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中美战略对话、美军太平洋司令法伦上将访问我南海舰队、美前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10月访华等一系列活动,为中美两军军事交流进一步加深拉开了久久未能升起的序幕。然而,总有些人对中国在和平崛起中的军事发展心存芥蒂,故意夸大事实,甚至进行恶意攻击,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在正常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是公认的战争和军事理论家。他的著作涉及军队组织、武器、战略战术、国际政治的军事透视、对重要的军队将帅的评论、军事史、对特定战例的分析、对战争的预测和工人阶级起义。他对军事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他想用无产阶级在将来社会主义革命中需要的知识来武装他们。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如果要推翻资产阶级,首先必须掌握战争的艺术和战略。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挖掘恩格斯关于军事起义观点的特定方面,并指出恩格斯的这些分析对于当前美国反对伊拉克战争运动仍很有意义。一、恩格斯的军事思想作为这个论题的背景,我将首先对恩格斯的军事著…  相似文献   

3.
刘文祥博士的新著《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国会与总统》出版了。我认为该书的最大优点是融会贯通了"知己知彼"的精神,不失为一部有鲜明特色的力作。《孙子兵法》中的"知行学",讲的是军事,也是政治,推而广之,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人据此将社会科学区分为"己学"与"彼学"两大类。互为彼己,己为彼用,彼为己用,彼己互通耳联,互补互动,这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常见现象,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对美国国际地位及世界军事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表明 ,美军自 2 0世纪 90年代推进的军事革命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通过军事革命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军事转型” ,美军已经将其技术优势真正转化成了能力优势和决策优势 ,使其军事能力与以往相比又有了大的跃升 ,不仅具备了打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而且确立了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军事优势。像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爆发的历次局部战争一样 ,伊拉克战争也将极大地促进美军新军事革命的进程 ,加快其军事转型的步伐 ,进一步拉大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军事能力差距 ,强化其世界军事霸主地位 ,并对世界军事格局和大国军事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职场加油站     
升职不加薪怎么办?问:我在一家合资企业财务部工作,经领导同意又在分公司作兼职会计,收入比别的员工稍高。两年后提升为主管,级别上去了,但兼职工资没有了,而我的前任  相似文献   

6.
美国能否把伊拉克改造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国际和国内对此问题的看法和判断是多方面的。我个人的意见是,存在一些对美国有利的因素,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 就有利因素而言,首先,美国具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的多种手段和丰富经验。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实现其目的重要依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所有重要的政治制度变化事件都与美国有关。大致说来,美国在改变或改造他国政治制度上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40~50年代),军事占领日本和德国并把这两个国家的法西斯政体改造为代议制民主政体;第二个阶段(50~60年代),以暗杀、物资援助等手段扶植亲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正逐渐从亚太金融中心,转型为美国的亚太安全岛链中的一环。随着小布什政府放弃同时参与两场战争思想与遭遇“9·11”恐怖主义攻击事件之后,美国的军事理论与战略思维正逐渐调整。新加坡与美国业已存在的军事合作在反恐背景下也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倪峰 《当代世界》2008,(11):6-15
就国际关系和国家对外战略而言,关于大战略的思考,和实践构成了人类政治思考和实践中最悠久的传统之一。美国著名军事思想家和战略史家爱德华·米德·厄尔在1943年出版的《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从马基雅维利到希特勒的军事思想》一书首先提出了大战略的概念。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和战略史家利德尔·哈特在1954年首版的《战略论》一书中首先对这个概念做出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于3月17日发出战争“最后通牒”。此次美国对伊军事行动使世人不得不更加关注后冷战时期美国使用军事力量推行国际政策的意愿问题。 在后冷战世界里,通过自里根总统以来的军事重建,美国军事能力的优势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其使用这种优势军事力量的意愿则是很微妙的事情。1997年,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地缘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军事情报机构的“旋转门”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推行军事和情报机构私有化改革,在持续缩减军队规模的同时,把大量原来隶属于军队的职能转化为商业合同,外包给私人军事和情报公司。“9·11”事件发生后,这种私有化改革更是发展到史无前例的地步,而且不再局限于军事部门,就连被视为私人禁区的情报部门也实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丹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生院教授乔纳森·阿德尔曼:(Jonathan Adelman)于1989年10月2日至10月7日来我系作学术访问。阿德尔曼教授是美国的国际问题专家,他的研究课题,包括国际关系理论、苏联内政与外交、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中的军事因素等。阿德尔曼教授著作甚丰,而且是国际学术交往中的活跃分子,曾先后访问过印度、日本、以色列和苏联等国家。  相似文献   

