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警情通报制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少成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基本的经济学原则,打击、防范犯罪同样要遵循这个原则。警情通报制度体现了公安工作中的经济学原则,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降低侦查成本、提高侦查效益、保障公民知情权、建立有效的犯罪预警机制、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犯罪预警是依据某种特定时空下的犯罪情况和治安情况,按照合理的分析和逻辑判断,对此类犯罪向社会发出及时、明确的通报和警告。它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志,对于犯罪预防、侦查工作的开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犯罪预警体制,需要探索、构建。  相似文献   

3.
知情权: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是公民享有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政府工作的法定权利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主权在民、纳税人与收税人的权利义务对等、政府信息透明度等思想是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的根据。政府要以民为本 ,建设诚信政府和现代“电子政府” ,出台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法 ,用法律来规范、约束政府履行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 ,以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知情权是一项公民的基本人权,是一个国家宪政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法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我国在知情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备,公权力机关侵犯、漠视公民知情权的事件时有发生.英国和美国知情权保护的相关制度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知情权保护的现状,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公民知情权保障的具体建议,以求我国公民知情权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2011年起,首都公安机关开始推行立案公开制度,进一步深化警务公开工作。立案公开是公安机关尊重和保障公民知情权的直接体现,但同时,此项工作可能导致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如何在公开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同时维护信息安全、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被侵犯是公安机关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知情权是现代国家的必然产物 ,是民主政治进化的结果 ,体现了公民私权利与国家公权力的平衡。它包含三个要素 ,即知情权的主体包括个人和团体 ,知情权的客体包括国家权力运行信息与公共团体信息 ,知情权的内容包括立法知情权、司法知情权、行政知情权和公共团体信息知情权。知情权的价值体现在真正赋予公民主人翁地位 ,约束国家公权力 ,保障公民的私权利  相似文献   

7.
知情权与行政公开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民主法治社会里 ,知情权已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行政公开制度是公民知情权实现的有效途径。行政公开包括行使行政权的依据公开、行政信息公开、行政过程公开、行政决定公开。通过行政公开促使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保证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有效防止国家权力腐败。因此 ,必须转变观念 ,尽快制定情报公开法 ,完善公民知情权的有关制度 ,积极应对来自WTO的挑战 ,才能有效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侦查工作在查获犯罪的同时又要注重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因而侦查工作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通过法律来规范侦查行为。通过分析当前侦查工作法制现状,指出我国侦查工作应加强对侦查监督机制、沉默权问题、律师侦查阶段介入问题以及秘密侦查适用制度四个方面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知情权对国家权力有监督制约作用,国家机关不得干涉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另一方面, 知情权的实现有赖于国家机关的配合。因此,政务公开也就成为实现公民知情权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公民知情权的宪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公民知情权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公民知情权宪法化进程的分析和其宪法基础的考察,可以看出确立公民知情权的宪法地位,创立一系列法律制度予以保障是符合知情权发展的时代趋势的。这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丰富和发展、人权的维护和保障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物权的公示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物权的公示原则是指当事人以公开的方式使公众知晓物权变动的事实,它一方面使物权变动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另一方面使善意第三人不至于因权利瑕疵而蒙受损失。以物权变动而言,物权的公示原则及其公信力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公民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权的内容历来受到各国政治制度设计者的重视,通过公民权及其相关范畴,可以透视法治国家宪政思想的源流与走势,彰显国家政治过程、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和开明程度。公民权,作为与国家权力相对应的范畴,不仅与一个国家的政治过程运行的起点与归宿始终息息相关,而且对政治秩序的形成、社会正义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关于公民权的理论与实证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知情权尚有诸多不足,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是加强预防保护机制,强化公司登记查阅制度,强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实际控制人的披露制度以及扩大董事的职权;其次是明确知情权主体的权利,包括隐名或挂名小股东的权利,新任小股东和前任小股东的权利;再次是完备知情权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中证人的权利主要应当包括:安全保障权、人格尊严、物质补偿权、知情权、申诉控告权、免证特权等。特别是对于证人应当享有的人格尊严和知情权等.应给予充分的关注。我们应当认识到证人权利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高证人的权利意识并最终解决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有关证人作证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曹艳春 《工会论坛》2002,8(3):18-19
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 ,它是指人们有权了解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它包括的范围很广 ,如对有关的个人信息 ,对社会出现的新鲜事物 ,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都有了解的权利 ,劳动者的知情权也是其内容之一。应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弱者 ,给予劳动者较多的知情权 ,以便实现其劳动权。知情权的行使要有限度。  相似文献   

16.
论完善我国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方式主要有直接保护、间接保护、概括保护。我国目前对隐私权的保护属于间接保护的方式 ,民法中尚未确认隐私权为独立的民事权利。完善我国隐私权法律制度 ,一方面应在刑法中设立侵犯公民隐私权罪 ;另一方面在将要制定的《民法典》中 ,应确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确定隐私权的范围并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对于作为公民最基本权利的生命权的刑法保护,除了应遵循一般的法律原则外,尤其应当强调生命至上原则与平等保护原则。前者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在观念层次上,立法应当体现出对生命权在权益阶梯中的至上性;其二则是在具体的罪刑设置中,切实实现对生命权尽可能完备的保护。对于生命权刑法保护的平等原则,问题更多存在于司法之中。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记者跟拍别人导致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一方面记者跟拍是行使表达自由或劳动权,满足大众知情权的体现,另一方面被跟拍人的基本权利更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跟拍记者的表达自由或劳动权应受到被跟拍人的基本权利的限制,这种限制必须遵守形式的法律保留原则与实质的比例原则。我国的《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并未给记者跟拍进行直接规定,但从其精神可以得知记者跟拍亦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记者跟拍必须遵循比例原则的要求,如此方可平衡相互冲突之权利要求,符合法治的本意。  相似文献   

19.
自招危险情形下的紧急避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招危险者是否享有紧急避险的权利?理论界存在否定说、肯定说、二分说以及相当说四种观点。破解这一理论难题的关键在于实现权利保有和责任追究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应当允许自招危险者实施紧急避险,因为这体现了法律宽容谦抑的品格和法益保护的思想,符合刑法关于紧急避险和中止犯的规定,在具有可操作性的同时又与社会一般观念相吻合。另一方面,行为人也必须为自己招致危难的过错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