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2,(11):40-40
李晓明在《长白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会精英和主流话语长期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的批判、蔑视和排斥,直接导致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凋敝和对乡村生活意义的消解。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乡村经济收入偏低,广大乡村已成为人们急于逃离之地,  相似文献   

2.
农淑英 《人民论坛》2015,(8):182-184
乡村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有着独特的价值。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式微,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消极影响。只有采取重塑乡村新型生存空间,丰沃乡村传统文化生长土壤;重构乡村新式价值范式,展现乡村传统文化新意义等措施,才能在文化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中,为乡村传统文化、也为乡村治理找到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张红霞 《桂海论丛》2014,(5):97-100
传统农村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乡村文化基础上的乡土秩序。近年来,快速推进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逐渐消解着乡村文化的价值,乡村文化逐渐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农村陷入秩序整合的困境。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一方面要重塑乡村文化基础上的传统乡村秩序,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符合农村社会现实需要的现代性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纵深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务工青年逐步脱离传统乡村农耕文化而与城市工业文化联系日趋紧密,农村青年逐步分化为"乡土青年"和"务工青年"两大群体。伴随着农村青年群体的分化,乡土青年与务工青年的文化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在婚姻情感、精神信仰、生活伦理、公共精神和社会认同上。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乡社会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乡土青年转化为务工青年,农村文化面临着持有者老龄化和文化断层,农村文化日益式微,离散型、分散性、无根化成为农村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源泉和内生动力,是基于当下我国乡村文化日趋衰落现实的自我觉醒与积极应对,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复兴。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是对中国乡土社会、乡土文化的极大弘扬,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体系,为世界文化多元性提供中国样本。应全面系统分析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积极探索乡村道德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方式、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强化乡村传统文化生产性保护,是构建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乡村的善治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背景的支撑。传统乡村文化一般由家族文化、礼俗文化与乡土文化构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先民共同的文化认同,极易产生共鸣,同时给人以归属感、自豪感与荣誉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村文化能把相关的社会成员安排在约定俗成的社会结构中,并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变成一种内在约束,形成现实的社会秩序,这对维持乡村秩序产生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当代乡村治理之中,可以节约乡村治理成本,提高乡村治理效率,从而有效推进乡村治理,实现和谐乡村与美丽乡村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左停 《人民论坛》2024,(6):100-103
乡村文化是一个整合了居民生产生活、自然景物景观和社会历史记忆的有机文化系统。乡村文化具有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效用性和价值性,如何开发其效用和价值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议题。推动乡村文化价值实现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加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认知,协同开发多样的乡村文化产品,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并在更加宏观的层面谋划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通过城乡融合不断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为乡村文化价值实现拓展更多路径。  相似文献   

8.
2014年2月10日《南方都市报》刊发陆湘敏的文章,文章提出乡村价值式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打破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俗与乡土精神的流失;而农村与城市的交流融合又使得乡村价值遭遇空前冲击;加之片面政绩观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的“边缘化”……这一切,使得乡村传统生活方式日益消亡,乡村传统伦理价值秩序日益解体。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当然要积极培育乡村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9.
与父辈祖辈们相比,当代乡村青年的乡土情感呈现出了明显淡薄化现象.这种淡薄化根源于乡土情感赖以存在的以土地自由流转制为核心的社会物质基础、以礼俗社会为核心的社会形态基础、以城乡社会间自然区分为核心的社会自由基础、以传统孝道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基础等四大社会基础的改变或丧失.乡村青年乡土情感淡薄化现象将对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皛 《思想战线》2020,46(2):109
立足于乡村教师尊严和地位的现状,回顾百余年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可以看到,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师道尊严在现代化初期已被逐步瓦解,现代教育体系下乡村教师地位和声望的获得举步维艰。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乡村经济发展方式和人口结构发生变动,乡村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失衡,建基于现代教师职业伦理的师道尊严在乡村社会功利主义价值观中被消解。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乡村教师的地位重塑,需加强政府与民间的协同互动,充分调动民间社会力量,挖掘乡土古训家风和乡贤文化元素,重塑乡村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适时制定,是基于中国乡村在最近20多年发展中,与城市发展之间呈现出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乡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衰落的实际状况而提出来的。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许多国家都曾经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下,经历过乡村的衰落,而又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去推进乡村在新起点上的振兴发展,尤以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经验值得学习。我国所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是对近代以来充满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们乡村建设理想的再实践和再创造,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更是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在进入新时代的浪潮中,如何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之路,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均衡发展、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走出“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傅琼  郭岩 《长白学刊》2022,(3):140-147
乡土文化自信既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提高乡风文明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然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文化治理模式同质化、乡村民众价值追求多元化、乡土文化建设内在动力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乡土文化自信面临严重危机,阻滞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缓解乡村文化危机,加快推进移风易俗、改...  相似文献   

