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民危机是欧盟当前面临的内外多重危机的重要一环,使欧盟内部矛盾丛生,也令决策层久议难决。难民危机沿着"酝酿与发展""集中爆发"和"相对缓解"三个阶段逐次向前推进,欧盟难民政策的决策进程与此相关联,其节奏、速度、认知与内容也逐渐变化。这一政策包含一系列总体架构和具体项目,可分为超国家和地区间、国家间、国家与次国家、交叉综合这四个层面,形成庞大而复合的体系。欧盟作为"超国家"实体和"国家间"组织的双重特性,使其关于难民危机的形势认知较为迟钝,相关决策缓慢而低效,其政策不仅难获认同,还造成了各成员国间的"东西矛盾"和"南北对立"。对这一政策的决策机理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欧盟决策体系的结构特征与运作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唐艋 《德国研究》2015,(2):45-57,141
从2008年开始,向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持续上涨,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中申请避难者最重要的目标国之一,难民和难民政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追溯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发展,整体呈现出收紧的趋势,一方面避难申请的审核程序越来越严格,对难民的甄别和权利的区分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将本国的难民政策置于欧盟共同难民政策的框架之下,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尽管德国难民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庞大的避难申请人数使德国政府依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欧洲难民危机政治影响的双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无前例的欧洲难民危机对欧洲国家和欧盟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科隆集体性侵案发生以后,欧洲难民危机的政治影响更加显著。在欧洲民族国家的层面上,难民问题导致选民基础发生急剧变化,选民分裂与对抗加剧、反伊斯兰化的团体势力正在壮大、反移民的极右翼政党迅速崛起,慷慨接纳难民的欢迎文化备受质疑,接纳难民的政治决策正在发生逆转。在欧盟的层面,欧洲难民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欧洲联盟政治根基的脆弱性,让欧盟基本的价值理念如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以及国际条约的约束力遭受重大冲击,疑欧主义政党迅速崛起,某些国家的脱欧倾向明显,欧盟面临着解体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4.
唐艋 《德国研究》2015,(2):45-57
从2008年开始,向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持续上涨,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中申请避难者最重要的目标国之一,难民和难民政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追溯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发展,整体呈现出收紧的趋势,一方面避难申请的审核程序越来越严格,对难民的甄别和权利的区分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将本国的难民政策置于欧盟共同难民政策的框架之下,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尽管德国难民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庞大的避难申请人数使德国政府依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自2015年难民危机爆发以来,欧盟的恐怖袭击明显增加。难民问题与恐怖袭击的关系一直是各界讨论的焦点,明确此问题的答案是解决欧盟当前困境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欧盟的恐怖袭击次数为因变量,避难申请人数和其他社会、经济、人口和军事数据为自变量,利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相关性较高的自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完成检验,最终只有避难申请人数通过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欧盟避难申请人数的增加确实会导致恐怖袭击次数上升。难民中夹杂着国际恐怖分子,使得欧盟右翼极端主义抬头和本土恐怖主义兴起,间接导致欧盟的安全威胁升级。为解决难民危机造成的恐怖主义蔓延问题,欧盟加强了对难民的甄别与管控,强化了与周边难民过境国的合作,但是最根本的措施是帮助动乱地区恢复与重建。因此,欧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难民政策与中东战略。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对欧盟的主流认识。欧盟各个政策领域中背离正式规则的政治实践无处不在。就欧盟非正式治理的发生机制而言。特定政治风险与正式规则的组合会形成非正式治理的变革窗口,而特定的认知框架则会促进或限制非正式治理的发生。本文主要提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种类别的非正式治理,然后将现有文献中众多的非正式治理模式按照不同的非正式治理类别和政策阶段做出完整的类型划分。最后。本文认为在欧盟难民政策实现共同体化以后,只有部分国家面临难民风险,加上难民问题的安全化认知导致难民政策一直由去中心化的非正式治理主导;但是近期由于难民问题发展成为席卷整个欧洲的危机以及欧洲民众对难民问题认知框架的改变,难民政策的非正式治理受到了限制。因此,对难民政策的考量还将放到非正式治理和正式规则之间的互动中以及一体化发展程度等宏观背景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英德两国难民政策的发展过程来看,英德两国难民政策都经历了一个从宽松到严格的过程。为减少难民进入本国,两国采取了一些共同的做法,包括简化避难申请程序,制定安全来源国和安全第三国制度。由于英德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国情,英德两国的难民政策也有较大的差异:一方面表现在难民的认定标准方面,英国的难民认定标准比德国更为严苛;另一方面表现在难民政策方面,包括难民的管控方式、难民政策的调整模式、难民政策的实施效果等。总的来说,德国对待难民比英国更为包容,这与两国具体国情、民族特性和社会治理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进入欧洲国家的难民是全球难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西亚和北非地区,尤其是叙利亚和阿富汗,难民进入欧洲的主要路线是地中海中线、地中海东线以及巴尔干西线。美国因素、欧洲国家因素、国际格局、人口走私组织以及欧洲国家内部对待难民的差异等因素是产生欧洲难民潮的基本因素。欧洲难民潮对欧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难民危机凸显了欧盟内部的分裂;冲垮了欧洲难民法律的束缚和欧洲国家的共同边界;必将拖累欧盟经济的恢复,延缓移民与难民政策上的一体化的步伐;有可能对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构成严峻挑战;有可能引起欧洲国家社会内部的分裂,挑战欧洲国家的非传统国家安全;有可能让反移民的民粹主义、新纳粹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思潮沉渣泛起,让高举反移民旗帜的欧洲极右翼政党东山再起,从而推动欧洲国家的政治右转。  相似文献   

