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满乌蒙     
李文勇 《当代贵州》2023,(18):32-33
<正>地处乌蒙山腹地,曾经“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存条件让毕节的人们长期无法摆脱生活窘境。1988年,为破解“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生存状况,由贵州省委倡导,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30多年来,毕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帮扶和支持下,怀感恩之心,立奋斗之志,聚决战之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在乌蒙大地上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贫困试验,谱写了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生态发展蜕变壮歌。凭绿色而兴。毕节市抢抓机遇,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先后获评省级森林城市7个,林地面积达2200余万亩,  相似文献   

2.
<正>沿河自治县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为经,以发展绿色产业为纬,变生态为业态,不断激活绿水青山的发展潜能,逐渐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沿河城乡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沿河最鲜明的底色和最宝贵的财富。“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为经,以发展绿色产业为纬,变生态为业态,帮助当地民众吃上生态饭、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23,(11):18-19
<正>2023年,大安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扣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对标白城“一城三区”建设、“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推动“绿色转型”、打造“生态大安”发展方向,以建设全省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为中心,围绕“推进生态价值转换”发展路径,奋力推动大安县域经济实现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4.
汪瑞梁 《当代贵州》2023,(18):34-35
<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毕节市,城乡面貌大为改善,农旅融合、林旅融合产业风生水起,绘就了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画卷。清明时节,乌蒙大地处处生机勃勃,山间水畔游人如织。人们徜徉在花红柳绿之中,漫步于桃李芬芳之境,尽情享受大好春光。守护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毕节市,如今城乡面貌大为改善,农旅融合、林旅融合产业风生水起,绘就了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画卷。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毕节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作为首选路径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涓涓细流,蜿蜒流转;碧水荡漾,远山如黛。6月,走近毕节市七星关城区倒天河畔,翠色弥漫的植被、清澈流淌的河水、河畔两岸完善的基础设施、热闹的广场和休闲的市民,把自然山水与人间烟火融为一体,共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  相似文献   

6.
谢朝政 《当代贵州》2023,(30):16-17
<正>毕节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推进资源型经济全面绿色转型,传统能源焕发新活力,清洁能源“风生水起”,新兴产业不断集聚,经济增长实现从资源粗放开发为主到绿色发展引领的华丽蝶变。群峰壁立,沟壑纵横,石漠化严重,都说毕节“八山一水一分田”。然而,莽莽群山间,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还适合开发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7.
陈君文 《学习导报》2011,(20):16-17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湖南”,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的战略任务。株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把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建设绿色株洲的具体实践之中,展现了经济高效发展、城乡环境优美的新气象,积累了创新现代文明、推进科学跨越的新经验,获得了上级领导肯定和全体市民的好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视察株洲时说,“工业城市如此重视绿化,株洲市民的幸福指数高。株洲的实践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勇勇 《当代贵州》2023,(18):62-64
<正>把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六盘水的生态气质持续提升。实现了从“增绿量”到“增颜值”,从“护根基”到“强保护”,从“护生态”到“谋致富”,全力以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近年来,六盘水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战略定位,抓生态修复、促转型升级、治沉疴痼疾、建绿色家园,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相似文献   

9.
眼下,“书法之乡·养生印江”城乡大地上处处是“百姓富、生态美”的喜人景象:一个个农业园区如画卷舒展,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已见成效,战鼓声声的脱贫攻坚战役纵深推进,荒山变绿了,山村变美了,群众变富了. 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坚持生态优先,“埋头深耕”生态文明建设平台,把绿色“血液”贯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经脉”,城乡绿色经济、绿色家园、绿色制度、绿色屏障、绿色文化更加凸显,一幅以山水为笔书写的绿色崛起画图正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0.
李万军 《当代贵州》2016,(42):58-59
人居环境美,古镇故事多.古街盐号、票号、镖局已成昨日历史,马店、布庄、面馆、茶座再显今日新姿,坚持“绿色发展·特色提升”,一镇变“三城”,是六枝特区岩脚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真实写照. 在小城镇建设中,六枝特区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一主三星多特色”发展思路,以“绿色发展·特色提升”为主题,全面实施“城乡带动、镇村联动、村组互动”“整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通过一年来的努力,一个个集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物为一身的绿色小镇焕然一新,走出一条“整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产品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追求发展可持续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力生态产品开发创新,通过探索地方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达到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绿色转型的目的,实现发展的绿色化和可持续。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研究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毕节市大方县根据自身实际,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牢牢聚焦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以人才引领发展,以发展集聚人才,奋力建设人才强县,打造人才高地。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无论从落实政治要求、适应时代需要还是从推动自身发展方面来看,都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时期,毕节市大方县根据自身实际,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牢牢聚焦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以人才引领发展,以发展集聚人才,奋力建设人才强县,打造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3.
周建琨 《当代贵州》2016,(50):19-20
“十三五”开局以来,毕节市提出深入实施大数据、大扶贫、大旅游、大健康“四大战略行动”,特别是以大数据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环节、主要纽带,促进了全市大数据信息产业快速增长. 毕节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坚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大数据“三大业态”,强化产业招商,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应用的实践中寻找“蓝海”,突破转型,后发赶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坚持把“兴林”和“富民”作为林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变为更大的“发展福利”和“民生福祉”。2017年是贵州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过去的两年中,贵州重点围绕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贯彻厚植生态保护、厚植农民脱贫致富“摇钱树”、厚植生态经济发展优势等理念,奋力书写后发赶超的绿色篇章,努力把林业培育为生态建设的增长点、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产业发展的增长点,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邓宏图 《奋斗》2012,(7):44-45
巴彦是哈尔滨市的近郊县,处于“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内。围绕省委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的发展举措,为把科学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今后一个时期,巴彦以建设生态宜居中等城市为发展目标,全力实施“兴工、强农、扩城、惠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绿色农业、宜居城镇”等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流域综合治理要守住安全底线、统筹四化同步发展。《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将清江流域确定为一级流域。做好清江流域治理,对提升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推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长阳”)是清江流经的重要流域区,近年来,长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围绕“最美清江画廊、最美幸福土家、最美‘两山’价值转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基础,立足绿色经济增长方式,兼顾经济效益与重大生态效益,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共生协调,实现传统“非绿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的动态过程。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为基本抓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和精髓,为经济发展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是贵州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正>60多年来,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在沙地中造林,在荒原上建设,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指出,要发扬塞罕坝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期间,毕节市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逬“113攻坚战”,在全国统一战线、东西部扶贫助作对口帮扶城市广州、深圳,以及恒大集团等各界力量的倾力帮扶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撕掉了干百年来绝对贫函的标签。  相似文献   

20.
正六枝特区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一主三星多特色"发展思路,以"绿色发展·特色提升"为主题,全面实施"城乡带动、镇村联动、村组互动"、"整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人居环境美,古镇故事多。古街盐号、票号、镖局已成昨日历史,马店、布庄、面馆、茶座再显今日新姿,坚持"绿色发展特色提升",一镇变"三城",是六枝特区岩脚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在小城镇建设中,六枝特区围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