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元人第一”的关汉卿,一生写了六十多种杂剧,现在留下来的有十八种。在这十八种杂剧里,六部作品中有清官的形象和案件的描写。这六部作品是:《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望江亭中秋切鲙》、《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包待制三勘蝴蝶梦》、《钱大尹智勘绯衣梦》。但它们并不就是公案戏,因为公案戏的内容一般主要描写案件的调查、侦破和审理过  相似文献   

2.
作为“元人第一”的关汉卿,一生写了六十多种杂剧,现在留下来的有十八种。在这十八种杂剧里,六部作品中有清官的形象和案件的描写。这六部作品是:《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望江亭中秋切鲙》、《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包待制三勘蝴蝶梦》、《钱大尹智勘绯衣梦》。但它们并不就是公案戏,因为公案戏的内容一般主要描写案件的调查、侦破和审理过  相似文献   

3.
周密《官本杂剧段数》与陶宗仪《院本名目》,是认识宋杂剧、金院本整体面貌最重要的依据。本文在前人基础上论证宋杂剧、金院本的许多作品取材于小说 ,特别是《太平广记》这样分门别类的小说总集 ;还有不少作品取材于词作和词人轶事。宋杂剧、金院本为宋元南戏、元杂剧提供了进一步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公案的民意、主题与信息对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某些个案因被高度关注而演变成"过度曝光的案件",本文把它称为公案。本文从案件中民意的自身特性、主题元素、民意与司法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三方面,对公案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了公案中民意的特点;把公案分为六类,并提炼出六个"主题元素";还论述了司法与民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5.
杜桂萍 《金陵法律评论》2006,(6):130-136,141
清代乾隆年间徐燨创作的《写心杂剧》,在杂剧史上是一部具有"范式"意义的作品.其体制形态上由"代人立言"到"自我登场"的转变,改变了以往杂剧创作追求"自喻"的表达方式.通过自我抒情言志和高扬主体精神的"写心"作法、因自传性艺术演述凸显出来的特殊意味,以及与晚明小品灵动自然、清新隽永之艺术格调的同构对应等,都充分显示出《写心杂剧》既徘徊于雅俗之间,同时又为普通文人提供了特殊的话语空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继明末沈泰《盛明杂剧》初、二集之后刊行的最重要的杂剧集,清初邹式金《杂剧三集》经历了顺治十八年(1661)完成初刻,康熙元年(1662)初夏完成对原刻本修订,民国三十年(1941)董康诵芬室完成对顺治原刻本、康熙修订本的重校刊刻三个阶段,形成了版本区别度明晰的顺治本、康熙本、诵芬室本三个版本系统,体现刊行者的不同追求。各种现存本皆可归属此三大系统,其中诵芬室本为内容最为完善的版本。罗振玉《续汇刻书目》著录本应是独立于这三大系统之外的第四个版本系统。廓清《杂剧三集》辑刊及其版本流变的过程,将有助于对相关研究对象采取准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以及对相关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建 《法律与生活》2010,(21):54-55
众案由头的陈州放粮故事 包公在陈州赈灾放粮、诛杀贪官的故事,是包公传奇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传奇故事之一。现在看到的最早的源头,是佚名作者编写的元杂剧《包待制陈州粜米》,  相似文献   

8.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一部名著。现实主义大师屠格涅夫就是以《猎人笔记》这部具有反农奴制倾向的特写集跨进文坛的。屠格涅夫是世界文学中的风景画大师。他的风景描写声、色、香兼而有之。初春的树林,深秋的山岗,在他的笔下总是显得新奇、清丽而迷人。尤其在《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更有其独特的韵致。别林斯基认为:《猎人笔记》的作者“不象猎人而象演员  相似文献   

