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1月24日,广西首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在凤山县揭碑开园,这是广西目前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由百色市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和河池市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组成,总面积930平方公里。公园的典型块状岩溶区内发育有两大地下河系统,形成了成熟的高峰丛地貌,特殊的地质背景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多民族融合留下了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名作家鬼子,写了篇散文叫做《可惜我不是凤山人》,对凤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赞叹于凤山的洞奇水特、宁静悠远、物阜民丰,还有凤山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美食。说实在话,作为土生土长的凤山人,读了之后有些小激动。凤山境内山连着山,连绵不断,县名因"环山似凤,环凤皆山"而得,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际长寿养生基地"两大世界品牌,也是"东巴凤世界长寿金三角"核心县份之一。境内有着奇特的峰林、谷地、地下河和  相似文献   

3.
地质公园大多为稀有的、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特征的自然保护区。如我国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黄山、庐山、张家界均已成功申报了“世界地质公园”。到目前为止,我国批准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已经有85座,其中成功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12座。  相似文献   

4.
凤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一个决定、网个配套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的要求,以“全力打造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名县,构建和谐魅力新凤山”为载体。  相似文献   

5.
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乡辉县市西北的太行山南麓,是一处地质演变和地壳运动造就的地质遗迹,面积约34平方公里,集滑塌峰林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南太行众多山水佳景于一体,宛若一幅山水画的主体长卷,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地质公园、河南省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岩重崖叠铭志海陆弯迁太行史卷,山崩水蚀雕塑峰石奇观绘北国画廊”是对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关山风景名胜区作为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园区,是一座以石柱林、红石峡、一线天为代表,飞瀑流泉、清溪幽潭、峰林竞秀、云海飞渡为特色的地质地貌型景区,由盘古河、花山、…  相似文献   

6.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2,(24):59-59
11月24日,广西首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在凤山县揭碑开园,这是广西目前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7.
杨冠雄 《今日海南》2009,(11):26-27
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是由海口火山群国家级地质公园与湛江湖光岩国家级地质公园联合提出申请,于2006年9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的,从此便被分别称为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和湛江园区(海口园区人们常常称之为“海口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到目前为止,海南拥有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以群体方式出现的地下河天窗、天坑,世界第一高的洞穴廊道,世界罕见的大型溶洞群系统……一项项世界级地质景观,让凤山县继2005年获得"国家地质公园"称号后又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广西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品牌景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西跻入"世界级"旅游景观的,除了巴马长寿乡,还有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它们是广西近年相继跻入世界级旅游名胜之林的新星。巴马长寿乡和乐业-凤山地质公园都是山水相连的桂西中心地带,有四个"同属":同属盘阳河流域长寿带。巴马长寿乡有一条盘阳河,由于河两岸密布着长寿老人而被称之为长寿之河。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12日从巴黎传来了喜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已经投票正式通过了雁荡山为“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现在不仅是风景与文化名山,而且是得到世界权威机构公认的“科学名山”。雁荡山坐落于浙江乐清市东北部,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悠久。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来相继获得“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等荣誉。长期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研究雁荡山的科学性。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  相似文献   

11.
"环山似凤,环凤皆山;屏翠丹嶂,凌霄欲飞。"古人给这里取名凤山,有着某种预言:它注定要从山高水险间凤凰涅槃,脱颖而出。长久以来,关于凤山的描述大都离不开"石灰岩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落后"等等这样的词语。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文明视角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兴琦 《求索》2008,(11):72-73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对于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更加注重旅游资源的永续开发和利用,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文从生态文明这一视角,对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时新时期国家地质公寓旅游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黄河水蚀浮雕是大自然恩赐于山西黄河沿岸碛口一带罕见的地貌景观,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和美学、艺术观赏价值。在此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对保护珍贵地质遗迹,利用好地质旅游资源,打造山西沿黄独具特色的旅游新名片,锻造山西黄河文化旅游新品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在探讨打造山西黄河水蚀浮雕国家地质公园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打造黄河水蚀浮雕国家地质公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打造黄河水蚀浮雕国家地质公园的六大建议,旨在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英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与湛江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一道申报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成功,其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东兰、巴马、凤山是集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世界奇特岩溶地貌、世界铜鼓聚集地和右江革命老区腹地于一体的一块宝地。经过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之后,各项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特别是交通条件已大为改观,三个县都有二级公路分别通到河池、百色,连接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东 (兰)巴(马)凤(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成果,充分发挥东巴凤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开创东巴凤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建设繁荣、富裕的革命老区?这是上上下下都十分关注的紧迫课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5,(1):18-23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是一项符合民心、顺应民意的德政工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凝聚力。至2004年底,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75312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75125个项目,占任务的99.75%,为老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使老区人民得到了实惠。“乘会战东风家家共饮致富酒,蒙政府洪恩户户齐唱小康歌。”这是凤山县一位普通村民张贴在家门的对联。“老区建设大会战,千谢万谢共产党;巴马凤山及东兰,托党领导有今天。”这是东兰县群众盛赞大会战的山歌。东巴凤人民用对联和山歌表达他们对…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贵州民族旅游的发展存在着诸如缺乏影响、缺少品牌、交通限制、开发初级等问题的制约。要破解这一难题,在贵州开发地质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贵州的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都为贵州开发地质旅游准备了充足条件。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能够展现贵州多彩的特色,能够促进贵州旅游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业的生命力在于突出“中国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旅游业的生命力在于突出“中国味”上海大学副教授章采烈外国游客如是说旅游业是一项既要有严格规范又要有特别创新的行业,因而发展自己的“特色”则是发展旅游业的生命。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基、民族众多的国家,其旅游资源可谓取之不尽。发展中国特色,突出...  相似文献   

19.
正黔府办函[2016]8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15年9月19日,在日本山阴海岸世界地质公园举行的第四届亚太地质公园网络研讨会上,我省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专家组评审确定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新成员,成功实现了贵州世界地质公园零的突破。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对提升贵州对外形象、推动旅游事业发展及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申报过程中,省国土资源厅、省  相似文献   

20.
信息     
《传承》2004,(5)
东巴凤老区建设大会战初见成效为切实改善桂西北长期落后的基础设施,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从2003年4月起,陆续投资近10亿元,掀起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基础设施大会战,截至今年5月底,大会战已有75176个项目开工,占总计划的99.82%,已竣工的项目达73512个,占计划总项目的97.6%。东巴凤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广西西北部的东兰、巴马、凤山三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领导创建的全国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现有老区乡镇37个,村委会349个,土地面积6千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