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当代作家克洛德·米什莱创作的长河小说《圣利贝拉尔的芸芸众生》(包括可以单独成篇的上下两部《喂狼弱鸟》和《鸽徒他乡》)〈注〉。是一部反映法国当代农村变迁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上篇《喂狼弱鸟》共膺三项荣誉奖,即1979年的《欧也妮·勒瓦奖》和同一年的《农民文学大奖》以及1980年的《法国图书奖》。  相似文献   

2.
卢梭在其处女作《论科学与艺术》里,就提出他的"回归自然"的观念,主张以自然的美好来代替"文明"的罪恶。他的"回归自然"就是人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近二十年,欧美掀起生态文学批评的新潮流,本文举证不同时期的三部法国生态文学的作品:乔治·桑在《魔沼》中描绘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米歇尔·图尼埃在《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告诫人要与自然融为一体;勒克莱齐奥在其小说《沙漠》里揭示了大自然才是人的幸福之源。由此看来,卢梭的自然观开拓了法国生态文学,他无疑是法国生态文学的先驱和奠基者。  相似文献   

3.
《局外人》简论邓有堤中篇小说《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缨的成名作,出版于一九四二年。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主人公莫尔索即作品中的“我”,直面读者,以极其冷漠的口吻,好象叙说他人的故事似的,讲述了他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小说分为两部,按时间先后顺...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圣经》对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莫里斯·巴雷斯的小说也不例外。莫里斯·巴雷斯是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作家和政治家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法国的一代人,如马尔罗、阿拉贡等。他于1913年推出小说《灵异的丘陵》,该作品展现了其自我崇拜小说与民族精力小说的完美结合,其中贯穿着很多来自《圣经》的原型意象。本文拟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小说中出现的三个原型意象进行剖析解读,来加深读者对小说的理解和作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维利耶·德·里尔·亚当的短篇小说《神秘交感》是西方奇幻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名篇,被文学评论家公认为最美的奇幻小说之一。然而维利耶不仅仅是一个奇幻小说作家,他还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神秘交感》就是维利耶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对波德莱尔在《应和》一诗中阐发的象征主义诗歌理念进行实践的结晶。从象征主义的视角下解读这篇小说可以穿越维利耶用丰富绵密的意象和大量的暗示,通感等表现手段构造出的"象征的森林",更好地领略他精心营造出的梦境与现实遥相呼应,自然与精神相互沟通的神秘奇景。  相似文献   

6.
法国文学研究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和研究,至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我国译介的第一部外国小说,就是1899年林纾翻译的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从五四运动时期到解放前,法国文学在我国的传播主要以翻译为主,涌现了伍光建、傅雷、李健吾、穆木天和毕修勺等一批优秀的翻译家。60年来的翻译成果另有专文总结,本文主要评述法国文学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
米莱伊?卡勒-格吕贝尔是法国巴黎三大教授、女性与性别研究和法语地区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皇家学0院士、作家、小说理论家及美学家,发表了大量关于文学、电影以及性差异研究的著作,尤其写了很多评论当代作家如杜拉斯、比托尔、埃莱娜·西苏、克罗德·西蒙等人的著述.她的重要作品有:《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或文学的修改痕迹》、《虚构功能:关于小说假象》、《伟大的时代——论克洛德·西蒙》、《从咖啡到永恒:写作中的埃莱娜·西苏》、《玛格丽特·杜拉斯或性差异的故事》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本访谈中,米莱伊?卡勒-格吕贝尔同时以作家、小说理论家和文学教授的独特视角与美学观点解读作家作品,分析细致精辟,更加突出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包法利夫人》完成于1856年并于1925年由翻译家、小说家李劼人译成中文,十年之后译者本人的文学创作《死水微澜》在中华印书局出版。这部《死水微澜》被誉为李劼人学福楼拜式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代表作,它的问世引来中国文学界的重视,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关于两部小说的文学评论不断涌现。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发现关于《包法利夫人》和《死水微澜》两部小说的文学比较的文章虽然很多,但是很少有人从作者本身的角度来深入研究两位女主人公结局不同的原因。本文试图从两位作者的政治主张、文学选择、人生态度等几方面去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进而找到两位女性生活经历相似但结局却不同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
余倩 《法国研究》2001,(1):203-209
自从著名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 ( 1 797~ 1 851 )于1 81 8年发表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副题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以来 ,科幻艺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长足发展 ,逐步摆脱了“一次性消费品”的形象 ,最终在文学殿堂上站稳了脚跟。科幻艺术能有今天 ,法国人功不可没。在小说方面 ,1 9世纪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 Jules Verne,1 82 8~ 1 90 5)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或称“科幻小说之父”)。他给后人留下上百部科幻小说 ,形象夸张地反映了 1 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儒…  相似文献   

