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贵州持续抓好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含金量,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迈进。"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殷殷嘱托,为贵州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如何依托科技进一步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贵州风景?本刊记者专访了贵州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德刚。当代貴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贵州特色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打好特色这张牌?赵德刚:在贵州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就要从贵州的山地资源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贵州高原特有的  相似文献   

3.
正依靠科技创新,贵州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正源源不断地流向全国人民的餐桌。科技惠农提升农产品供给能力"十三五"开局之年,以科技为支撑的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不断转型升级,将沉睡中的生态资源逐步唤醒。阳春时节,地处黔桂交界的罗甸县逢亭保供高效蔬菜基地里,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孟平红带着团队为当地农民普及"辣椒套种春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在贵州脱贫攻坚"春季  相似文献   

4.
正"十四五"时期,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生态引擎"贯穿始终。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心、用情、用力,保养好生态这台"发动机",不断将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相似文献   

5.
向淳  周婷 《当代贵州》2023,(Z3):36-37
<正>贵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号角声中,黔贵大地广袤乡村活力奔涌,一派好“丰”景。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强化产业振兴助农增收,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贵州共有湄潭、毕节、六盘水3个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居全国之首。每个试验区都产生了推动农村发展的典型改革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农村改革采取试点先行、蹄疾步稳、推动改革的办法,共布局农村改革试验区3个、试点县38个,分布在全省9个市(州)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涉及人口3000余万,承担着土地制度建设、统筹城乡、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建设、创新支农资金管理等50多个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小城镇建设蹄疾步稳,在全国省级层面做到"五个率先、五个突破",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贵州山地特色小城镇发展新路。赤水河畔,茅台镇携着"雨过开瓶十里香"等赞誉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融通古今,一跃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镇,在黔贵大地写下醉美诗篇;武陵山下,久负盛名的"中国汞都"万山镇,经历与汞告别的阵痛后,以朱砂为笔,泼墨文旅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贵州农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  相似文献   

9.
刘莹 《当代贵州》2023,(49):4-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形成了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资源禀赋。为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通过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出台政策和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各级干部各族群众用足并挖掘各地潜力和优势,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目标,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0.
赵普 《当代贵州》2023,(48):54-55
<正>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思想和产业建设目标,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体现出鲜明的系统观念。产业兴则贵州兴、产业强则贵州强。新征程上,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所蕴含的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重要内容和科学论断,是贵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贵州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2022年,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乡村建设。2022年前三季度,贵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567.34亿元,同比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5元,名义增长7.3%。  相似文献   

12.
正眼下,六枝特区的猕猴桃正值除草和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期,忙碌的不仅是种植户,还有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科技人员。3月初,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钟彩虹一行人来到六枝特区的瑞民农业产业园,"我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每年都会过来几次"。2019年"春季攻势"行动令要求,贵州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围绕主导产业多措并举解决农业技术服务短板,在科技支撑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过去的一年,贵州在农业水价、阶梯水价制度、医疗服务价格等价格改革中出台多项政策,价格改革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了《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价格改革攻坚"路线图":到2020年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的政府定价制度基本建立,促进绿色发展的价格政策体系基本确立,让低收入群体价格保障机制更加健全。过去的一年,贵州在农业水价、阶梯水价制度、医疗服务价格等方发面的价格改革中出台多项政策,价格改革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21,(9)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历史机遇。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强起来,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农村发展建设才会不断取得新成效。一、创新组织设置,有效扩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要围绕农村百姓的现实需求,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融合设置。  相似文献   

15.
<正>黔南州是贵州南大门和西南出海通道,交通区位优越,生态气候良好,物种资源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的优势和基础。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作出了"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既是对全省的殷切希望,更为黔南扶贫攻坚、同步小康指明了方向。现就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的贵州,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职业教育更有特色,高等教育更重内涵,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协调健康发展的态势。教育兴则贵州兴,教育强则贵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教育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特别是2018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新征程。  相似文献   

17.
李坤 《当代贵州》2015,(6):10-11
<正>刚刚过去的2014年,贵州晒出了一份艰辛而不平凡的成绩单。这一年,很多生动的"贵州故事"轮番上演——总书记对贵州要因地制宜发展好产业的重要指示落地生根,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比翼齐飞,五大新兴产业风生水起,贵广高铁建成通车,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十件民生实事"给力幸福贵州……这一年,系列精彩的"贵州速度"催人奋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列,多项指标增速排列全国第一。贵州追赶全国同步小康的步伐蹄疾步稳。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以来,平坝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脱贫攻坚取得根本性胜利。2018年以来,平坝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脱贫攻坚取得了根本性胜利。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事业和谐稳定、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加快崛起的步伐蹄疾步稳。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同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历史的威宁,由于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四年来,威宁自治县委始终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三农"工作的牛鼻子,重点将"粮食品种调优、经济作物调宽、支柱产业调壮、畜牧效益调高、土地使用调活、农机事业调快、经济总量调大"。积极发展马铃薯产业、草地生态畜牧业、烟草产业、特色农业"四大产业",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贵州农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十一五”末的全国第22位跃升到第17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