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侦查活动具有的诉讼性和认识性的双重特点,决定了侦查研究存在两种研究视角—诉讼角度和方法角度。诉讼角度的侦查研究是从立法角度来设计侦查程序,方法角度的侦查研究是从执法角度探讨侦查的操作性问题;诉讼角度的侦查研究侧重侦查的程序,方法角度的侦查研究侧重侦查的措施和手段;诉讼角度的侦查研究强调侦查的合法性,方法角度的侦查研究强调侦查的有效性。两种视角的研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公正和效率的关系,是“应然”和“实然”的关系。侦查研究应当融合两种视角,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各级党政部门不断强化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农村干部"城市化"。不懂农村难入"角色"目前,农村的乡镇领导干部,绝大部分是从县委、县政府等一些部门下来的,村级主要领导干部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乡镇选派的。据某县组织部门调查统计:全县乡镇主要领导干部,有80%是从县委、政府各个机关提拔起来下去任职的;全县近800名村支书、村主任有180名是从乡镇一些部门下派的,占总数的22%。这些来自城镇的农村干部,大部分对农村、农业、农民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3.
系统论从有序和无序相互作用转化的角度研究了系统的两种基本演化方式:一种是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即有序化。另一种是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即无序化。熵是用于度量系统有序或无序程度的量。熵变大表示系统内各子系统、各元素之间运动的  相似文献   

4.
清代对假道学的批判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从社会的角度 ,对社会上借道学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进行批判 ;二是从学术的角度 ,站在儒家道统意识的立场上 ,对道学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三是从政治的角度 ,对作为正统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提出批评。这些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儒者批判理学的深度。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农村乡镇的事业、企业部门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是这些部门中的工作人员相当一部分由本地农村某一大姓家族或两三个大姓家族的人构成。二是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以这种关系的人为主。三是从时间上来虑察,上述两种现象在这些部门中有过较长时间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白慧林 《前沿》2011,(23):111-114
我国法律确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出资人对国有控股公司行使控制权的模式。该模式在解决公司治理和利益冲突问题上还存在瓶颈,实践中采取的任免与考核等行政手段,与公司法律制度也不能有效衔接。本文在介绍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组建模式及控制权行使规范的基础上,着重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从实际控制权规制的角度,解决公司治理瓶颈;二是建立补偿制解决利益冲突下的两难选择;三是从私法角度解释任命制的含义,建立考核的法律基础和控制权行使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政治行动者。民族国家从何而来?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解释角度:契约论、结构论和制度论。三种解释角度分别反映了民族国家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初创阶段、普遍化阶段和裂变阶段。契约论形成于民族国家的初创阶段,主要从自然状态、权利、平等、契约等角度解释民族国家建立的原因和方式。结构论形成于民族国家的普遍化阶段,主要从社会结构角度解释民族国家主权、公民权利、民族主义等要素产生的方式。制度论出现于民族国家的裂变阶段,它把制度设计和国家结构看作是冷战后民族国家创建的决定性因素。三种解释视角为理解民族国家的建构方式提供了全景式的图景。  相似文献   

8.
乡镇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最基层单位,担负着繁重的任务。它具有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最基层性,联系农民代表的直接性,开展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沿性和人少事繁的艰巨性等明显特点。近年来,我们安次区人大常委会,从强化和加强乡镇人大基层基础重要地位入手,从规范这一级工作,规范乡镇人大主席行为做起,狠抓了以规范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人大建设。(一)我们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侧重抓了队伍建设和工作制度两个方面,解决有人干事和有章理事两个方面的问题。在人大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区已全部配齐乡镇人大主席和正股级乡镇人大专职秘书。这些人大主席多数是从乡镇党政班子选派来的,他们既有多年基层党政工作的经验,又不同程度地缺乏人大工作知识和经验;既有继续为党  相似文献   

9.
苏月中  苏均和 《求索》2007,(11):32-33
股利消费心理理论和股利代理理论都是解释现金股利偏好的理论,这两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投资者为何偏好现金股利这种收益形式。通过比较得出,政策制定者和上市公司应充分考虑不同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偏好倾向,以更好地制定政策及进行财务决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西方的法律理论中,对法治的政治学解释或伦理学解释,对法治的法律学解释和对法治的社会学解释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方法治概念的含义、法治理论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章认为,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理论出发点来理解和解释法治的。正是在法治的政治学和法律学解释的不同中,才产生了对“法制”与“法治”之争,“依法制国”与“依法治国”之争。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对法治的社会学解释的意义,即法治的产生要依赖于一个具有自主性的法学家阶层和社会结构中的多元集团。正是这种社会结构中的多元集团,使我们认识到法律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