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当你初见到袁牧女时,她那清秀的面庞、聪慧的大眼睛、窈窕的身姿和端庄的气质会深深地吸引你,使你产生一种直觉,认为白雪公主般天生丽质、婷婷玉立的她肯定是个当演员的上好材料。不错,她确实幼年习练过昆曲,演过《胖姑学舌》等折子戏,1982年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曾参加过《端盘子的姑娘》、《邻居》、《夜上海》等近十部影视片和《雷雨》、《骆驼祥子》等舞台剧的演出。但她不单单是当演员的好材料,还是个当编导的好苗子。1987年牧女执导的第一部戏《南唐遗事》就获得  相似文献   

2.
面孔     
王昆 11月21日,中国著名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王昆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 王昆,1925年4月生,河北唐县人。她1937年赴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文艺宣传工作,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音乐系,同年在歌剧《白毛女》中首次扮演主角喜儿,1964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表演《农友歌》。其代表作品有《南泥湾》、《秋收》等。她是新中国第一代歌唱家,被誉为中国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她的歌声伴随几代中国人成长。她从艺77载、声飘四海,发掘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歌唱演员,让深情优美的声线一代又一代地延续。  相似文献   

3.
认识厦门女作家蔡伟璇是在鲁迅文学院,作为她的指导老师,我们在写作上有过多次的探讨和交流。蔡伟璇给我的印象是直率坦诚、快言快语,对创作抱有执着与热情。她在鲁院创作的4篇短篇小说,后来都陆续发表在《北京文学》、《山花》等刊物上。这4篇短篇代表着她目前对小说的认识与现有的水准,也是她从散文转向小说创作的阶段性收获。  相似文献   

4.
任长霞,一个人们刚刚熟悉却难以忘记的名字。她虽已化作长空的一道彩霞离我们而去,但她给大家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年仅40岁的任长霞因公殉职后,登封有14万人自发地替她送行,而这个小城整个不过二三十万人;医院附近的布告栏和电线杆上贴满了哀悼颂扬她的诗,有人还筹办纪念她的专题诗歌朗颂会;郑州市豫剧团排演了戏剧《任长霞》;国内颇有影响的《南方周末》以《任长霞传奇》、《七天,触摸一个真实的任长霞》等专题报道了这位“令老百姓落泪的女公安局长”;全国公安系统也正在开展向她学习的活动。“碑在人心中”。任长霞的生前事迹生动地告…  相似文献   

5.
毕淑敏曾是军医。在从事医学工作二十年之后,才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当今文坛上,她是一位始终以自己的创作关注并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作家,她以她冷静的并且极富热情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和画面。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近期又出版了《毕淑敏文集》,共八卷。她说她的心灵里有:一间屋,她说那第三间屋里装的是她自己,她说那是她的精神家园,所有柔美的故事都产自那里。  相似文献   

6.
张艾嘉1953年出生于台湾,著名的演艺人,集表演、编剧、导演、唱歌全才于一身。自1973年开始的《龙虎金刚》到《最爱》,从《阿郎的故事》到《地久天长》,再到她执导的《少女的小渔》、《心动》,她已在电影中悄悄走过了30年,在这期间,金马、金像从不曾远离她身侧。至于在歌坛属于“玩票”的她,给我们诠释了经典的《爱的代价》、《童年》等。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国论坛》2009,(7):125-125
曾敏,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何鹏飞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王淑英教授,中国铁路文工团歌舞团独唱演员。她主要演唱作品有《我爱美》、《火火的中国》、《喜上眉梢》、《雪域高原》、《喜歌》、《西柏坡之春》。她热心于公益事业,频频参加公益演出,现为中国公益总会形象大使、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和谐艺术团青年歌手。她多次获奖,2000年福建太姥山杯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2001年温州市园丁杯歌手大赛二等奖、2004年全国新星选秀获民族唱法一等奖、2005年全国推新人大赛民族唱法金奖、2008年出访日本参加“中日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日活动”的精彩演出,演唱歌曲《喜上眉梢》并荣获最优秀奖等。  相似文献   

8.
常香玉同志是我国著名豫剧大师。在7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她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常派艺术。她先后在《花木兰》、《白蛇传》、《拷红》、《破洪洲》、《五世请缨》和《朝阳沟》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常香玉同志对  相似文献   

9.
鄂璠 《小康》2013,(6):94-97
张彤禾(Leslie T.Chang)张彤禾(Leslie T.Chang),前《华尔街日报》驻北京记者,在中国生活了十年,专注于探察社会经济转型如何改变制度和个人的故事。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曾在捷克、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担任记者;同时,也是《纽约客》、《国家地理》等媒体的撰稿人。她的丈夫彼得·海勒斯(何伟)同样以描写当代中国的非虚构作品而闻名,两人目前定居于埃及开罗。在东莞跟随女工生活、采访三年后,张彤禾于2008年完成《打工女孩》一书。她想描述几百万女工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里的女工直到今年才有机会被我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0.
继《雷雨》和《大明宫词》之后,电影导演李少红的第三部电视剧《橘子红了》再次引起轰动。有人说,李少红是唯美的;有人说,她的作品是飞扬的、是诗意的;有人说,她善于讲故事,讲一个个属于她自己的故事。她以女性的视角介入影视艺术,应该说是既有难度又有优势的。这种敏感的柔韧的女性视角,可以帮助她把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不自觉地融入到作品之中,也于是就有了她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常常比男性角色更有光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家仁我是农工党天津市塘沽区工委的专职干部,是《前进论坛》伴随我学习、生活,指导我工作。看了《前进论坛》今年第8期李汉秋的《我家的光明日报情结》,觉得我们家对党刊也有类似的情结,因此母女写了二人谈。我把《前进论坛》带回家,女儿李佳都要争着看。我就说:“那好,我做饭,你念给我听。”于是,我一边做饭一边听,听到精彩或重要处,还要她重念一下。她爸爸回来,有时也一起听。有好几次,我饭做好了,而她读得正酣,硬是要等读完才肯来吃饭。她读我们党刊的兴趣与年龄俱增,从中学读起,现在都已经大学三年级了,农工党的许多人物和事情她都熟…  相似文献   

