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奥巴马上台及其中东新政的逐渐成形,一向被公认为“火药桶”的中东地区,一年多来总体局势有所缓和。其实,貌似平静的昔日“多事之秋”,一直是暗流涌动。最近,围绕伊核危机的新博弈、以色列袭击国际救援船队以及伊拉克暴力事件再次抬头等事态发展,又使涌动的暗流逐渐浮出水面,致使中东局势又起波澜。  相似文献   

2.
<正>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了对伊战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英联军先后占领了首都巴格达等大城市,进而控制了伊拉克全境,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被颠覆,伊拉克的萨达姆时代宣告终结。同年5月1日,美国时任总统布什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美英占领当局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三个主要领域开始重建伊拉克,其中政治重建的目标是对伊拉克  相似文献   

3.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宣布向阿富汗增兵1.7万,由此,驻阿美军的数量将达到5.5万,7月16日,国防部长盖茨又称美国2009年派往阿富汗战场的美军人数可能高于原定计划;2009年6月31日,美国根据2008年底与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签署的“驻军地位协议”,从伊拉克城镇撤出战斗部队,完成了第一阶段撤军任务。撤兵伊拉克和增兵阿富汗标志着美国新政府反恐战略调整进入实施阶段,同样是反恐战场,美国却分别采取了撤兵和增兵两项截然不同的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2008,(10):9-11
记者:2008年是中国和伊拉克建交50周年您对两国的关系如何评价? 大使:2008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伊拉克方面也举行了庆祝活动。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当时中国的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东,并前往欧洲。伊拉克也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伊中两国于1958年8月25日建交。自那时起至今,伊中两国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友好,虽然伊拉克的政权经历了几度更替,但两国关系一直很友好,而且在各领域都不错。在过去的50年中,两国关系没有出现过任何冷淡,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而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则是潮起潮落的,唯独与中国的关系发展十分顺利。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局势能否一战定乾坤,牵系到美国大选, 牵系到未来国际情势。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伊拉克战后政治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伊拉克在年初进行了省级地方选举,年底还将举行全国大选;在这一年里,伊拉克军队将逐步取代驻伊美军,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职责。因此,2009年不仅是伊拉克政治权力重新组合的一年,还是战后伊拉克朝着真正掌握国家主权,向实现“伊人治伊”迈进的关键一年。  相似文献   

7.
在海湾战争中建立的反伊拉克军事联盟,由于一些国家不赞成美国遏制与打击伊拉克的政策而逐渐解体。这次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遇到一些国家的抵制。原来反伊拉克军事联盟的成员成为反战阵线的“斗士”。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美国又在寻找新的“志愿者”。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深刻地反映了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于时语 《南风窗》2007,(12):77-79
在种种不利和不顺因素下,共和党角逐白宫的局势始终无法明朗。布什政府目前四面楚歌,在最新一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辩论中,居然所有问鼎白宫的"本党同志",都异口同声地讨伐布什总统的伊拉克政策。但是华盛顿要发  相似文献   

9.
4月17日,伊拉克最大逊尼派政党联盟“伊拉克共识阵线”的官员表示,他们已经原则上同意回到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领导的政府中。此前,由于提出的多项政治要求未能得到满足,“伊拉克共识阵线”于2007年8月1日宣布,该联盟的全部6名部长退出马利基领导的政府。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2003年,美军仅用三周时间便占领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开启一场战争远比结束一场战争难得多”,伊战不仅使美国深陷“帝国的过度扩张”,更是让数十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撤军仪式的讲话中承认,伊拉克今后仍将面临恐怖主义、国家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