9.
犯罪现场勘查与刑事技术鉴定工作是案件侦查的起点和基础,在刑事侦查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自勘自鉴"、"自侦自鉴"、"勘鉴不分"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点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相违背,有碍司法公正和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必须厘清犯罪现场勘查与刑事技术鉴定的区别,健全犯罪现场勘查与刑事技术鉴定的工作体制,实行"侦勘合一"的工作机制,使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与侦查部门分离成为公安机关鉴定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加强,反映社会主义法制的电影、电视剧也应运而生,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心,这无疑是件大好事。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许多作品在一些法律问题的处理上,的确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这里仅列举电影《法庭内外》(峨嵋电影制片厂)、电视剧《相见在明天》(湖南电视台)两部片子,在处理“公开审判”这埸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法现象,有的甚至完全违背了我国程序法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六次信息革命,六大科技进步,六种社会形态》(以下简称《三六论》),是赵命柱同志在多年潜心研究信息、科技与社会发展问题基础上所写出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我多次研读,很受教益,感受颇深,觉得这是近年来我国理论战线上所涌现出的一部少有的好著作。  相似文献   

12.
《辛白林》是莎士比亚后期的四个传奇剧之一,另外三个是《冬天的故事》、《暴风雨》和《泰尔的亲王佩力克里斯》。关于《辛白林》一剧的结构问题,国外长期以来争论较大,国内评论界鲜有涉及,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自十七世纪初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出版以后,人们通常根据戏剧冲突的类型,将莎氏三十七部戏分成三类,即主要人物有个大团圆结局的“喜剧”,主要人物有个不幸结局的“悲剧”和取材于历史事实、按时间顺序组织情节的“历史剧”。到了十九世纪以后,一些莎评家发现,有些戏,尤其是莎氏后期所写的几个戏,既不能简单地划为喜戏,也不能看作悲剧,因  相似文献   

13.
《商务与法律》2007,(1):51-51
最高院于2007年3月6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人民法院重点做好六类案件的调解工作。这六类案件是:(1)涉及群体利益,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的案件;(2)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此精神指导下,201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政法委分别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以下简称《两个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破产法的现状。中国的破产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86年12月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是与改革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破产法。说它具有中国特色,是因为《破产法》只涉及国有企业的破产,有较多政府的介入行为。该破产  相似文献   

16.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近来已成社会的焦点,盖此类案件的合理处理,对维护受害者 (患者 )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影响甚巨。而目前我国仅有的一部专门处理此类案件的法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却囿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其先天不足已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注意,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法律纠纷解决机制,已成当务之急。实务界在此方面上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本文将以此为基础,理清以下几个方面的争议问题:   该适用何部法律、法规   就涉及法律、法规而言,可能适用的法律、法规大致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  相似文献   

17.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第9条规定:“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对特定人进行侮辱、诽谤或披露隐私损害其名誉的;或者虽未写明真实姓名或住址,但事实是以特写人为描写对象,文中有侮辱、诽谤或披露隐私的内容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该条第2款);编辑出版单位在作品已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被告知明显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后,应刊登声明消除影响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拒不刊登声明,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或继续刊登、出版侵权作品的,应认定为侵权(该条第3款)。”上…  相似文献   

18.
张晓兰 《中国监察》2013,(24):12-13
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深刻理解《决定》关于“六个紧紧围绕”的战略部署,深刻理解深化改革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系,认真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突出主业主责,充分履行执纪监督职能,严厉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铁的纪律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正坚决反对腐败,是我们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这是查办腐败案件领导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级党委和纪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为契机,着力解决影响案件查办工作深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事诉讼法教程》第三编特别程序,其内容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及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的内容,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选民资格案件,非讼案件及适用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案件的有关知识、下面就这一编的内容作一下说明.一、特别程序的概念及适用范围特别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特殊类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应当明确,特别程序不是独立于民事审判程序之外的一种程序,它仅仅是不同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的较为特殊的审判程序.学员在学习中会发现,民事诉讼法在第十五章即特别程序这一章中,明确规定适用本章规定审理的案件仅限于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