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坦白是中国刑事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表现。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背景,结合自首的基本原理及其司法解释对坦白予以分析。在认定坦白的过程中,应当从坦白的本质出发,对犯罪分子自身的认罪和悔罪以及为司法机关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在对行为是否构成坦白进行综合考察的同时,针对司法实践中适用坦白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坦白是我国刑事政策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表现。《刑法修正案(八)》更是第一次将"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法律化,将其明确体现在刑法中。进而,凭借《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也首次完整的在总则中确立了"自首和坦白从宽"的刑事立法。笔者拟结合自首的基本原理及其司法解释对坦白予以分析,认为在认定坦白的过程中,应当从坦白的本质出发,即:犯罪分子自身的认罪和悔罪,以及为司法机关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对行为是否构成坦白进行考察。同时,针对司法实践中适用坦白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坦白从宽”公信力丧失,在实践中容易成为侦查过程中的诱供手段.“坦白从宽”在量刑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坦白”只是酌定量刑情节、立法未承认沉默权却将坦白规定为义务等是“坦白从宽”公信力丧失的原因.坦白的成立包括被动归案和主动如实供述司法机关所掌握的本人罪行或者尚未掌握的本人的“同种罪行”两个条件.坦白可以分为法定坦白和酌定坦白、予以从轻的坦白和予以减轻的坦白.在司法认定中还应当注意“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含义、坦白与犯罪中止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画像”是把能够反映犯罪分子人身特点的材料集中起来,以其生理和心理条件所作的分析推断。“画像”是现场勘查后进行现场分析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犯罪分子的“像”画得准,就能缩小侦察范围,为调查摸底、查找犯罪分子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刑法修正案(八)》将"坦白"提升为法定量刑情节,但其与自愿如实供述并不相同,作为自首的降格认定,仅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已被司法机关掌握的本人罪行,或者如实交代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但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情形。由于坦白主体是犯罪嫌疑人,其仅成立于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在适用上,应将其置于整个从宽处罚体系中特别是与自首的衔接上来衡量从宽的幅度,禁止对其"重复评价",还应探索坦白在刑事诉讼程序上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6.
《刑法修正案(八)》将"坦白"提升为法定量刑情节,但其与自愿如实供述并不相同,作为自首的降格认定,仅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已被司法机关掌握的本人罪行,或者如实交代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但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情形。由于坦白主体是犯罪嫌疑人,其仅成立于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在适用上,应将其置于整个从宽处罚体系中特别是与自首的衔接上来衡量从宽的幅度,禁止对其"重复评价",还应探索坦白在刑事诉讼程序上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经济体系中房地产市场占有着相当大的部分,随着近几年来房价的一路走高,犯罪分子也将触角伸向了房地产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要深入剖析房地产公司利用"假按揭"这种手法骗取银行贷款案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后果、犯罪过程以及相关的侦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现行刑法是这样对自首进行描述的:“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自愿的接受追诉和制裁,是自首。”从刑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刑事政策制度对自首制度的肯定。自首制度的存在对于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量刑的轻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有序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还有利于实现刑罚目的的功能。但是在实际的司法活动中,社会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纷繁复杂,因此如果能正确并且客观的认定自首,就要对自首的构成要件、我国自首的几种情况,准自首,以及自首和坦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在司法实践中合理的运用自首制度,做到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1996年4月29日凌晨5时30分许,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阿拉哈克乡库存纳斯村发生系列恐怖爆炸、杀人案件。犯罪分子首先在卡吾力·托卡家分别从两房顶天窗内投入两个爆炸装置,将卡吾力·托卡和其妻子炸伤;接着又持手枪、匕首、斧头等凶器闯入另外三家,杀死四人,杀伤一人。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心狠手毒,现场惨不忍睹。在当地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恐怖气氛。  相似文献   

10.
公安武警边防部队的作战对象大部分是违法犯罪分子,近些年来,这些人为达到犯罪目的,在行动中采用各种手段隐蔽自己的企图.公安武警边防部队是一支执法的部队,战斗中能否将犯罪分子捕获,决定着边防战斗的胜败.伏击战法是捕获犯罪分子、实现最佳战果的理想战法.该战法有利于实现最佳作战目的,有效地打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兼具程序及实体两方面内容的制度。从法律性质来看,认罪认罚属于法定量刑情节,且认罪认罚具有独立的量刑减让价值,与刑法中现有的自首坦白等从宽情节之间并不矛盾,两者应当是并列关系,可以同时适用。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在量刑从宽幅度上应作区分,明确自首类认罪认罚自首坦白类认罪认罚坦白。  相似文献   

