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轩 《法制与社会》2013,(18):272-273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因其安全方便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达,贸易主体之间摩擦也随之增大。交易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信用证中加设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导致信用证软条款大量出现。软条款违反国际贸易交往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公平的国际经济贸易交易习惯。因此必要对信用证的软条款进行更为细致额研。本文就信用证软条款的定义、类型、产生原因及法律性质分析,并提出信用证制度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信用证“软条款”的法律性质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信用证的独立抽象理论以及相关立法的不完善.使得信用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软条款”信用证就是其中的一种。信用证中的“软条款”使得受益人根本无法依据信用证规定交付单据.或者银行有权单方解除其第一位的付款责任。可以说,信用证“软条款”的存在大大地破坏了信用证的“信用付款”作用.影响了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本文拟对信用证“软条款”进行分类,剖析其产生的原因.界定其在法律上的性质.探讨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 一、信用证“软条款”的类型 信用证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单据买…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软条款具有两方面的性质,我国银行和企业应合理地运用“软条款”以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同时,对日益猖獗的软条款诈骗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加强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是建立在银行信誉基础上的一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它为贸易的双方都提供了一定的融资便利和信誉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信用证作为一种结算方式绝对安全。由于信用证所固有的"严格一致原则",常为不法商人所利用,使得近年来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导致的信用证案件和纠纷日益增多。本文针对信用证的软条款的定义、表现方式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对实务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信用证软条款的法律性质与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软条款一般指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中规定的开证行可随时单方面解除其付款责任的条款。其将导致国际贸易合同项下的出口商(或信用证受益人)不能通过信用证结算方式收到货款而遭受损失。目前我国理论界及司法实务中对信用证欺诈之司法救济方面,更多探讨的是进口商(或信用证开证申请人)在受欺诈的情况下如何采取司法救济的问题,似乎很少将注意点放在出口商受欺诈应如何获得救济上。实际上,在国际贸易中,受到欺诈的不仅是进口商,特别是我国作为出口大国,出口商因受信用证软条款欺诈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本文主要通过审视不可撤销跟单信用…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实践证明,信用证的不可撤销性是促使其成为"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的重要特性。于2007年7月1日生效的UCP600对信用证的不可撤销性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UCP600关于信用证"不可撤销性"方面规定的新规则,同时结合目前国际贸易实践中存在的损害信用证不可撤销性的软条款问题进而阐述该特性之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但是由于"软条款"的出现,受益人面临的商业风险日益加大,因此,有必要对比较常见的软条款进行归纳分析,为受益人防范此类风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常常在信用证生效和受益人收集单证等环节上制造障碍,使得受益人无法依据信用证规定交付单据,获得货款.国际商会及其UCP5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并没有禁止信用证软条款.软条款的根本法律特征是将信用证变为附"生效"条件和附"实现"条件的法律文件.对此,可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统一信用证的格式和条款,信用证条款应尽可能平衡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外贸公司在从事出口贸易时应加强对信用证条款的审核,以防止和避免软条款给出口方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9.
论信用证中的“软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喻术红一、含义与实质信用证是银行作出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即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具的有一定金额,并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它是银行信用介入国际贸易结算的产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务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海鹰 《中国律师》2003,(12):42-43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支付方式,它把商业信用转变成银行信用,保障了交易的正常进行。但是,由于信用证交易具有的独立抽象原则,也使得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大行欺诈之能,造成外贸企业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也层出不穷。本文将从经贸实务角度分析外贸企业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以期警示企业经贸人员加强信用证风险的防范,确保交易安全。一、“软条款”的风险及防范1.国际贸易术语选择中软条款的设置。如FOB术语下,不规定卖方的派船时间,或在CFR或CIF术语下,规定船公司、船名、装运期、目的港须…  相似文献   

11.
远期信用证和备用信用证具有融资功能,不能对骗取信用证并使用的行为一概以信用证诈骗罪予以认定。成立“软条款”信用证诈骗罪的行为不仅需要符合“软条款”的形式要件,主观上还需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此外,还应依据“软条款”与信用证所依据的基础合同是否相符来具体认定犯罪性质。《刑法》第195条第4款的兜底性规定,应予进一步明确化。  相似文献   

12.
高峰  王利  孙毅 《特区法坛》2006,(6):17-18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运用,被誉为国际商业的血液和生命线。一项信用证交易,法律界人士考虑的更多的是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以及对“独立抽象原则”进行补充的“欺诈例外原则”。对当事人来说。卖方考虑的是信用证对单据的要求是否与合同一致。有没有不合理条款:买方考虑的是卖方提交的单据是否与信用证要求一致,是否是真实的;而银行考虑的是在尽到了合理注意的义务之后能否从买方得到偿付。往往在有关当事人的要求和利益落空时。也就是信用证交易发生纠纷时,才发现信用证的诸多条款中没有涉及解决纠纷的管辖权的条款。尽管国际商会制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已被多国银行所采用,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作已成功地解决了信用证的法律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实践证明,信用证的不可撤销性是促使其成为“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的重要特性。于2007年7月1日生效的UCP600对信用证的不可撤销性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UCP600关于信用证“不可撤销性”方面规定的新规则,同时结合目前国际贸易实践中存在的损害信用证不可撤销性的软奈款问题进而阐述该特性之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贸易结算欺诈的新发展及其防范文才,邓峥一同七八十年代的诈骗活动相比,当前国际贸易结算领域的诈骗活动呈如下发展趋势:(一)假冒信用证。国际诈骗犯罪分于假冒信用证的手段和目的主要有如下新特点;(1)有关合约列有出口商预付佣金、质押金、履约金等条款,...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贸易支付中,跟单信用证是最主要的结算方式。调整信用证的国际惯例是国际商会1993年实施《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根据该惯例的规定:信用证是指一项约定,根据此约定开证行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向受益  相似文献   

16.
李双双 《法制与社会》2014,(4):25-26,42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在现今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下,由于信用证体系本身的不足,导致了信用证欺诈时有发生,本文旨在对为应对信用证欺诈而产生的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及发展进行概述,并对信用证的特点、适用以及其在中国的立法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商业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结算方式,一直被冠以"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之美誉。信用证的每一次发展创新都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2007年7月1日,UCP600取代UCP500成为商业银行处理信用证业务的操作指针,势必对国际信用证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自身独特的运作机制,以及国际贸易中的时空和法律差异,使得信用证欺诈成为可能。本文根据当前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可能出现的不同风险,简单阐述了信用证欺诈的不同方式,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银行拒付信用证和进口商因素导致信用证拒付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分析了出口商为什么会遭遇拒付的原因后,本文随后提出了四条对策及建议:认真缮制单据和审核单据;认真审核信用证中包含的软条款;信用证有效期内及时换单;密切关注货物下落。  相似文献   

20.
试析国际贸易结算领域信用证欺诈及防范○郭剑荣信用证的出现是支付方式发展的一大里程碑,它较好地解决了国际贸易领域的互不信任及资金周转问题。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采用信用证结算的比例不断增大。然而,信用证并未消除国际贸易结算领域的风险,港澳台及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