10.
一首颂扬法国小说的壮丽诗篇──评《法国小说论》方仁杰人们在习惯把奥地利比作音乐的故乡的同时,也乐于将法兰西称为文学的故乡,这尤其是因为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多若繁星,19世纪和20世纪更有一大群文学巨匠的名字被载人世界文学的史册。江伙生、肖厚德两位教授的专...  相似文献   

11.
盛成同志在本世纪初期留学法国,在法国诗学,文学上卓有成就。曾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他在法国发表过其代表作《我的母亲》(Ma mère),《在疯狂的年代》(Les années folles)等小说和诗篇,颇为法国人士所称道。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现任北京语言学院教授。这首诗是为了纪念雨果逝世一百周年,给法国文学家格拉蒙(Maurice GRAMONT)而作的。来稿因邮寄延误,特在本期发表。  相似文献   

12.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得“反文学”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天文学批评家们在使用“反文学”这个词的时候 ,几乎没有人再对它的意义和起源作任何解释了。克洛德·莫里亚克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反文学”理论家 ,而且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反文学”实践家。除了发表四卷本“反文学”小说《内心对白》和多卷本回忆录小说《静止的时间》,他还写过“反文学”戏剧《对话》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反文学”电影剧本《遗忘》等等。在《当代反文学》( 1 96 9年版 )这部论著里 ,克洛德·莫里亚克对卡夫卡、贝克特、亨利·米肖、巴塔耶、罗...  相似文献   

13.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  相似文献   

14.
《恶之花》是法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奇书。就文学地位而言,它有如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这部由一百五十一首诗组成的诗集是波德莱尔内心历程的忠实见证,是他对现实的深切观感和内在反映,是一个忧郁、贫困、颓废的诗人追求理想与幸福的失败记录。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忧郁与理  相似文献   

15.
弗朗西斯·德沃 ,法国作家 ,历史教授 ,已出版小说三部 ,其中两部以中国明代历史为题材 :《光明之路》与《光明之子》。由周汉斌译《光明之路》 ,已于 2 0 0 0年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应武大法语系之邀 ,德沃先生应于 2 0 0 2年 1 0月 2 5日来汉讲学 ,无奈命数无常 ,在他临行前一周 ,我们惊闻噩耗 :年仅 48岁的德沃在家中病故。我们深感悲痛。《法国研究》谨刊发德沃交付的两篇短文 ,藉此表达我们对这位法国作家的深深悼念。  相似文献   

16.
当代法国作家弗朗索瓦·邦特别关注反映工人和工厂的题材,探讨全球化进程中工人境遇的边缘化和工厂世界的荒芜化等社会现象。他的代表作《大宇》引领了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下法国工人题材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革新。在这部作品中,作家通过对大宇破产事件的解读、对现实的断片式再现、访谈与戏剧相结合的小说创作手法,着力描绘了工人世界“日常下”的事物,呈现了全球化背景下法国产业工人断片式的生存现实。《大宇》在传统小说形式基础上的文艺创新完成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革新,访谈与戏剧的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现实主义张力,使小说化成了与记忆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7.
《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是法国文学史和法国语言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在文学史上,《罗兰之歌》是欧洲中古时代英雄史诗的一部代表作,是中世纪诗歌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18.
法国作家罗曼·加里1956年发表的小说《天根》,获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法国评论界誉为第一部"生态小说"。加里通过小说主人公保护大象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文精神的衰败表达出自己的隐忧。《天根》记录了加里关于人与自然界中其他物种之间关系的思考,表现出超前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雨果的文学创作中,诗歌占有很大的比重。他首先是一位诗人,他浩如烟海的诗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至今仍然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发掘。在法国诗歌的发展史上,可以说,雨果起继往开来的作用,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后的许多法国诗人都曾从他那里吸取过养料。他在诗的內容和形式上对法国诗乃至西方诗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一个显著的方面就是他对史诗这个古老文学体裁的继承与创新。本文拟着眼于对《惩罚集》和《历代传奇》这两部作品的分析略述雨果史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提到世界文学的经典小说,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国的斯丹达尔的《红与黑》、巴尔札克的《高老头》、《欧也尼·葛朗台》、雨果的《悲惨世界》、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等,这足以见出它在我国的影响之大,流传之广,但同时也从另一层面看出,人们对法国小说的了解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