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学者都认为小说《堕落》是加缪叙事的一个“断裂”,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小说中,滔滔不绝的主人公克拉芒斯看起来颇像一位精神病患者,事实上,他的确遭到了社会的精神迫害,成为精神谋杀的“受害者”:而在摆脱“审判”、寻求疗救的过程中,他却又变成了精神谋害的“刽子手”。在这个意义上,《堕落》不是加缪叙事的“断裂”,而是潜在地延续了加缪叙事中的“谋杀”主题,并深化到精神谋害的层面。从表层结构来看,小说展示了克拉芒斯的精神疾患及其治愈的过程,而从深层来看,则是加缪对现代人“病根”的揭示与“疗救”。在病的隐喻与疗救过程中,显示了加缪对启蒙者“诊断者”、“疗救者”角色的深刻怀疑。  相似文献   

2.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2,(43):30-31
1.“舍”心积虑欧盟“舍己为人”救了一轮美国经济?据路透社报道,摩根士丹利周日表示,由于美国就业市场保持弹性,美国经济或有望在明年勉强躲过衰退,但英国和欧元区经济体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将会面临严重衰退。2.作“罚”自缚从今年夏季开始,美国海关部门以所谓“强迫劳动”为由,强行扣押了来自中企的大批太阳能设备,价值已达数亿美元。中企太阳能设备被“扣押”源于美国推出的一项旨在遏制中国的涉疆法案。美国打着所谓的“人权”旗号,屡屡刁难我国企业,展示了世界第一大国流氓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媒体对美国俄亥俄州“毒列车”事件的报道,让东巴勒斯坦镇的居民看到了希望。小镇居民坎迪斯·德桑佐,在镜头前深深感谢中国:“我觉得你们在离我们这么远的地方,报道这件事,真的是太棒了!我最想从中国媒体得到的是,不要让我们被遗忘。因为这是我对美国媒体和美国最大的恐惧。”  相似文献   

4.
翟韬 《美国研究》2023,(1):138-16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宣传政策的方针主要围绕《美中关系白皮书》展开,主要是诉说中美友谊、离间中苏关系。美国宣传机构主要通过其在华旗舰宣传期刊《今日美国》,从中美友谊、美国不是帝国主义、反驳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美宣传三个方面入手,对华展开大规模宣传攻势。《白皮书》和美方的宣传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掀起批判《白皮书》和反驳“中美友谊”为主轴的大型反美宣传运动。毛泽东主席系统地讲述了三个观点:美中不是友谊而是侵略关系,美国要把中国作为保护国,《白皮书》所言的中国革命性质和道路问题是无稽之谈和“唯心史观”。从后殖民视野出发,两种观念的冲突实际上是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恩人家长观念”和反殖民的“革命民族主义”的交锋。美国宣传对华的“友谊”“恩德”与“保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看来则是强加给中国人的奴役与帝国主义。这种宣传战至今仍有现实回响。  相似文献   

5.
法国大革命使自由在法国成为一种信仰。信仰式自由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信仰和现实之间的张力:一方面要执着地捍卫信仰,同时还需要现实对其进行“拗救”。法国式自由的发展正是在信仰的主题下,从以上两个维度展开。前者以卢梭、涂尔干和萨特为代表,后者以孟德斯鸠、贡斯当和阿隆为代表。  相似文献   

6.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3,(17):52-53
<正>1.“毁”之即去?叫嚣摧毁台积电、窜台时鼓动"台湾全民学用枪支"的美国白宫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引发众怒,岛内专家嘲讽道:以逻辑推论,选择民进党就是选择战争了?2.“媚”况愈下韩国总统尹锡悦的美国之行一番“吹拉弹唱”媚态百出,韩国民众愤怒骂曰“简直小丑表演”。面对反对派质疑,尹锡悦更是放出“要懂得对美国感恩,这样才有国格”的奇谈谬论,对已经下滑的国内民调火上浇油。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欧洲”战略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伊拉克危机引发了舆论界和学术界有关美国“新欧洲”战略的议论。本文对该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指出 ,“新欧洲”战略根本上是冷战后美国对欧战略调整的产物 ,其出现带有某种必然性 ;近年来美欧矛盾的激化加快了美国对欧战略调整的步伐 ;中东欧国家主动靠拢美国为“新欧洲”战略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新欧洲”战略的实质是分化和削弱欧洲 ,即美国试图通过北约扩大在欧洲内部建立一个亲美阵营 ,利用中东欧“新欧洲”来牵制德法“老欧洲” ,以此限制欧盟的强大。“新欧洲”战略将对美欧关系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外开发援助政策与韩国的经济“起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志 《当代韩国》2009,(1):30-38
1961年,肯尼迪政府依据沃尔特·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制定了新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援助政策。在新方针的指导下,美国努力减轻对韩国的经济援助负担,积极鼓励韩国遵循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走向“起飞”,最终成为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外部动力。美国对韩国的开发援助政策存在悖论:一方面接受甚至促使朴正熙政权广泛干预经济,协助当地政府制订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另一方面又以韩国为“样板”浮夸式地宣扬西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对欠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推动作用,抵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第三世界的传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目标与手段的分离充分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9.
1993年“黑鹰坠落”事件后,索马里逐渐淡出了美国的视野。“9·11”恐怖袭击,使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反恐被提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担心索马里这样的“失败国家”成为又一个阿富汗式的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索马里的内乱被再次提上美国非洲战略的议事日程。布什执政的八年时间里,美国加大了对索马里的介入。然而,美国...  相似文献   

