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困难和挫折不是前进的障碍,而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迎着困难上才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天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任享学而知不足,思而致远虑;勤奋以求进,执著始探新。——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  相似文献   

2.
~~丹青难写是忠诚——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承纬!本刊记者@晓剑~~  相似文献   

3.
~~写意蓝天——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成飞 !本刊记者@剑子~~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2,(3):58-60
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是中国工程院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建设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和引领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基础。如何持续保持院士队伍的质量、活力与荣誉,推进院士队伍科学发展,成为我院中心工作之一。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建设"研究。该项目围绕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基本状况、国外工程院院士队伍现状和发展趋势、新时期我国工程科技队伍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5.
~~热爱是最好的动力——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教授!本刊记者@剑子  相似文献   

6.
两院院士大会召开6月7日至1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工程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周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  相似文献   

7.
量子信息     
2012年6月11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我国量子信息等若干重要和新兴领域的前沿探索进入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8.
《求贤》2021,(1):28-28
本刊讯近日,中国工程院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院市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院士恳谈会,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陈左宁,天津市副市长王卫东,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郝希山、余贻鑫、屠海令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徐进,天津市人民...  相似文献   

9.
永远执著于创新──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掘邓栗文执著是创造者的性格,创新是创造者的特征。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钟掘教授来说,她一生最执著的追求应该说是在自己所热爱的冶金机械学术领域中不懈地探索和创新。钟掘1936年出生干河北。一...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7)
正2015年1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6岁。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教授在挽联中所写"学界泰斗,人生楷模",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到2015年去世,刘筠用从未停歇的勤奋攀登和高尚的人格风范走过了20年院士人生路。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2月7日,宋宝安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成为继马克俭之后贵州第二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刊记者从不同的视角采访拍摄了宋院士工作生活的一天。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9,(21)
正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永坦院士从习近平总书记手里郑重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和证书。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的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刘永坦,自16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之时,便立下"初  相似文献   

13.
孙戉 《前线》2010,(2):F0002-F0002
<正>1月18日,市委书记刘淇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亲切接见了北京市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裁邓中翰(左一)和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右一)。刘淇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两位院士的当选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两位院士在微电子与食品生物工程的科技研  相似文献   

14.
要言要闻     
全党和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6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要使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大发扬起来。  相似文献   

15.
正人物档案秦裕琨,1933年5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热能工程、燃烧学专家。2000年,秦裕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2003年、2012年三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荣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已经85岁的秦裕琨,至今仍没有完全进入退休状态——不时奔走于学术会议,为学生把关研究方向,为年轻学子做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6.
国内要闻     
《党的建设》2021,(2):8-8
1月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其中,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土增选总名额为73名,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88名。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2011,(2):46-46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6,(5)
正在一个春日的下午,笔者通过电话连线,采访了贵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现年83岁的马克俭是湖南省岳阳县人,我国著名的空间结构工程研究与设计专家,2007年当选院士,成为贵州省第一个院士。马克俭院士扎根贵州58年,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不断探索,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在多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空腹结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首屈一指的专家,其  相似文献   

19.
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引人关注的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同时揭晓,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闵恩泽院士和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获此殊荣。闵恩泽:创新好似吃"麻辣烫"53年前,他留美学成归国。从此,他的人生和祖国炼油催化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如今他已是83岁的老人,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  相似文献   

20.
何继善,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他率领的科研集体在地球物理学地电场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创造了令国内外同行钦佩的成就。2006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何继善院士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部主任并荣获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由他领导的科研组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科研任务5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