12.
陈芳 《北京观察》2013,(7):72-75
顾太清活到79岁,有60年左右的创作生涯,现在能看到她的诗作就有800余首,词300余首,收录在她的《天游阁集》中的《诗集》和《东海渔歌》词集中,被后学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而已"。  相似文献   

13.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平安……”1990年,在京城闯荡仅两年的李娜,就是饱含深情地唱着这首《好人一生平安》,一曲成名,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红歌星之一,并从此好歌不断,《嫂子颂》、《再也不能这样活》、《青藏高原》等歌曲都在听众中留下了“勿忘我”,让听众们对她的歌她的人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去年当选市政协委员的王丽萍,参会第一年就提交了提案,并多次建言献策。今年上海“两会”,她又提交了两份提案。不久前,她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首都十佳编剧、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全国十佳电视剧文学原著奖、韩国亚洲编剧会议亚洲文化贡献奖、东京国际电视节最佳海外电视剧奖、首届亚洲“彩虹奖”最佳时装类电视剧奖……十多年间,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国家一级编剧王丽萍创作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保姆》、《婆婆媳妇小姑》、《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媳妇的美好宣言》等,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老百姓当下的生活,屡创收视率新高,好评如潮,她和她的团队斩获的各种奖项有近40项,被誉为“金牌编剧”。  相似文献   

15.
袁昌英在二十年代就是有名的剧作家。著有多幕剧《孔雀东南飞》和《饮马长城窟》、独幕剧《活诗人》、《究竟谁是扫帚星》、《前方战士》、《结婚前的一吻》、《人之道》、《文坛幻舞》等。尽管她的戏剧数量不多,却颇有特色,且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袁先生非常赞同密勒氏、梅郎等人提倡的“美感的自然主义”,她在散文《漫谈友谊》一文中写道:“这派哲学的论点是:宗教、诗歌、艺术等的经验是一种美感的反应,一种诗意的领域,人与凡尘世界发生一种欣赏的关系而引起的心理状态及表现。”根据这种理论,人的“主体”,即“自我”的向外发展,是文学艺术的最大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夏俊娜,一个年轻的画者,作画从来没有草稿,腹稿也飘忽不定,作画冲动来自对未知的寻找,因此结果不是预设的。有人对她不以为然,批判她是法国情调、传统现代主义观念,有人却对她的画痴迷不已。从《女孩》系列、《瓶子》,《城市边缘》、《五月新娘》到2000年举办《青春组曲》个人油画展(陈逸飞先生主持)、以及近年出版的《生命的丰年》,《X的肖像——陈丹燕VS夏俊娜》。她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杨澜视线)、上海电视台等媒体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7.
巴荒是一位端庄聪慧带有一点四川口音的女子。看上去并不太像一名画家,而是一位标准的“职业妇女”。她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绘画,而是她的一些与西藏有关的传奇经历。早在十几年前她就四次进出西藏,三次独行阿里,穿越无人区,经历了生死病痛,写出《阳光与荒原的诱惑》、《西藏古文明之旅》、《废墟与辉煌》等引起学术界关注的著作。至今,她还有多得令人吃惊的有关西藏之旅的文字和笔记尚未来得及整理。 巴荒的油画画得很有特点,很有想法,在许多方面既像她的性格,也像她的经历。用她的话讲,是油画引领自己走上了艺术之路,而油画更是自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从她的那些肖像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目光冷峻的藏族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匆匆下班回家,在新街口的过街天桥底下等绿灯时,猛然撞见于蓝,她穿着随意。步履蹒跚。像个很普通的邻家老太,她正一个人横穿马路奔赴什么去处。街上人流如注,但却没有人特别关注她,因为这张经过岁月打磨的面容已变得非常普通,普通得可以淹没在人流中而令人浑然不知。 但在漫长的中国电影史上,人们却绝对不能忽略于蓝这样一个响亮名字的存在。她是我们的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从小就是看着她演的片子长大的,比如《白衣战士》、《翠岗红旗》、比如《龙须沟》、《林家铺子》。再比如《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其中她饰演的北京旧式劳动妇女程娘子可谓入木三分,而她扮演的革命母亲周莲及江姐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蓝简直就成了江姐的代名词。至今,我的耳畔还能清晰地回响着于蓝所扮演的江姐在受刑时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奉献和坚守叫乡村医生。在"CCTV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就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09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全国"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重庆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残疾乡村医生周月华。她二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坚守"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一信念,依靠一副拐杖和丈夫坚实的后背,克服无数困难和挫折,用自己残疾的身体守护着村民的健康。她的感人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人民日报》、《重庆日报》、《当代党员》等媒体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20.
<正>赵秀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张派青衣,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作有《秦香莲》《四郎探母》《西厢记》《望江亭》《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等。舞台上的赵秀君扮相秀丽,腔调婉转,让人回味无穷;舞台下的赵秀君开朗乐观,话语温和,让人倍感亲切。从舞蹈苗子到梨园新秀赵秀君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大学教授,在她的印象中,家中的书香气息要多于文艺气息。但她自幼爱唱爱跳,父母觉得女孩子将来从事文艺工作也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