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经历了极其复杂和曲折的探索历程.纵观党的整个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历史时期,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探索出两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四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界对"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进一步深化研究这一问题创造了条件,但是对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个体条件和历史经验以及其他思想倾向对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而且近年来又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行再思考,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留下了空间.因此,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在分析"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深化研究的思路作一些探讨应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一五"时期借鉴苏联模式是种必然选择,并具有不可抹杀的功绩,它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客观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我们应看到照搬苏联模式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几近中断.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外国经验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刘彦奎 《人民论坛》2013,(11):211-2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是一个历史过程,缓慢而曲折,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涵.文章在深度对照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的历史内涵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了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深刻实践,强调了其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品格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实践,并分析了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永扣 《传承》2009,(24):24-25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经历了极其复杂和曲折的探索历程。纵观党的整个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历史时期,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探索出两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四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面向世界参与全球化的需要,又是立足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包含着"谁来化、化什么、怎么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可以用数字概括为"一、二、三、四",即围绕一个科学命题,进行两项伟大实践,通过三条实现途径,形成四种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揭示青年的本质及其成长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指引青年群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不断健康成长并顺利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这一实践中发端形成、逐步展开和开拓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曲折的也是无止境的,它给我们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深刻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空范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对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系统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空范围,从而为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民族文化特性的深刻内涵是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在"相结合"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