9.
欧盟共同庇护体系属于欧盟司法与内政领域的一环,涉及政治庇护与难民事务的管理,也是欧盟建构内部安全的核心领域之一。然而,欧盟庇护政策的共同体化与制度化并未能有效应对当前的难民危机,因而引发诸多质疑,特别在危机当前的关键时刻,欧盟成员国再次展现其在重大议题上的主导权与影响力。本文首先探讨欧盟现行庇护体系的机制与主要问题,并以叙利亚难民危机为个案,从四个方面:主权价值与人权价值的对立、国家利益与规范形象的对立、成员国利益与共同体利益的对立、边境国与非边境国的对立,来分析欧盟发展共同庇护体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因为欧盟不打算向之前那样给"东方伙伴关系"之一的白俄罗斯代为阻挡难民的经费,白俄罗斯势必也就得在难民问题上另谋出路。一段时间以来,白俄罗斯边防军都在指责波兰军队使用催泪瓦斯,并"整夜开放扬声器、聚光灯和频闪灯",甚至放出枪声对难民施加"心理压力"。实际上,早在11月份,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波·格兰迪就曾在欧洲议会发言时,明确反对波兰粗暴对待边境难民。  相似文献   

11.
越南输出难民问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越南当局不断加紧制造和输出难民,达到疯狂的地步。他们极其野蛮地推行种族灭绝政策,采取刮尽、抢光、杀绝的惨无人道的残酷手段,制造了一场历史上罕有的人类大悲剧,使被驱赶而外逃的印度支那难民激增到一百多万。他们倾家荡产、离乡背井,流入东南亚和其它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突然而来严重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各国政府对印支难民的涌进已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及香港当局都派出军警和巡逻艇,日夜巡逻警戒,阻挡难民涌入。泰国当局在迫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欧洲恐怖主义事件频发,难民危机也逐渐被纳入"安全"的政策话语。然而,难民危机是"安全"问题吗?它为何被定义为安全问题?难民危机中有关人道主义救援的"人权"话语是如何与"安全"话语相抗衡的?本文基于对难民危机中欧洲媒体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认为难民危机的本质是欧洲文化融合失败下的社会问题,而其转变为安全问题的根源是欧洲中心主义对"他者"的建构。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这一体系结构决定了双方的身份认同,不仅导致难民危机必然被欧洲当作安全威胁对象加以讨伐,也挑战了欧洲的核心价值观,使其陷入自我认同困境。换而言之,安全研究的泛化将使一种"安全隐喻"进入政策制定的修辞当中,其结果是掩盖问题本质而寻求统一化的政策制定原则,从根本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导致的60多年内战和军人政权统治的弊端使缅甸成为东南亚国家中最大的难民输出国.由于地缘上毗邻缅甸,泰国成为缅甸难民最主要的收容国.然而,缅甸难民问题给泰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影响了泰缅两国关系.从解决前景看,泰国境内的缅甸难民问题要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依赖缅甸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民族问题的懈决.  相似文献   

