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翼翔 《党课参考》2023,(21):76-8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深入实施“才聚武夷”行动计划,加速推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人才驱动绿色产业发展、以人才激活乡村振兴引擎、以人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才增固民生事业底板,不断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地建设的人才支撑。在实践中,我们深刻领悟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必须用好人才这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张再杰 《当代贵州》2024,(21):78-79
<正>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到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我们需要及时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正>毕节市坚持党建引领,以维护生态安全和保护生态红线为前提,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林业生产效益,让绿色林下产业不断释放“生态红利”,实现青山变金山、林地变宝地、风景变钱景。毕节市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战略部署,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围绕打造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体制机制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4.
《学习导报》2012,(11):36-37
党的十七大以来,从第九次省党代会到第十次省党代会,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五年,合奏富民强省主旋律,唱响科学发展最强音,从“一化三基”的大力实施,到“四化两型”的创新探索,发展战略不断调适,更加合乎实情;从坚守粮食生产、保护生态、节能减排、保障民生“四条底线”,到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四个发展”,发展路径不断明晰,更加鼓舞人心;从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三个强省”,到建设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和法治湖南“四个湖南”,发展目标不断明确,更加异彩纷呈;从“弯道超车”的奋力赶超,到“高铁时代”的加速前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好又快疾驶的湘江巨轮,驶入了新的历史航道。  相似文献   

5.
正孟夏时节,漫步凉都,青山苍翠、天蓝水碧,公园棋布、绿带纵横、花岛点缀……六盘水这座曾经的"江南煤都"正因生态建设而璀璨绽放。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造"绿色凉都"新名片。六盘水这座被108个山头环抱的山城,经多年生态修复,森林覆盖率从最低时的7.55%增至56.94%,别具特色的峰丛湿地城市景观轮廓已现,"大生态"基础正不断夯实。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六盘水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绿色经济"四型十五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相似文献   

6.
刘一民 《当代贵州》2011,(23):35-35
六盘水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气候资源独特,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有“江南煤海”和“中国凉都”的美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理念,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生态、宜居、  相似文献   

7.
宋男哲 《奋斗》2022,(4):45-46
<正>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推进“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关键变量是科技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加强科研力量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助于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动能,有助于加速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现状和资源特点入手分析,提出通过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全方位扩大开放,形成开发发展的动力推动机制;争取国家支持等措施,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型绿色产业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势头,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保护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现状和资源特点入手分析 ,提出通过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全方位扩大开放 ,形成开发发展的动力推动机制 ;争取国家支持等措施 ,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型绿色产业发展 ,从而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势头 ,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陈刚 《党建》2023,(6):5-8
<正>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保护工作,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履行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扛牢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相似文献   

11.
易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国家第七批生态示范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进入“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千年古县、绿色易州、中等城市”发展定位,确定了建设“京南生态旅游文化名城”战略目标,坚持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之路。今年以来,该县进一步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易县。  相似文献   

12.
环保这一绿色风景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从无到有,从淡抹到浓妆,从边缘到主流的提升,说明绿色环境有了红色的政治色彩,红色政治有了“绿色”环保内容。这是建设生态文明所做出的适应性选择,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本文探索远古的绿色政治启蒙思想,挖堀现代政治中的绿色,阐明要高度重视“环保政治”,并未雨绸缪采取措施争取主动,实现中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阔 《奋斗》2023,(12):22-2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着力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人格外懂绿、小心护绿、利用好绿,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发展,奏响大生态时代的"贵州好声音"。完成退耕还林477.4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五年来,从名扬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中最重要的底色。贵州知绿、护绿,更懂绿。4月16日,在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贵州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东营市聚焦水资源管理利用,明确部门单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职责分工,着力构建“三个体系”,实现“三个转变”,为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东营路径”。一、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实现从“多头管理”到“统一指挥”转变一是坚持顶格推进。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6.
正六盘水坚决摒弃有损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绿色"已成为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近年来,六盘水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殷嘱托,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大生态作为推动转型升级、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行动,与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并举同抓齐推,走出了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17年,六盘水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  相似文献   

17.
正创新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推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贵州奋力推进绿色化行动,充实大生态内涵。"贵州最迷人的就是气候和生态。"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杨敏告诉记者,从去年的六盘水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到今年的毕节市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贵州的"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作为首都北京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和重要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密云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富民,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绿色北京”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杨洋 《当代党员》2013,(11):33-33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有自身的经济发展、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特点,要实现“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这一功能区定位目标,必须找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为此,渝东南各区县要深入吃透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着重解决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5月的大兴安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从开发利用到全面保护发展,从全面停伐到吹响生态保护建设的号角……在生态为本、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内蒙古大兴安岭立足资源富集优势,致力于将绿色价值、生态价值在保值增值的基础上转化为经济价值。进入"后停伐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