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勾学玲 《世纪桥》2014,(1):95-9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我们党又一次改造、改革和改变传统治理方式的深刻认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因此,只有创新和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才能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2.
丁元竹 《前线》2013,(12):42-4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这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主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保障是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社会和谐;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指向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关键所在是推动政府转型、实现职能转变,根本途径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并深刻认识和把握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态势、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5.
高尚斌 《党建》2013,(12):46-4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基调,意义十分重大。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必须推进与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据此,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更杰 《世纪桥》2016,(3):20-21
社区党建工作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前沿阵地和关键环节,新时期的社区党建工作如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社区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安定有序,给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张亚青 《唯实》2014,(12):10-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部署、新要求。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这是我们党在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体现了从"管理"国家向"治理"国家的理念飞越,进一步彰显了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关系平等化、治理手段柔性化和治理理念法治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深刻领会这个系统部署的战略价值,切实贯彻其基本方略的具体要求,既是广泛影响社情、民意、人心全面和谐的焦点问题,也是紧密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整体协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加强新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自治能力,对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没有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话语体系转换;二是基层社会治理片面化;三是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治理主体缺失;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畅,效果不佳。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承认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形成社会治理主体平等关系;有机地把国家、社会、公民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正各师、院(校)"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兵团各直属机构"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小康是社会和谐小康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在全兵团深入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兵团的重要载体,是创新兵团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一项惠民基础工程。2010年兵团评选表彰首批"和谐小康家庭"以来,各单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载体,丰富创建内容,完  相似文献   

12.
王文良 《共产党人》2014,(4):27-28,30
正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对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村干部队伍是社会治理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神经末梢,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靠力量,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肩负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治理村级事务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此社会治理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国家与社会作为两个重要的历史范畴,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探讨治理现代化问题,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社会各领域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以及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名  蓝煜昕 《前线》2014,(6):52-5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新表述,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目标之下,社会改革领域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可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执政理念上呈现从"管理"到"治理"的重要转型。回顾党的十八大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战略是一个社会根据当时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与转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从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发展战  相似文献   

16.
梁晓宇 《世纪桥》2020,(4):55-5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新时代党群关系提出了现实要求。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要务之一。构建新时代和谐党群关系,要创新社会治理、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新时代信访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方面解放思想、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8.
<正>全域治理就是在更高层级推动和统筹下,全面深化多领域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边界壁垒,强化跨边界的合作治理,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论断为基层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然而,当前县域统筹  相似文献   

19.
崔志刚 《新长征》2010,(3):30-3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我们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改革目标,其中的“社会治理”是个新概念。以往我们使用的是“社会管理”一词,现在用“社会治理”来替代,一字之改,显现出党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