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吕梁市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干旱少雨、多山少绿,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互为因果,面临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双重压力.2016年底,吕梁市还有贫困人口31.58万人,贫困发生率9.81%,全市森林覆盖率26.45%. 为改变贫困面貌,吕梁市委市政府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2.
陈有德 《当代贵州》2016,(38):42-43
正黔南州着眼长远,破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贫弱、生态脆弱等难题,积极承担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加大扶贫投入,强化工作落实,分阶段、有步骤地解决制约民族地区脱贫的顽症痼疾。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现有贫困人口59.24万人,贫困发生率16.66%,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  相似文献   

3.
赵开运 《当代贵州》2016,(41):40-41
正普定县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抓好产业升级、生态建设、易地搬迁和民生事业四方面工作,促进脱贫攻坚,确保到2017年末实现现行标准下的扶贫对象全部脱贫。位于黔中腹地的普定县,总面积1091.6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占84.26%,总人口48万人,人口密度高达430人/km~2,是贵州乃至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最典型和人地矛盾最尖锐的县份之一。现有贫困人口6.91万人,贫困发生率15.14%,系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脆弱、贫困突出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按照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旅游+扶贫"战略部署将民族文化旅游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借助旅游业发展,为贫困百姓拓宽增收渠道,对黔东南州全面小康建设意义深远。还有84.3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1.6%,是全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贫困发生率全省最高,贫困人口全省第二。这是黔东南州脱贫攻坚面临的"硬骨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5.
李成毅 《共产党人》2012,(Z1):53-56
正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解决好1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既是艰巨的发展任务,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要打好生态移民和扶贫攻坚两场硬仗。一方面,通过生态移民等攻坚工程,解决35万不宜生存、不宜发展地方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另一方面,立足实际,加大力度,整体推进,解决其他65万多贫困群众的脱贫致  相似文献   

6.
正截至2020年5月,全省已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7.25万名,带动51.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全省林业系统确保新增就业岗位4.4万个,促进省内未就业及返乡贫困劳动力稳就业、稳收入、稳脱贫。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贫困"与"生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既要生态,又要扶贫,贵州面临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阶段,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接近完成,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按照中央部署,余下的贫困人口也将在今年如期脱贫。就承德市而言,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市8个县均在国家和省扶持范围内,其中,有6个国定和1个省定贫困县,丰宁、围场、隆化为省确定的深度贫困县。域内有深山区、坝上高寒区、水库移民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针对承德市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8.
正民族特色产业扶贫实践,不仅改变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起长效持久的扶贫、脱贫机制,让贫困群众转变成"产业工人",使手工技艺转化为经济收入,实现长效脱贫。近年来,贵州省经过奋力拼搏,已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00多万人,减贫、脱贫成效显著,但仍有372.2万农村贫困人口尚待脱贫,这些贫困人口又多集中在边远偏僻的民族地区,结合民族地区特殊情况,紧紧抓住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是决战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7,(12)
正甘肃省定西市有7个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被列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境内60%是山坡沟壑,灾害、生态、贫困问题叠加,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近年来,定西市各级党组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定西时作出的"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切嘱托,坚持把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责主业,牢固树立"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通过狠抓基层党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全市贫困人口由2013  相似文献   

10.
正张家口是首都周边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河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市12个贫困县(区)中有5个深度贫困县,占全省的50%,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整体性区域性贫困、农村"空心化"、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尤为突出,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近年来,张家口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张家口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凝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力量,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依法办事可能会影响效率,但走出的发展道路会更平坦,赢得的发展成果会更持续,最终效率会更高。脱贫攻坚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确保贫困县如期摘帽、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要实现这一脱贫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在脱贫攻坚中的保障作用,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12.
<正>化隆回族自治县属于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641户36326人。近年来,该县全面落实脱贫攻坚"12348"总体安排和"两攻势一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方案,脱贫攻坚有序推进,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初的15%降至3%,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基础保障、公共服务、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已经具备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20,(10)
正拜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是黑龙江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以来,拜泉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心聚力尽锐出战,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全县5062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4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30个)全部出列,剩余贫困人口2793人,贫困发生率由11.3%降至0.56%,2020年2月26日省政府批准摘帽退出。  相似文献   

14.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宁夏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统筹推进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全区贫困人口由2011年101.5万人减少到2016年41.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47%下降到11.08%,山区9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93元提高到7505元,增幅高于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幅,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是,剩余的贫困人口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属于自我发展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并多次就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从发展维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发展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从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为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就业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重要渠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扶贫产业发展困难等冲击,必须把贫困群众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以精准做好就业扶贫为抓手,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9,(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拜泉县切实增强政治自觉,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聚焦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目前,全县共退出贫困人口24082户50621人,1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其中,2019年退出贫困  相似文献   

18.
正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地处乌蒙腹地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水城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啃硬骨头、攻难险关,踏石留痕,攻城拔寨。聚焦聚力"两不愁三保障",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生态水城正经历山乡巨变。2018年,水城县实现17.94万人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6.5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78%。  相似文献   

19.
正乌兰察布市地处老少边穷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土地贫瘠,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一直是贫困高发地区,也是我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伴随着"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嘹亮号角,乌兰察布市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大力实施"十大扶贫工程",今年将实现4.5万人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20.
正摆脱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兑现承诺,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一场整个民族勠力同心的脱贫攻坚战。内蒙古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