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马克思对资本理解的独特性在于强调它的"关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否定或忽视了资本的"物质"性。资本"物"的方面构成了它的内容,是呈现其"关系"属性的载体。撇开"物"的方面谈论资本,将陷入资本的抽象化,并忽视资本的历史意义和使命。但资本并不是永恒的,而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对这种"关系"属性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抽象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就容易产生将社会人际关系等同于资本的错误思想。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它具体体现了资本家和工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以及结果中的对立、剥削与竞争关系。在这些具体关系下,同时也隐藏着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不协调、不平衡的关系。对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当要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有效地处理好人与人、自然以及自身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合理地发挥资本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人权学说究竟是一种什么理论,它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表明,这一人权学说宣扬的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剥削权、压迫权、统治权。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证明马克思论断的科学性、真理性。  相似文献   

3.
李秀娟 《前沿》2012,(14):37-39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是异化劳动的根源,批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主张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扬弃资本和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及社会公正.当前我国在非公经济中工人的劳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化,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带来的.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制资本对工人的剥削,降低劳动异化带来的风险,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罗谟鸿 《湖湘论坛》2002,15(4):72-73
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理论继承与理论创新的辩证法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形成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研究集中在关于西欧发达国家未来社会构想的思考上。马克思说过,未来社会是“在保证社…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论述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以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将大大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无产阶级既是大工业的产物,又是推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能动性因素;“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并必然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具有世界性。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给了我们巨大的启迪,我们在应对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优先发展生产力,尤其是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积极地参与贸易自由化,并从中学会向全球扩张;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学会抵制、拒绝西方腐朽思想,学会吸收、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更应该学会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6.
徐水华  郭晓 《前沿》2014,(11):50-53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基于揭露资本无偿剥削自然力以及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需要,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视阈下从自然力、分工协作、自然科学以及剩余劳动等方面阐述了“不费分文”的生产力思想,并对应从四个层面上使用了“不费分文”概念。研究马克思“不费分文”生产力思想有助于澄清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没有价值的自然力”提法的误读,以此消除对马克思没有生态意识的质疑;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全面理解,从而揭示马克思使用“不费分文生产力“提法的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李嘉图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一方面是囿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野,另一方面也受制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对李嘉图和劳动价值论的偏见。实际上,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问题,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进再现了现代市民社会兴起的历史进程。李嘉图围绕价值问题对斯密所进行的批判及其失败结果,反映了政治经济学在掩盖资本剥削这一真实上的自反性本质。马克思正是借助李嘉图,最终完成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结构及其历史运转的科学解剖。重视李嘉图,有助于全面理解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本质上是资本逻辑不断打开民族和地区的界限,实现全球空间扩张的结果。虽然资本逻辑扩张起到了瓦解中国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将中国纳入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中的“文明作用”,但这只是资本追求价值增殖的附带品。马克思、恩格斯在肯定资本逻辑的客观历史作用时,也从道德维度批判了它的“主观之恶”,体现了历史性和伦理性的统一。面对濒临崩溃的旧中国,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中国自身发展的特殊性,表达了对中国有可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乐观期待。把握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透视近代中国命运的方法,对我们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逻辑、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客观地肯定了资本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克服自然崇拜、民族的界限和偏见以及旧的生活方式,推动民族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转变;为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到来创造物质基础;创造剩余劳动和自由时间,推动历史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马克思更加严厉地批判了资本扩张、掠夺和剥削的野蛮本性。  相似文献   

10.
刘霞 《人民论坛》2011,(7):172-173
"资本"是马克思主义资本属性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起点。理清马克思主义"资本"概念,就必须了解其自然属性中的无限增殖性、扩张性和流动性,以及社会属性中的阶级性和历史性特征,并把二者置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脉络中加以对比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资本属性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1.
资本概念理解上的分歧及派别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后明 《理论月刊》2003,(12):77-80
由于经济学家们所处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加上认识的角度不同,形成了在资本概念理解上的不同派别。为了更清楚地认识他们对资本的范围、作用、运作机制及其实质理解上的分歧,本文将其划分为货币价值派、资本宽派、生产资料派、时间派和关系派,并对各派别之间的主要观点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表述。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关系上,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实现目的的基本手段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对于我们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云南民族地区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准确地把握云南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性,从实际出发发展和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椎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云南民族地区解放生产…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既是诊断资本主义社会病理的百科全书,也是马克思运用历史科学对资本主义制度伪正义属性的系统性分析。从资本与资本主义制度"歃血为盟"至自由、平等、正义成为"他者",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资本运行的悖论,即"物与物平等"的背后是"人与人不平等"。无论当今新自由主义如何以"正义药方"粉饰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自私基因"——剥削与压迫从未改变。以《资本论》"照妖镜"观资本主义制度各派的"药方",既是对马克思政治哲学历史属性的还原,更是探寻"第二个一百年"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新征程中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类历史依次划分为资本主义前、资本主义和在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的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主要从劳动条件和自然关系的约束方面考察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对资本主义前的一些社会形态进行了科学概括,说明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资本将对传统社会实行全面的改造,资本将突破地方性和民族的狭隘眼界,创造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体系。资本在全世界胜利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解体创造条件,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准备物质和精神条件。社会主义的生产条件和交往关系都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生成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全面发展、共同劳动和自由个性,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基本概括。  相似文献   

15.
褚孔志 《前沿》2007,4(9):3-7
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对之有大量的论述。但这些论述的分散以及后人理解角度的不同,对它们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本文基于对经典原著的研读,认为分工在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生产力既具有属性能力的特征,又具有客观物质力量的特征;分工是同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合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重要论述,指出:“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的突出特  相似文献   

17.
关柏春 《湖湘论坛》2004,17(3):72-72
在现实中,劳动者投入资本(资金)之后就得到了资本收入,比如股息、利息等等。那么,资本收入是如何产生的,是资本创造的,还是劳动创造的,资本收入是什么性质的收入?刘茂松、丁宁两位先生在《湖湘论坛》2 0 0 3年第5期发表《谈谈对现阶段我国资产性收入的看法》一文,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资本收入“具有剥削性质”。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现在提出几点商榷意见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刘、丁两位先生共同探讨。过去,在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得到资本收入的都是资本家。资本家的资本收入是不劳而获,是剥削收入。但是,庸俗经济学家却说资本也创造价值,资本收入是…  相似文献   

18.
刘灵 《湖湘论坛》2021,34(2):99-109
货币缘起于人类的"社会"需要,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工具,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从实物货币到现代资本的历史嬗变,孕育、催生了"政治经济学"建构的现实基础,并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与历史契合性。政治经济学在应对、批判资本的过程中诞生、发展与进步,而"完善"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探明资本的当代逻辑,进而成功利用资本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驾驭资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目标。因而,实现对资本的驾驭,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马克思对资本批判的基本方法,立足于中国应对现代资本的历史经验,吸纳西方现代资本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探索出驾驭资本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章戎  章涤飞 《思想战线》2004,30(2):132-136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继承了西方历史上"自然法"高于一切制定法、人为法、实在法的传统,而且把"法",即由社会生产力和经济事实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律"作为自然法则予以强化。认为法之所以演变为法律,不过是经济规律的自然发展所至,人们只有把"法"的自然本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从经济事实中发掘出来,才能正确真实地表达"法律"。为此,他们将"自然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从另外一方面强化了西方自古以来"自然法"的传统理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资本本质理论的重新认识及对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刘国男重新认识资本的本质,并不是否定马克思已有的论述,而是在准确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思想的教条式和片面性的理解,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去科学地继承和发展。1马克思关于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