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雯 《当代贵州》2023,(Z2):106-107
<正>今日,世界级大桥所带来的独有体验,正使得贵州成为桥旅体融合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既有“万水千山,一桥飞架”的磅礴气势,也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侠骨柔情,更承载着千千万万贵州人的致富梦。早春,山风从峡谷间穿行而过,阳光铺洒在千米峡谷深切的茂密植被之上,点缀于其中的则是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工地上繁忙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刘力维 《当代贵州》2023,(21):36-37
<正>2022年1月18日,六安高速公路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向云霄发出新的挑战,开启了从565米到625米的追赶跨越。这是贵州在建的又一个世界级超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初夏时节,建设正酣。晚饭时分,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第七标段项目常务副总工刘盛涛看了看表,匆匆扒完碗里的饭,拿起小本子,披了件厚实的外衣,走出工棚向百米外的工地赶去……  相似文献   

3.
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创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石漠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示范样区的花江峡谷,位于关岭县以南、贞丰县以北的北盘江花江河段,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石漠化等级共6极,即出现在石漠化分级体系中所有的等级.2000年,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9.79%,其中强度石漠化所占比例高达22.76%,基本上无农牧生产条件,仅靠石缝中浅薄的土壤进行原始耕作.  相似文献   

4.
王法 《当代贵州》2023,(Z2):24-25
<正>【桥梁名片】位于关岭自治县,桥长2237米,桥高370米,主桥跨径1088米,是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目前世界前100座高桥中排名14位,于2009年12月通车。建成时为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大桥特点及技术创新】坝陵河大桥是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也是贵州唯一一座可以进入桥体内部旅行观光的超级大桥。大桥在观光通道上设置气动翼板抵抗横向风荷载、遥控氦气飞艇施放线道索技术,大桥采用的3节间架设桥梁、桥面吊机、大桥抗风措施均为国内首次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刘开津 《当代贵州》2008,(20):19-21
花江峡谷是我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8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本刊记者历时5天,沿210省道以及关兴高等级公路,前往位于关岭自治县以南、贞丰县以北、北盘江河谷两岸的花江石漠化冶理工程项目区徒步考察,采访石漠化治理工作相关情况。沿途历经花江、板贵、北盘江等6个乡镇30多个村,行程80多公里。在5天时间里,  相似文献   

6.
郑洁 《当代贵州》2023,(21):68-69
<正>连接关岭、贞丰两县的花江峡谷大桥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世界超级工程正在拔节成长。其中,离不开当地的项目建设党支部——六安8标党支部的党建赋能作用。支部把好党建引领方向盘、浇灌项目攻坚责任田、推动项目跑出加速度,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7.
袁航 《当代贵州》2023,(Z2):96-97
<正>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高崖深谷,如何一桥飞架,令天堑变通途?答案无疑是向科技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高崖深谷,如何一桥飞架,令天堑变通途?答案无疑是向科技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贵州在桥梁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攻关,在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设计、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围绕峡谷大跨径桥梁的结构体系及理论等瓶颈问题,攻克了一系列科学技术难题。”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说,桥梁建设大跨越,助推交通大提升,万桥飞架,大道纵横,构筑起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平原”。  相似文献   

8.
<正>【桥梁名片】位于纳雍县境内的总溪河上,桥长928米,桥高264米,主桥跨径360米,系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目前世界前100座高桥中排名67位,于2015年12月竣工通车。【大桥特点及技术创新】杭瑞高速公路总溪河大桥,作为贵州深山峡谷地区特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先行范例,是我国第一座采用栓焊节点的钢管混凝土桁式拱桥,通过研发新型栓焊节点,  相似文献   