12.
系列案件中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和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侦查与反侦查之间的较量更加激烈。"时空空白点"是与作案时空相对应而存在的,其存在具有必然性、相对性、稳定性和可利用性,特别是在系列案件中,"时空空白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犯罪分子所具备的特征,对于划定侦查范围、查找犯罪嫌疑人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对系列案件中的"时空空白点"进行深入分析和利用,以此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特征进行刻画,提高"时空空白点"在侦查破案中应用,从而拓展侦查破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立功是我国刑罚裁量中从宽处罚的法定考量情节,对犯罪分子立功的正确认定决定其罪刑的轻重,其中立功线索的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功线索除主要来源于犯罪分子本身外,还来自于犯罪分子亲属、特殊身份人、律师以及其他犯罪分子等主体。不同的立功线索、不同的立功线索来源或不同的提供立功线索的主体,决定着所谓立功线索的价值存在和价值大小。  相似文献   

14.
正他在公安刑侦部门工作20余载,始终战斗在侦察破案的最前沿,与无数犯罪分子进行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全省表彰的"优秀科所队长"、恩施州"十佳政法干警"等称号。大家都称他为土家山寨的"福尔摩斯"。他,就是利川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刑警大队长孟德。弃医从警:无怨无悔写忠诚孟德出生在鹤峰县的一个偏远农村,1990年从医  相似文献   

15.
近些时日,公安干警在抓捕犯罪分子同歹徒殊死搏斗中,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壮烈牺牲或负伤的事迹屡屡见诸于报端。在我们为这些英年早逝的干警表示深深的崇敬和惋惜之后,不能不冷静下来,分析一下我们本身临场战术策略处置不当和基本技能使用不过关这些技术上、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犯罪分子也在不断变化着犯罪手段。犯罪手段的日益智能化、突发事件和暴力型犯罪的频频发生,要求公安干警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掌握多种技术技能,并在临场中自觉、灵活地运用这些技能。怎样才能使干警在遇到多种突发事件中有必要的心理素质和战术策略头脑,做到临场不慌,既能制服罪犯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宝贵的生命,尽可能地减少牺牲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实战技能训练,树立在各种场合下的谋略意识,而在公安教育训练和实际工作中具体地运用“仿真”思想正是这种方法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16.
论沉默权与坦白从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诉讼价值的角度考量沉默权和坦白从宽之间的关系 ,统一性是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 ,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和因素 :同为人权内容 ,都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是二者的共同基础 ;益于获取真实口供是二者共有的因素。其二 ,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放弃沉默权 ,其陈述便可作为合法证据使用 ,此时沉默权转化为坦白 ;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愿坦白时 ,司法人员应尊重其陈述选择自由 ,此时坦白转化为沉默权  相似文献   

17.
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首动困境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侦查讯问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面临着首动困境;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难以从坦白、沉默和说谎三者之间做出选择,然而他们又必须先于侦查人员做出决策,这实际上使犯罪嫌疑人处于“迫移”状态。只要犯罪嫌疑人先行决策,不论是沉默或是说谎,都会将自己独占的信息暴露给侦查人员。而就策略结果的利益分析,讯问是一个变和博弈,坦白的策略似乎可以建立一个双赢的局面,从而突破了首动困境。  相似文献   

18.
在侦查讯问的最初阶段,犯罪嫌疑人实际上处于“迫移”状态:即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从坦白、沉默和说谎三者之间做出决策。犯罪嫌疑人因此面临着首动困境,只要他先行决策,不论是沉默或是说谎,都会将自己独占的信息暴露给侦查人员,从而在接下来的讯问中形成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局面。讯问是一个变和博弈,就讯问双方的利益来分析,坦白的策略似乎可以建立一个双赢的局面,从而突破了首动困境。  相似文献   

19.
在侦查讯问的最初阶段,犯罪嫌疑人实际上处于“迫移”状态:即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从坦白、沉默和说谎三者之间做出决策。犯罪嫌疑人因此面临着首动困境,只要他先行决策,不论是沉默或是说谎,都会将自己独占的信息暴露给侦查人员,从而在接下来的讯问中形成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局面。讯问是一个变和博弈。就讯问双方的利益来分析,坦白的策略似乎可以建立一个双赢的局面,从而突破了首动困境。  相似文献   

20.
也谈犯罪心理痕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心理痕迹主要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和犯罪前后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和条件下 ,会客观反映犯罪分子心理活动的历程及个性特征。在侦查工作中 ,研究和应用犯罪心理痕迹 ,对分析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实施犯罪活动的过程以及“刻画”犯罪分子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