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19):42-44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寻访参加一届政协会议代表的过程中,记者找到至今仍然健在的三位从战场上直接赶来参加会议的战斗英雄。他们是中国人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马宁、卫小唐和第三野战军的魏来国。记者分别在北京、重庆和苏州采访了这三位老将军。  相似文献   

2.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18):53-53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的是新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成员,还有站在毛主席等领导人身后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建国60周年大庆到来之际,记者专程来到河南郏县堂街镇曹庄村曹铁老人的家,采访这位当年被中共许昌地委推举参加了一届政协会议的解放区农民代表。  相似文献   

3.
王萍 《中国人大》2013,(6):45-45
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农民工代表共有31位,36岁的朱雪芹是唯一连任代表。3月9日,本刊记者在上海代表团驻地采访了朱雪芹,请她说说5年的履职感受。朱雪芹今年是第6次参加全国人代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履职5年的时间里,她一共提过14条建议和1件议案"。5年前,我和胡小燕、康厚明一起当选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5年间,我利用一切机会为我们所代表的农民工群体讲话。我曾提出过社会保障异地转移的建议。现  相似文献   

4.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13):47-48
104岁仍关心着国家大事 60年前作为参加一届政协会议的正式代表,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亲历了新中国建立的健在者已经为数寥寥,经多方查找现仅找到七人。雷洁琼是这七人之一。在此之前,记者多次到家里采访过雷老。她在这里已经住了三十多年,这还是在她担任北京市副市长时分给她的这套四室一厅的公寓楼。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她谢绝了组织上为她调整新的住房,始终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刚过2005年新年门槛儿,银装素裹的北国长春便迎来了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隆重召开。在与会的代表中间,记者发现了年轻漂亮、富有朝气的沈娟代表。沈娟在当代表的两年时间里是怎样履行代表职务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开始了对她的采访。然而,出乎记者预料的是,沈娟不仅  相似文献   

6.
今年境外记者可以直接联系采访人大各代表团和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为方便中外记者采访两会,  相似文献   

7.
肖萍 《台声》2008,(4):40-41
三月,北京的早春。全国政协会议刚刚结束,委员们还沉浸在喜悦轻沉思中。梁燕君教授是台联组委员,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天津市台联副会长,正在准备接着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会议,在百忙中接受了本社记者采访,畅谈她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感言。  相似文献   

8.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14,(14):49-51
作为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舜瑶有幸参加了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并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在1954年宪法诞生六十周年的前夕,陈舜瑶满怀深情地对本刊记者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来之不易。时代变迁,宪法需要作必要的修改,但是,无论宪法怎么改,社会主义方向都不能动摇。"在纪念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60周年的日子到来前夕,记者陆续走访健在的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的代表1197人,目前健在者十几人,都已八九十岁高龄。1954年,他们从全国各地走向怀仁堂,亲历了那次大会,并见证了那以后新中国的艰难而辉煌的进程。他们的回忆,有一种特别深厚而坚实的历史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当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简称"两会")召开之际,记者转赴"两会"代表驻地之一--北京京丰宾馆,采访了参加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陈毅元帅之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先生。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6)
正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看法。为此,记者在北京会议中心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党组书记苏辉。她指出,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对台工作定了调,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是我们做好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11岁学戏,14岁开始挂头牌,早在20世纪40年代,她就名震海外。 是她把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开创了现代越剧的先河;2003年,她荣获了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 她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49年10月1日,她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们一起参加了开国大典。 她曾当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12.
40年的人大代表经历,在全国也是为数寥寥。新中国第一代杂技表演艺术家、中国杂协主席夏菊花,就是其中的一位。自1964年参加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今,她连续八届走进人民大会堂的神圣殿堂。她是第三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回首自己的代表生涯,眼前  相似文献   

13.
在近日昆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政协委员鲍春华谈到农村妇女因病致贫现象时,动情不止,声音哽咽。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更是潸然泪下。(云南网)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我国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人大工作大有可为,任重道远。”这是今年初,在徐汇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刚刚当选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贤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两会”开幕后,在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诸多热点问题中,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反分裂国家法颇为醒目。本刊记者就这一议题采访了部分代表和委员。  相似文献   

16.
5年前,当我作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有记者采访,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我感到"光荣";5年后,当我参加第五次会议时,我却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作为一名先进工作者,我曾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表彰会,感受过付出艰辛后的幸福和喜悦;作为一名记者,我曾连续多年报道过省人大会议有关情况,采访过不少人大代表。然而,当我作为人大代表中的一员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去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时,特别是当我代表人民意愿,走向投票箱,选举我们国家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17.
李葵南,上海《新民晚报》深度报道部主任记者,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全国宣传系统在采访一线工作的女记者当中,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唯一一位。十几年来,她凭着责任感和对人民的爱,对代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底,全国人大培训中心在上海举办第二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交流研讨班。在这里,记者采访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游景玉代表。"熟悉"是因为她已经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还是第一届"中国十大女杰",所以对"游景玉"这个名字很熟悉,而她从事的仿真控制工程技术,对许多人来说又是非常陌生的。  相似文献   

19.
细心人简单罗列了一下,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公开透明方面至少有五个“第一次”:第一次允许境外记者直接联系采访代表;第一次对外公布各个代表团驻地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第一次公布统一发放的各代表团新闻联络员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20.
周丽珍是江西省奉新二中教师,谈起第一次参加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时,她告诉我,2003年春节一过,她同其他代表在南昌经过短暂培训后,便随团登上专机到北京参加会议。第一次参加会议,发言找不准位置,谈的都是自己熟悉的教育工作,也没有提交议案或建议。在奉新县专门召开的传达全国人代会会议精神的大会上,在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汇报时,她心里有几分内疚,她认识到,父老乡亲给她的荣誉太多了,而她在北京的全国人代会上谈的太少。2003年4月6日,一位退休教师慕名找上门来,向她反映有关向题。这时,距她从北京回来还不到20天。她感到真正走上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