9.
陈玲  李雪 《当代贵州》2023,(Z2):116-117
<正>李钊和秦桂芳从普通的技术员到攻坚团队的主力,再到项目总工程师,成为彼此学习的伙伴、生活的伴侣、事业的搭档。在贵州交通建设行业,贵州路桥集团的李钊和秦桂芳,被人们称作“建桥伉俪”。在校园相识相爱的他们为了“要让贵州交通换个模样”的铮铮誓言,毕业后携手返回贵州,学以致用,奉献贵州交通。参加工作后,李钊和秦桂芳第一个参与的项目便是广州新光大桥,这座大桥是一座飞雁式三跨连续中承式钢箱桁拱桥,其主桥长度为当时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0.
阮丹 《当代贵州》2023,(16):16-17
<正>贵州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化在贵州高质量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世界级资源、对标世界级标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提升旅游格调品位,加快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陈玲  李雪 《当代贵州》2023,(Z2):104-105
<正>交通建设企业正凭借着过硬技术,依托精湛技艺,走出贵州拥抱大市场,让世界“桥”见贵州交通。2月17日,格鲁吉亚E60高速F4标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这是由贵州公路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海外项目。项目采取了“超宽双导梁架桥机整体吊装”的施工工艺,高超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为贵州公路集团打开海外市场提供强大支撑。近年来,随着贵州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我省交通建设企业的施工与管理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省茶业、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组合优势。近年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关于促进茶旅一体化的特色优势产业战略部署,贵州把茶文化与旅游业相互融合,成为一大特色和优势。品质休闲引客来为促进茶旅一体化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贵阳中国旅行社全面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及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省茶办)号召,积极开发贵州特色茶旅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3.
正清明刚过,贵州各地茶园迎来了采茶和旅游的高峰期。在黔南州独山县影山镇茶天堂茶园,碧绿的茶山间,茶农们正忙着采茶;慕名而来的游客,时而拍照留影、时而体验采茶、时而细细品茗……茶农采摘忙,游客欢乐多。类似于影山镇茶天堂茶园,"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正在贵州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4.
何晶 《奋斗》2023,(3):33-3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冰雪旅游作为发展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等冰雪经济的核心要素,是黑龙江省促进资源转化、做强冰雪产业、实现文旅融合的优势所在,必须在资源整合、产业契合、业务结合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推动黑龙江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海钦 《当代贵州》2023,(Z2):30-31
<正>【桥梁名片】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发耳乡和营盘乡交界处,跨越北盘江峡谷,是水盘高速公路的关键性工程,桥长1261米,桥高245米,主桥跨径290米,目前世界前100座高桥中排名88位,于2013年8月通车。【大桥特点及技术创新】大桥跨越北盘江大峡谷,首次提出了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梁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
何登成 《当代贵州》2023,(Z2):114-115
<正>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张胜林先后参与了江界河大桥、大小井大桥等代表性工程建设,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她洒下的辛勤汗水、留下的坚实步伐、彰显的使命担当。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桥,近半数在贵州。这一座座横跨高山峡谷的空中艺术品,从图纸跃然于山间,凝聚着多少贵州桥梁人的智慧和汗水。  相似文献   

17.
正曾经因大河阻隔,"鸡鸣,三省应;人行,三省难"的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村,如今高速公路穿云过岭、跨河成桥,交通便利带来旅游兴旺。9月18日,记者来到这个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地方。站在老鹰岩上高高挺立的鸡鸣三省红色旅游景区观景台鸟瞰,由渭河和倒流河汇集而成的赤水河上游三岔河大峡谷,把贵州、云南、四川三省切割开来,分属三省的壮丽峡谷风光、道路村落"沉下"眼底。对面,横跨云南省镇雄县坡头镇德隆村和四川省叙永县水潦乡岔河村的鸡鸣三省大桥主拱圈已经合龙,年底将建成通  相似文献   

18.
孙宇 《奋斗》2023,(11):47-50
<正>交通与旅游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密不可分。大众旅游、全季全域旅游新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旅游事业发展带来难得历史机遇,也为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方向。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和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围绕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冰雪经济,加快旅游康养发展,推进交通强国黑龙江交旅融合试点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陈江南 《当代贵州》2023,(16):48-49
<正>借助密织的交通网络,贵州大力布局整合全省沿路沿桥景点,串珠成链,让“黔”线旅游成为一条玉带串珠式的生态之路、旅游之路、发展之路,构成一幅幅绿色发展、五彩纷呈的百里画卷。“石齿如锯,横锋竖锷,莫可投足。”400年前,徐霞客对贵州交通发出感慨。而今,条条公路串联,座座桥梁架起,昔日“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变成一路坦途,黔山贵水近在脚下,曾经的千山阻隔、天堑难越已成历史。  相似文献   

20.
向淳 《当代贵州》2023,(30):50-51
<正>夏收期间,贵州各地全力打好夏收硬仗,努力实现夏粮丰收、油菜增产目标,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贞丰县双峰街道新寨村小麦亩产达到454.24公斤;播州区茅栗镇花果村油菜示范田1亩以上全田实收亩产314.09公斤,创下我省历年来机械化实收高产纪录;西秀区种植大户宋远兴种植的马铃薯亩产3174.31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