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往往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方式来追求高消费和高享受。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正使人类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报复和惩罚。严峻的现实迫使人类进行思考和行动,结论是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可持续发展又源于环境保护,因此,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环境立法滞后,有的制度还存在问题等现状,对完善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论述,法律权利是法律制度的核心概念之一。法律权利的实质、本源及衍生发展的必备要素等问题,成为环境权利法定化的重要依据。生态文明时代,生态环境利益被视为人类社会永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权利的真正享有成为人文意识、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关注的焦点。作为法律调整的手段和方式,环境权利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环境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是人类在环境资源可持续基础上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立法的关系研究是环境法研究的重大问题.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虽然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差距还很大,应在环境法律中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立法的目的与核心价值,使环境法制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基于环境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人类发展普遍性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经济发展高速性与环境质量渐恶性、和谐社会终极目标与不和谐社会现状等矛盾而产生的,有其存在的哲学和伦理基础.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实现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具体可以通过环境规划制度、循环生产制度、环境税收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予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受可持续发展等当代世界主流思想的影响,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日益关注商业基本道德、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呈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我国环境法的实施情况表明可持续发展并没有对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回顾法律原则的产生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法律原则的特征,概括其识别标准。法律原则具有抽象性、稳定性和适用的广泛性,是公平、正义等法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权利义务分配问题所作的基本思考。可持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蓝图的构想,但不能从权利义务配置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可供借鉴和遵循的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因而不能对环境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起到应有的作用。可持续发展不是法律原则,而是环境法的立法目的,这有助于环境法学构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法律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7.
海洋法律制度的发展与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密切相关,海洋法律制度深刻地反映了国际社会关系。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与海洋的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深刻矛盾、国际社会争夺海洋资源冲突日益白热化的今天,以和谐海洋理念,发展完善海洋法律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越来越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壁垒的挑战。从宏观看来绿色壁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它起到了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及环境的作用,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为此,我们应该顺应绿色潮流,以国际法为依托,合理借鉴国外实践经验,在现有环境和贸易的法律体系基础上完善其中不足,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填补立法空白,适度构建我国绿色壁垒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造成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形势不断恶化的各种因素中,有关环境与资源法律制度的缺陷或缺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以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是实现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目标、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我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未体现资源环境的稀缺性和价值性,难以达到预防污染、保护资源的目的。为有效发挥环境税的调节作用,需要以生态理念为基础,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来设计我国的环境税法律制度,依法确定环境税税种、税率、纳税人、征收征管规程和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最近几年,我国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了快的要求,但离好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的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用资源和环境的代价换来的".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法律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保护与改善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消费活动相分离后,增量财产权作为一种新的财产权类型开始独立出来。它既给人类的财富创造活动装上了发动机,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与这种财产权性质和运行规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规范体系,去其弊、兴起利,以维持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尤其应尽快建立起增量财产权的平等取得、平等保护、平等分享及责任追究等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以实现我国经济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行政合同 ,作为环境保护责任制的法律表现 ,在我国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大量存在 ,但在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还是一个新课题。由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和立法空白 ,环境行政合同制度长期没有建立起来。当前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作为规范环境资源管理者与相对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制度应运而生 ,并将取代传统的环境管理手段而成为环境法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野生动物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已初步建立完备,但是在野生动物传染疫病等方面仍然亟待重视.近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与环境健康风险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大挑战.如何有效地通过对野生动物立法进而维持其生物安全和人类的健康,是规避疫情蔓延传播风险的一个重要关键环节.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和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快和投资环境的优化,我国外资并购日趋活跃,并表现出行业的选择性、对象的特定性、方式的多样性等发展特点和动向。外资并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促进作用,又存在某些消极影响。我国应针对外资并购所暴露出的规避外资政策和法律、国有资产流失和中方合资人利益受损、形成垄断或垄断之威胁等问题,加快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建设,以趋利避害,提高外资利用绩效,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环境法律制度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为环境法律制度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环境法律制度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环境法律制度创新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有效的环境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必将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公益"内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类共同的环境利益;一种是多个人的环境权益,只有人类共同的环境利益才是真正的公益。由于人类处在环境共同体之中,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体的维护责任理论应该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石。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安排应根据中国国情,建立法律解释型和立法型两种基本类型的制度路径。同时,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应坚持发展逻辑与实证逻辑有机结合的学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其中废旧汽车的处理便是一个难题.在当今提倡循环经济的社会,废旧汽车的回收处理急需法律制度的规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促进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特别有必要建立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水权运行法律制度,这种水权运行法律制度中,核心问题就是国家利益在水权制度中的体现.研究水权制度运行中的涉税问题,不仅关系到水权制度的良好运行,也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理念是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环境高风险的时代,环境刑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发挥其应有的保护机能,亦应做出相应的回应。本文根据对不同发展阶段环境刑法理念的分析,论述了我国当代环境刑法应持有的理念,即当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刑法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刑法理念以及谦抑的环境刑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