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聪 《当代贵州》2022,(6):32-33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高质量发展.铜仁明确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突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不断做大工业增量.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为改变千百年来一农独大的局面,大力推进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生态特...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     
方亚丽 《当代贵州》2021,(14):18-19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贵州聚力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实现工业大突破,推进十大工业产业工作机制,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撑起全省工业经济"四梁八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提升行动,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何涛 《当代贵州》2022,(6):48-51
开局就要决战,起步就要冲刺. 2021年以来,习水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以白酒为支柱的工业经济持续领跑全省全市.  相似文献   

4.
在"十四五"新征程上,铜仁高新区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主体培育为抓手,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创新产业体系、壮大企业市场主体,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工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和旅游业“四大行动”,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紧紧围绕加快基础材料、现代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质,聚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大数据、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谋划推进链式发展,全力培育以新动能为硬核支撑的新增长极。同时,大力提振服务业发展,着力构建发展的一流生态,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4月,贵州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提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贵州省积极推进和强力建设新型工业化新格局与智慧产业发展不谋而合。贵州省发展智慧产业将有利于转变其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因而是促进新型工业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殷殷嘱托,响彻黔中大地!"十四五"时期,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生态引擎"贯穿始终。新型工业化的"车轮"滚滚向前,要利用好绿色生产方式这一"润滑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关键在于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以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为例,该基地如今已成功向产品绿色化和生产自动化转型。工业化进程中澎湃的绿色动力,是贵州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底,贵州省审时度势、创新举措,出台《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通过深入推进"双千工程",大力实施"十百千万计划",集中力量推动千亿级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打造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现代工业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的提出,奠  相似文献   

9.
徐克勤 《新湘评论》2007,(10):25-26
湘西是工业化后发地区,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是湘西经济发展的差距所在,也是潜力和希望所在。因此,要缩短与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的距离,推进湘西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技术的自主创新作为生命线和主旋律来抓,在“三个依托、三个着力”上下功夫,即依托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三大百亿产业:依托技术创新,着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依托园区兴工,着力加大综合推进力度。这是破解工业化瓶颈制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工业化后发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一年,毕节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大提升、三年大突破、五年翻一番"的总体目标,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方向,将"六抓"作为该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主抓手,全力做好做大存量、培育增量、优化结构3篇文章,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 数据显示,2021年,毕节规模以上十大工业产业完成产值889.5亿...  相似文献   

11.
正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实现倍增。到202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突破2.8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万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8000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提升到1.8%,工业投资累计突破3万亿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博野县以建设“产业新城,经济强县”为总目标,大力实施“三城”战略:依托工业园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进制造工业城”;加快“产城融合”,实行错位发展,打造“保石衡区域产业新城”;积极创建省级同林县城,打造“宜居品位、文明靓丽之城”。博野县这个千年古县,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新型工业化     
正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贵州工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指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新型工业化方向,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做优。站在新工业革命的历史坐标上深化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相似文献   

14.
未来几年是石阡县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期。石阡县将以"坚持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阡"为主题,着力实施"优环境、强工业、兴产业、惠民生"战略,全力打造"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突破基础设施瓶颈,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奔流不息的龙川河,在沉雄巍峨的泉都大地上逶迤蜿蜒,深情滋润着石阡各族儿女. 石阡县地处武陵腹地深山地带,工业经济一直薄弱,2021年以来,石阡县委、县政府攻坚克难、坚定信念、创新谋动,矢志不渝寻觅机遇、挑战机遇,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用智慧和力量拼搏奋进,新型工业化奋楫劈波,成效初显,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崭新步...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服务业对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起着重要的渗透、粘合、倍增和促进作用。要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工业制造服务化、网络化、绿色化,推动产城融合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推进浙江四化同步发展。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为导向,完善政策、提升要素为重点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7.
当下,贵州正奋力实施好数字经济倍增行动,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深挖大数据“钻石矿”,着力把大数据先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大数据助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努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相似文献   

18.
依托煤炭、地方电网、水利资源等优势,兴仁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完善产业配套,推动铝产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以巴铃重工业园区为核心进行布局,以铝产业为基础,按照全产业链进行打造,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不断完善链条,补齐短板,培育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十四五"新起点、新征程,安顺经开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快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打造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乡村振兴、高水平营商环境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正>稳住“压舱石”,工业挑大梁。要抓牢抓实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为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贵州积蓄新动能,再创新优势,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布局,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壮骨”,不断培育新的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