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吴强,吉林省公安厅反恐怖办公室副主任。2002年至2006年,他先后两次在联合国托管任务区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担任中国维和警队队长、党总支书记,带领中国警队全体队员出色完成了各项维和任务。他历任东帝汶国家调查部法制局局长、科索沃政府犯罪调查部部长等职务。在维护世界和平、国际执法司法、国际警务交流合作方面创造了一流业绩,为中国维和警察赢得了国际军警武装越野赛冠军等多项荣誉,在国际警界树立了高素质中国警察形象。  相似文献   

2.
<正>11月16日下午,戴着标志性蓝色贝雷帽的11名四川维和警察走下飞机,结束为期一年的南苏丹维和任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剩下两名队员在当地完成下一批维和警队的交接后也将回国。一年前,这支由四川省公安厅单独组建的中国第三支维和警队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他们来自警卫、法医、特警、交警、刑警、警察学院等12个不同警种岗位,年龄最大的47岁,最小的27岁。在执行任务期间,面对枪林弹雨、蚊虫肆虐、高温炙烤、物资匮乏等艰难条件,四川维和警察克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17日,中国首批赴海 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开赴海地任务区—— 太阳城,这是我国第一次派遣成建制防 暴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来自北京、天 津、上海、重庆及部分省市、公安边防部 队的125名警察,在这里掀开了中国参 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新篇章。 海地太阳城,政治环境复杂、生活条 件艰苦、任务危险艰巨。中国维和警察以 集体的智慧、无畏的气概,不辱使命,为 国争光,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在当地政府 和民众中树立了中国警队的良好形象, 被誉为“东方和平使者”,联合国还授予 了这125名中国维和警察联合国勋章。  相似文献   

4.
高洪云 《廉政瞭望》2014,(24):52-53
2011年7月9日,经过全民公投,南苏丹正式脱离苏丹,宣告独立。不过,由于民族问题及政治派系争斗.独立后的南苏丹局面始终不稳.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继重庆、广西之后,四川省公安厅奉命于2011年下半年组建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历经六轮筛选.15名警察脱颖而出,于去年11月中旬出征。伴随着开战与停火的几番轮替,队员们顺利完成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同到了暌违已久的祖国。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12日是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民事维和行动10周年纪念日。然而不幸的是,1月13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八名中国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人员和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在地震中牺牲。中国公安部在第一时间宣布,中国派驻海地的其他维和警察继续坚守岗位,执行维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你不曾远去     
徐宏 《党建》2011,(4):42-43
钟荐勤,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人民公安卫士、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文化处正营职干事。2007年6月,参加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因成绩突出,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并荣立一等功。2009年4月,又加入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告别即将临产的妻子,再次出征执行维和任务。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强烈地震中壮烈牺牲,终年35岁。2010年1月22日,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维和英雄"荣誉称号。又一个清明节来临,本刊特推出钟荐勤妻子徐宏的怀念文章,以遥寄追思。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5,(7)
<正>今年43岁的王东升,1996年从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后,一直在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工作,现任文化教研室副主任。原本平淡无奇的教学生涯,却因他远赴海地、利比里亚两次维和,在平淡中书写了灿烂的一笔。2008年8月,王东升作为中国第七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中我区仅有的两名队员之一,远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  相似文献   

8.
廉长刚:一个精通两国外语,著述丰厚的"海归派"留美硕士研究生;一个多次荣获中国警察奖项的中国刑警学院教官,受祖国的重托,甘愿到随时都可能丢掉性命的东帝汶承担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从最低级的"列兵"干起,一跃而成为43个国家、1600名警察的"最高司令",成为载入史册的"中国维和第一人",为党和国家赢得了殊荣.  相似文献   

9.
军队履行国际维和任务,是对外军事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行维和任务中有效实施跨文化传播,对于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军队软实力、推进政治工作创新、促进维和任务完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战略全局上来考虑国际维和行动中的跨文化传播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跨文化传播在国际维和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途径,并从加强理论准备、人才建设、路径拓展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国际维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浩,贵州边防总队政治处干事,在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警察”,分别被评为总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边防卫士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公安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带的中队曾连续两年被总队评为“达标先进中队”,被贵州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2000年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特别是2001月10月,他被公安部选派赴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期间,获得东帝汶帝力地区警局司令颁发的“贡献奖状”、联合国颁发的“和平勋章”和联合国东帝汶维和警察总部颁发的嘉奖证书,为中国警察赢…  相似文献   

