的时代要求,立足关键节点,主动链接大湾区创新资源,通过科技与产业的共融,进一步促进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协同发展是产业融合的重要体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另一方面为制造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平台等要素,完善相关激励引导政策,更好地打造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圈,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沈志栋 《群众》2024,(3):10-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以担当科技自立自强的地方使命为己任,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努力走出一条创新型城区转型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医药产业是浙江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内容。作为浙江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杭州市钱塘区以杭州医药港建设为主载体,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大力推进建圈强链,探索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金融链、服务链“六链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构筑上下成链、资源互补、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形成了强有力的“磁场效应”。近三年来,钱塘区平均每日新落户一家生物医药企业,  相似文献   

17.
张贵 《人民论坛》2021,(2):41-43
产业链作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链长制”是强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制度创新,有效提升了产业链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了产业链韧性,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推广,正在从“地方经验”逐渐成为“全国实践”。当前,应以“链长制”为着力点推动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优链,聚力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21,(14)
正新发展阶段对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江苏"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当下,推动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必须力促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政策瞭望》2023,(5):10-12
山海协作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经信厅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深入实施产业链山海协作计划,探索形成龙头(链主)企业带动、项目招引推动、结对共建联动、专家服务牵动等八大创新模式,助推山区26县产业帮扶从“输血”到“造血”提升、产业提升从单个企业到产业链延伸、产业合作从帮建产业园到精准结对促成产业链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旅产业融合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本文以张掖市为例研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问题,提出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切入,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在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的同时,通过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丰富产品供给,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消费水平,实现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的观点,对甘肃乃至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