12.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的背景欧盟正在考虑取消1989年对华武器禁运令,从而引起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关注。这些问题包括:美国-欧盟-中国战略动态、大西洋两岸的分歧、中国作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和地区大国的崛起、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以及东亚未来的安全和稳定。我的讲话分三部分。在第一部分,我要谈谈欧盟-中国关系5到10年来大大改善的战略动态,从而提供必要的背景。在第二部分,我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和印度两国在军事上有着传统的合作关系,近来这两个传统盟国的军事合作关系骤然升级。今年年初,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和总统普京先后访问印度,与印度在军事领域达成了多项协议,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由此从买卖关系转变为联合进行军事设备研发与生产的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两国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布什总统第一任期,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一直未能实现访华,作为政府两任国防部长和冷战老将,此翁乃美国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一直是美国朝野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大力支持者,因此,此次他主动释出将于十月访华的信息,不仅对于人们进一步观察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两军的未来交流走向甚有价值,而且,也折射出美国国防与安全当局对于美国军事战略重心的一些考虑和侧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确保国家安全,按照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以及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作为对信息化时代的回应,解放军进行了新军事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引起了国内外军事观察家及战略研究机构的广泛注意。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军事研究学者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进行紧密、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踪研究,每年都有可观的研究文章和报告公开发表。在近年的研究成果中,关于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哈德逊报告》最为引人注目。尤其是玛丽·菲茨杰拉德主笔撰写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及理论与进程,原文虽然有相当的偏见与谬误,但不失为严肃的一家之言。本刊文综合编译,评述其主要观点,供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军事装备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近年来中国强化军队建设的一家之言,认为中国军事装备体系现代化离不开前苏联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内部不断提升的自主研制能力也为解放军在21世纪最初10年内取得对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控制权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一切措施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预防和威慑美国对台海局势采取军事干预手段。本刊特组织编译此文,并不表示支持其观点或证实其材料,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军事转型(military transformation),又称军事力量转型(force transforma- lion)、国防转型(defense transformation),是当前美国国防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稍早一些,在冷战结束之际,类似的政策和行动也曾被称作新军事变革(revolu- tion in military affairs—RMA)。对于军事转型,美国的决策者和安全政策专家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军事转型来更加有效地应对美国的安全威胁,以及如何  相似文献   

18.
赵明昊 《当代世界》2012,(10):12-16
当前,美日同盟正进入冷战后第三轮战略调整期,前两次分别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次朝核危机和2001年的"9·11"事件促成。而此次调整则以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特别是军事上的战略调整为大背景,主要应对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19.
被美国人自己称为全球反恐战争第二阶段战事的美英等同盟军对伊拉克的战争已经结束,这场战争以美英及其同盟军取得迅猛、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使全球特别是我国的军事观察家大跌眼镜。目前,作为一场国际瞩目的大战刚结束的时期,分析战争结局对此后全球军事格局的影响,推测美国其后的军事战略走向,是国际公众最新的焦点。 20世纪以来,德国战略家克劳塞维茨所发明的、经列宁阐发而广为人知的军事战略准则是“战争(军事)是政治(政策)的继续”。这一准则是如此著名,以至其不仅成为战略思考者和决策者的信条,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主导体系下的亚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将向在座各位介绍我最近完成的两部作品。一部是今年出版的,由我和著名日本学者白石隆共同主编的有关亚洲的专著,书名为《超越日本:东亚地区主义之动态》(BeyondJapan:The Dynamics ofEast Asian Regionalism)。白石隆曾是康奈尔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也曾是我的同事。我们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