11.
韩立强 《党课》2009,(6):66-68
2004年10月17曰,我受公安部指派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担任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三分队分队长,负责执勤作战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兼任分队的英语翻译,既要负责执勤时的对外联络和翻译工作,又要翻译并向队员传达联合国每日动态。海地治安混乱、气候炎热、疾病肆虐、经济落后、物资匮乏,艾滋病感染率高达20%。  相似文献   

12.
滨州市公安局巡逻防暴警察支队副支队长王宏刚,现年34岁,3次执行联合国国际维和任务,3次被联合国国际维和组织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维和勋章”.山东省政府为他记个人一等功……  相似文献   

13.
从警17年来。他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用坚定的信念经营着自己的事业。人生饱满而精彩:用7年时间完成了从中专到大学本科的提升:用出色的业务技能考取了联合国维和民事警察资格证书;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多次受到公安机关的表彰和奖励。并荣获二等功、三等功及嘉奖各一次。2008年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同年被公安部授予“维和民事警察荣誉勋章”。先后被授予省、市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北来 《党员特刊》2003,(2):14-16
2000年初,廉长刚得知一个迟到的消息:中国将首次选派15名优秀警察赴东帝汶维和。当时已有14名警察在南京培训了3个月,只剩一个名额。廉长刚报名后,经过多项几近苛刻的考试,后来居上,以名列榜首的实力,跻身中国优秀警察“15人尖子班”。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4,(8):54-54
正6月27日的《新华每日电讯》刊登作者郑重原载于《学习时报》的文章文章介绍说,至1976年,成立两年的廉政公署在香港警队内挖出近20个腐败集团,数名高级警司被捕,数百名各级警员被捕或被通缉。这在香港警队造成了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慌局面。1977年10月28日,数千名警察游行抗议廉政公署对警察的"清剿",近百名警察冲进廉政公署,毁物伤人。事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0,(24)
<正>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团长江汉刚,于2008年4月至12月奉命带领中国第7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部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27日,在东帝汶首都帝力的联合国维和总部,一架标有“UN”字样的军用飞机在震耳的轰鸣声中降落,机舱门打开,几名身着各国军服的维和官兵矫健地从军用飞机里鱼贯跳出,他们中有一名身材魁梧、气质沉稳、头戴联合国天蓝色贝雷帽、胸佩鲜艳五星红旗徽章的中国警察,他  相似文献   

18.
在2021年1月11日晚举行的2020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得这份殊荣的重庆维和女警廖洁却没有出现在舞台上。颁奖时刻,她仍在南苏丹朱巴战区执行维和任务。现场,主持人通过视频连线廖洁——只见视频中的她英姿飒爽、眼神坚定,胸前那一抹红格外引人注目。她说:"家乡人民授予我这个荣誉,于我而言不仅意味着光荣,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作为中国维和警察,我将不辱使命,为和平勇毅前行。"  相似文献   

19.
从战士到团长,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倾心部队建设。维和期间,他不辱使命、争创一流,把中国工兵营区建成了“联利团”的窗口;他所带领的工兵分队被“联利团”评价为历届维和部队完成任务最好的;  相似文献   

20.
“上联:政治第一、党组织第一、思想第一;下联: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横批:维护和平。”这是笔者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群众悼念赴海地遇难维和官兵的一副挽联。2010年1月17日凌晨,从海地传来令人心痛的噩耗,我赴海地执行任务的八名官兵在海地大地震中不幸遇难。其中有来自武警云南边防部队的三名警察防暴队队员、优秀共产党员:李钦、和志虹、钟荐勤。他们意气风发的生命在2010年1月13日那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中永远定格在自己热爱的维和岗位上。英雄们走了,但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却永远感动着千百万中国和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