10.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3,(21):28-29
<正>1.“毒”步天下美国无端宣布制裁13个中国实体与个人,理由是其参与跨国销售非法药品生产设备。然而,美国自身的芬太尼滥用已严重泛滥,每年有数万人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民众俨然已成“阿片傀儡”,旧金山街头的毒瘾“僵尸”也闻名遐迩。华春莹发文并配图:2019年5月,中方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整类列管芬太尼物质,为防范其非法制贩及滥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5%,却消费了世界80%的阿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陈冰 《新民周刊》2022,(21):6-7
超过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整体封控超过两个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静默”中,诞生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上海团长。他们在普通人连门都出不了,一众明星、教授、名流都需要四处寻食的特殊时期,以超凡的统筹、组织、公关能力,解决团购路上的一切“拦路虎”,将吃喝物资送到每户人家,救上海人于曾经的困顿之中。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媒体《国会山报》称全美每年平均大约要发生1700多次脱轨事故。号称“世界上最伟大”的先进国家却在基础交通建设上如此拉胯,有人震惊道:“这像是一个第四世界国家!”这,真能概括美国的铁路现状吗?美国铁路有多长?美国是全世界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目前为25万多公里,其中货运线路占美国全国铁路总量的80%。  相似文献   

13.
圣女贞德     
《法国研究》2006,(1):23-23
让娜&#183;达克也叫“奥尔良少女”(1412-1431).让娜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她从来没有做过牧羊女,1425年,让娜听到“上帝的召唤”,让她去救当时的法国国王查理七世。那时查理七世的王位受到英国侵略者的颠覆。  相似文献   

14.
阿晖 《新民周刊》2022,(27):56-57
近些年,美国打着各种旗号在亚太搞出了不少“朋友圈”。从“全面战略同盟”“深化防卫合作”到“推动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美国对华制定的“围堵”方案就没消停过。加上美国与东盟、南太平洋岛国等的一系列协议,其实就是在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意识形态化,胁迫地区国家在中美间选边站队。但是,美国想要拉拢利用的国家们互相之间想法也并不一致,“朋友圈”也呈现各种混乱。说到底,企图拿一个什么框架来孤立中国,最终孤立的必将是设局者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美国"意象"的由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锋 《美国研究》2005,19(3):33-59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美国甚嚣尘上“中国威胁”论并非只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或者多数美国人对中国问题缺乏了解,而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必然反应。“中国崛起”及随之而来的美国的“中国威胁意象”,既与美国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独特的地位有关,也同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传统所坚持的“价值、利益和政治”所驱动的政策需要紧密相联。这种“意象”与美国的意识形态因素关系较少,而更多地与美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地位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张杨 《美国研究》2005,19(3):116-131
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是深受冷战影响的一个国家安全政策领域。本文在综合运用美国解密文件的基础上,探讨冷战期间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文章认为,大国空间决策及空间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美苏的综合实力对比和美国的决策心理定式,并使冷战和空间政策实施具有了同一性;美国决策者制定空间政策的前提是根源于“过度威胁预期”和“记忆恐惧”的知觉错误,其结果是导致决策过程中的“非逻辑性”和“过度防御心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竹里 《新民周刊》2023,(13):42-43
135次飞行,355名宇航员,8亿多公里行程,运送1750吨货物……这是美国航天飞机项目30年留下的纪录。北京时间2011年7月21日下午5时56分,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美国航天飞机迎来了最终谢幕的时刻。回顾其30年历程,有人称赞它为人类探索宇宙立下功劳,成为“美国”和“科技”的代名词;也有人斥之为劳民伤财,是“战略错误”“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8.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2,(29):40-41
1.荼“独”生灵在“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上,汪洋强调:台湾同胞要深刻认识“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的道理。2.“衰”以为常“疯狂印钱的吸(他国)血大法”终于要不灵了?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拜登政府却依旧否认经济陷入衰退。美国“经济中心”纽约市的市长、同属于民主党的埃里克·亚当斯“打脸”拜登政府,承认美国处于经济衰退,“华尔街正在崩溃”。然而,在晚些时候被问及时,亚当斯态度暧昧地收回了自己的话……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历史上 ,尽管深信美国负有传播其价值观以“改变”其他国家的使命的人从来就未曾少过 ,而到 19世纪中叶 ,一些信奉“盎格鲁 -撒克逊种族优越论”的人又打出了“天定命运论”(ManifestDestiny)的旗号来推行侵略政策和扩张主义 ,但主张以赤裸裸的武力和强权来扩展所谓“民主”和“自由”并为此提供“理论依据”的始作俑者则非塞缪尔·亨廷顿这位哈佛大学的理论家莫属。本文着重对亨廷顿在 1981至 1991年期间所撰写的两部影响甚巨的著作进行了理论上的剖析 ,驳斥了他所提出的美国在国外输出“自由”、扩展“民主”需要以强权和武力来作后盾的理论依据 ,并揭示了美国“新霸权主义”的实质性内涵。  相似文献   

20.
"布什主义"与美国新保守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琪 《美国研究》2007,21(2):7-27
“布什主义”以先发制人、政权变更、单边主义和追求仁慈的霸权的外交政策为标志,其思想基础是美国新保守主义。九一一恐怖主义袭击使布什接受了新保守主义,把它当作对付恐怖主义这一新威胁的新方法,而新保守主义者则通过他们在布什政府中同“美国民族主义者”和基督教右翼组成的鹰派联盟来影响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新保守主义者同传统保守主义者一样,信奉美国的两个基本意识形态:美国例外论和古典自由主义。他们提倡美国使用武力来追求其理想和利益。然而,“布什主义”及其新保守主义理念所存在的问题使“布什主义”的最终破产成为不可避免。随着美国伊拉克战争的困境加剧,新保守主义同“布什主义”一起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