14.
欧盟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如欧债危机、英国脱欧、乌克兰危机与难民危机等。这些危机都是欧盟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的反映。当欧盟的治理难题积聚到一定程度,以不可预测的连锁性、集聚性危机呈现时,治理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缺失就会成为影响欧盟治理有效解决的关键因素,继而危及欧盟的存续。治理与一体化深化进程是高度相互依存的关系。欧盟治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常态,所有机构参与者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权力和责任。危机后,欧盟治理结构与过程均发生变化,但未能突破欧盟条约框架的限制,欧盟出现"不可治理性"困境。这种困境体现为疑欧政党的迅速发展、民众情绪的对立、差异性一体化趋势加强以及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式微,继而挑战一体化背后的欧盟治理体系与理念。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难民问题愈演愈烈,牵动各国人民的心。合作解决难民问题,是各国的道义和责任。而法国是一个具有较为悠久的难民保护传统和较为完备的难民保护制度的国家,法国难民保护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韩国政府为宣示人权改善状况、提升国际地位而制定亚洲首部《难民法》,但出台该法并非旨在真正解决难民问题,致使该法在政策宣示与实际操作上存在矛盾.韩国《难民法》的政策宣示招致在韩难民身份申请数量激增,造成韩国政府疲于奔命、韩国民众反难民情绪上升、在韩难民感到强烈不满的三难困境.为摆脱困境,韩国法务部提议收紧难民政策,而韩国人权专家却要求放宽难民政策.两派意见拉锯,韩国《难民法》修订走向不明朗.  相似文献   

17.
经合组织(OECD)2019年发布的报告称,难民要最终融入当地国家、转化为对经济有实际贡献的劳动力,仍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自从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大量来自非洲、中东和南亚的难民沿着地中海和"巴尔干路线"抵达欧洲大陆,直至2015年出现难民潮的高峰。此后,难民向欧洲蜂拥而去的势头虽然稍有减缓,但去年在塔利班占领阿富汗后,许多阿富汗难民选择前往欧洲国家寻求生计,再度引发让欧洲各国措手不及的难民危机。  相似文献   

18.
只要非洲、中东地区未能走出美国和西方造成的战争和贫困的困扰,这股难民潮也就不会终止,而且发展趋势并不是特别乐观。当前,全球难民形势持续恶化,难民人数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高值。叙利亚内战、委内瑞拉内乱、阿富汗战争和南苏丹的部族冲突造成近十年全球难民迅速增长。虽然难民庇护申请的主要目标国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囿于经济等实际可达性等因素,绝大多数的跨境难民都是在周边邻国或地区避难,而真正跨越数个国家的边境线到发达地区的欧洲和美国避难的跨境难民极少。大多数难民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给接收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带来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9.
香港的越南难民与船民·李若建·1994年香港还有2.4万名越南船民和难民,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困扰香港二十多年的问题,还将持续数年。1975年越南统一后,发生了一场难民潮。在这难民潮中,香港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一样,成为所谓的第一收容港,大批越南难民蜂涌而...  相似文献   

20.
行为体角色关系到行为体是否拥有权利、能力和机会去开展外交政策以及实施具有何种特点的外交政策。气候政策是欧盟在内部及外部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领域,欧盟作为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关键行为体,其行为体角色值得关注,欧盟在气候谈判过程中的表现差异也值得进行学理分析。本文在结构与聚焦的比较分析方法指导下,对欧盟在哥本哈根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的表现进行对比,发现欧盟在两次气候变化大会中表现出不一致的行为体角色。欧盟内部气候治理、气候外交和谈判策略以及国际情景因素是影响欧盟行为体角色塑造和效果发挥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