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开放人才市场的客观必然性首先,开放人才市场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如果说,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那么,承认有计划的人才市场应是这一理论突破的丰富和深化.因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场所是市场,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的场所是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学界近年来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问题进行了探讨,现简介如下:一、对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解有三种理解:第一、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形式,是独立的经济范畴,都有各自运动的规律。这两者并不完全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一。公有制条件下两者统一时即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3.
有人主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应当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应当实行纯粹性的商品经济,即完全以价值规律为指导的商品经济。只有取掉商品经济头上的计划性,才能使价值规律大显身手,彻底地解放我国的生产力。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略陈管见,以就教大方。第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有计划”不是“左”的牢笼在经济领域里的一种表现,而恰恰是冲破了“左”的牢笼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只有在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中运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而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则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是"八五"期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必要性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是衡量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是继八十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重大发展。这个认识的深化和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它兼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双重性质,它是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或者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那么,它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新的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经济,有其特殊的本质和特征。但就其作为商品经济一般的属性说又存在着与“简单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共同的属性。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共性的分析是从对历史上存在的各种私有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个别特殊性中概括出来的,没有包容公有制下的商品经济。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经济为什么还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呢?这是因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还具有发展商品生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途径。因为商品经济是与市场相联系的,发展商品经济就离不开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这早已为大多数人所共识。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两个重要命题:生产资料(特别是国有重要资源)不是商品;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互相对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互相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解决了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的核心问题,彻底突破了生产资料和重要资源不是商品的传统观念,结束了“计划姓社、市场姓资”的世纪性困扰,指明了一切生产资料(特别是国有重要资源)走市场配置的新路,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我党文献中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属性,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贡献。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支柱,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谈点体会和认识。一、全民所有制内部是商品关系的原因和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而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是商品经济,而不是部分是商品经济。现在大家都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是商品关系了。但是,对全民所有制内部为什么是商品关系,认识并不一致,问题似乎并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重大发展。解决了长期争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观念。但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一概念使理论界特别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有的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以计划经济为主,有的认为要以市场调节为主。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使人们仍然不能摆脱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理论界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摒弃了那种认为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从而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错误观点.此后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曾展开过广泛的讨论,提出过各种看法.开始是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1979年以后改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两个词连在一起始于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提法是:必须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肯定和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上述提法上的发展变化过程,反映了人们通过改革实践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3.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赵全伟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完整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里面有三个范畴,公有制经济、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三种经济形式的一般属性共同存在,相互作用,形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个性。一般说来,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商品经济的共性不会脱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经济是产品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将实行有计划和无市场开始,到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长期和曲折的发展过程。本文力图通过对这个过程的分析说明,我们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  相似文献   

15.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作为一种理论观点.是从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出的.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们没有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视为商品经济.没有把计划经济的低级形态和高级形态加以区分.计划经济变成了超经济强制(命令经济、统制经济).我们不是从客观经济条件出发.而是从抽象的概念和主观愿望出发;计划无所不包.且全是指令性的.许多计划未经过科学论证.而且往往和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论断,打破了把计划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反映了经过三十多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党对社会主义经济性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同时还要相应地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体系应当具有哪些特色呢?一、计划指导性.所谓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计划指导性,就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莓在着商品经济的前提下,自觉地依据和运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等经济规雄,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要想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物质资料,就必须把整  相似文献   

19.
旧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多种表现,其本质特征是“统得过死”、“过度集中统一”,即国家和政府机构对经济运行管得太多太死。革除这些弊端,建立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在经济生活中的扩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经济体制改革所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变,是围绕这个根本目标而进行的一项配套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实现经济民主为目标,决定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决定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当然,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要把过去长期实行的那种在主要部分上排除、排斥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改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但是,商品经济抑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都不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最近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澄清糊涂认识,避免在计划与市场姓“社”还是姓“资”问题上纠缠不休,对于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