13.
北方乡村呈现的民间宗教在乡村的复兴不是简单的政府与民众博弈的结果,而是各种社会力量、文化历史资源相互影响形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原有的自治传统得到了相对的恢复,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也不断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根据作者在田野调查研究和其他学者对乡村民间宗教恢复的研究,来观察在北方农村各地方具有普遍性的民间宗教现象是如何逐渐地获得存在合法性的。由于民间毫不张扬的努力,以乡土中国为核心的价值和信仰重新进人了人们的视野,不仅仅再次成为民间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为在过去一百多年由于自身价值失落,而备受困扰的中国找到了一条值得探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郑岩 《前沿》2008,(8):99-10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新兴旅游形式,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辽宁省民族地区乡村应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原则,探索其开发的有效途径:以灌注文化为核心,突出辽南乡土特色;以整合营销为重点,打造强势旅游品牌;以智力支持为保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最终实现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蓬勃发展与社会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15.
周博文 《公安研究》2012,(12):15-21
从古至今,乡村文化深深蕴含着定纷止争的调解功能,展现出法律之外传统文化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人文关怀。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体现在法律运行的全过程,而在调解中引入乡村传统文化则是对法律的社会性理论的深化。然而,文化的多元化必然在乡村文化的内在规则与现实社会的法律体系之间引发激烈的冲突与对立,使得乡村文化不能完全切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影响着社会秩序的发展与修复。因此,应深入研究乡村社会的文化特征,分析乡村文化与司法实践的冲突与契合,考察乡村文化介入调解的司法价值,探寻乡村法文化在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法律秩序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转型与重构,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社会呈现出互嵌融合的发展趋势,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但乡村文化现实价值的淡化、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等问题日渐凸显。乡村文化的治理转型成为一种必然。乡村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是嵌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中,以构建多元协作的乡村文化共治格局为目标,以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为根本,充分整合乡村文化内部资源,构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 ,是为了解决他一生所关注的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而进行的实践。综观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不难看出,他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 ,实质上是一种知识分子寻求“第三条道路”即改良主义道路的运动。虽然他提出的乡村建设理论和种种主张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 ,但是他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揭示 ,以及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的肯定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社会治理的内生性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外部性导向为乡贤回归乡村、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能空间,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独特作用。如何理解和解释乡贤参与乡村建设,激活乡村共同体背后的机制逻辑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现实案例,从治理共同体激活、经济共同体复兴与文化共同体唤醒三个维度深度解析包含情感治理、资源整合与文化培育等行动策略在内的振兴机制,并将乡贤视为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行动者,从问题聚焦、利益捆绑、征召与动员以及异议消除五个层面探讨乡贤兴村的内在逻辑。行动者网络的建立与运行是乡贤兴村的关键逻辑,而加强乡贤文化培育、加强政府资源支持和建构有效的“异议”消除机制是未来推进乡贤参与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移动媒体的日常化使用为网民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在微观层面上使得乡村生活进入更大平台的机遇。作为传统乡村文化组成部分的土味文化开始突围,呈现出本地性、乡土性、养生性、文化性和市场性的属性。土味文化在被生产和被发现之后,也面临着被市场里的诸多文化形式同化的风险。对此,还需为土味文化的发展探讨出一条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缺乏官民充分沟通的传统乡村社会中,宗族是村民分享政治生活、集体抵御国家权力渗透的公共领域。宗族成长、植根于乡土中国、适应中国乡民的传统习俗,改造乡村必先改造宗族。在当今中国乡村宗族死灰复燃的情况下,研究宗族组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培育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更有效地改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