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贵州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等方面做足文章,全省1100多个乡镇、1.5万多个村激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活力和干劲。2022年11月3日至4日,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遵义市召开,对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进行了再部署。  相似文献   

2.
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将乡村振兴作为贵州新“三大战略”中首位度的战略。“双循环”背景下,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是贵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相似文献   

3.
向淳 《当代贵州》2023,(20):46-47
<正>“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正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田间地头、车间厂区,绘就一幅幅绿了青山、富了民的乡村振兴新“丰”景。贵州鸡蛋连续多年在大湾区年销售额超10亿元;2022年全省牛羊产业带动农户82.5万户、户均增收2.3万元;2022年镇宁自治县蜂糖李产业总产值达26.1亿元、带动上万户群众走上致富路……“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正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田间地头、车间厂区,绘就一幅幅绿了青山、富了民的乡村振兴新“丰”景。  相似文献   

4.
芶红礼 《当代贵州》2024,(10):16-17
<正>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让农耕文明的根脉生生不息,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必将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贵州视察,多次对贵州“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2021年2月视察时要求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贵州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5.
兰定松  桂楚  何睿 《当代贵州》2023,(26):76-77
<正>新时代对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选派干部要注重村庄文化的挖掘、产业的融合、多元利益的维护以及发展的永续,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想担当、能担当、善担当、勇担当,真正达到对农村工作“扶上马送一程”的目的。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2023年5月,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要求,贵州继续向全省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派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驻村工作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6.
马红梅 《当代贵州》2023,(29):52-53
<正>贵州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两大重点任务,奋力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7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在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后庄村的农家宣讲小院举行,老党员姚兴华认真为大家上党课,讲述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阐释“转折之城”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18-19
<正>贵州借鉴广东“四小园”经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庭院方寸地变成增收聚宝盆,农村“小花园”成为旅游打卡点,“四小园”的土特产卖到大湾区。2023年以来,粤黔两省以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为目标,复制广东省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成功经验,开展“我在贵州有个园”认捐认建活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庭院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共绘“和美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新画卷。  相似文献   

8.
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贵州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开”就是开拓创新,要开好头,迈好步,开新局,拓新篇;“新”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局”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十分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并赋予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四新”使命。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省头号民生工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全力打造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三个样板”,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以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促进乡村振兴,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相似文献   

11.
肖宇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9,(21):29-29
10月17日至19日,主题为“生态旅游,和谐贵州”的中国&#183;贵州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在贵阳和铜仁举办,来自国内生态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贵州生态旅游发展集体“把脉”。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老同志王朝文,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安成信,  相似文献   

12.
四轮驱动     
迈过大踏步前进的“黄金十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台阶和新的起点上。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对贵州“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一二三四”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22-23
<正>广东民营企业响应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号召,在粤黔两地工商联、乡村振兴局的动员引导下,在贵州投资办厂、采购销售农特产品、吸纳劳动力就业、捐资助学等,跨省域深度参与贵州“万企兴万村”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23,(35):70-73
<正>8月22日,由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主办的贵州高质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民族研究》期刊交流会在贵阳举行。本次交流会以“高质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冯倩 《当代贵州》2023,(6):16-17
<正>1月26日,一列满载干燥机、电脑机箱、轮胎及日常物资的集装箱列车,从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缓缓驶出,这是春节后贵州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为贵州制造走出国门提供加速度。2022年初,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并指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载体建设,深入推动制度型开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的方向路径,为贵州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明确要求贵州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支柱产业发展是产业振兴的关键,乡村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对乡村支柱产业发展支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贵州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钱运录同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热爱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当前,全省上下正按照省委的部署,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结合我省实际学习遵义会议精神。本刊特刊发了潘健等同志对遵义会议精神研究的文章,以带动对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入研讨,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8.
赵守东 《奋斗》2022,(9):51-52
<正>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是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法治是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并明确要求黑龙江省“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辽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作出系统安排,特别是聚焦国家所需、振兴所系、辽宁所能、未来所向,鲜明提出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沈阳市将全面贯彻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制定出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及5个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在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中当好“排头兵”。  相似文献   

20.
彭杨扬 《当代贵州》2023,(46):58-59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广大基层妇女已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她力量”。把乡村妇女力量更好地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能动主体,可以推动各类妇女人才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