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瑞丽市区位优势突出,对外开放早、开放程度深、开放基础好,具有建设国际陆港良好的内外部条件。打造瑞丽国际陆港,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云南加快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现德宏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于雷鸣 《前线》2011,(3):38-39
“军粮积如山,车马运征埃。边关用武地,供给亦劳哉。”唐朝诗人李青云的《洵河渡》反映了平谷自古至今都是“物流”不息之地。如今,北京平谷国际陆港的正式启用,结束了朝阳口岸是北京地区仅有的海运内陆口岸的历史,实现了天津港与北京国际陆港的直通。由该陆港进出“海”,北京的货物将一次性办结所有通关监管手续,不但极大地提高了通关速度和物流效率,而且有效缓解了北京现有口岸货物流通的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3.
正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机遇,贵州以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引领,加速推进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西部地区物流枢纽;加强与全国重点区域及周边省份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不久前,贵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了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贵阳陆港枢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研究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区域联动发展。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及陆港集团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针对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物流业发展的同时,提高陆港的集货能力;加强海港与陆港间互动协作,为陆港引进先进管理要素;实施校企结合的策略,引进和培育专业陆港管理人才;在合理利用政府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融资等建议,旨在使乌鲁木齐国际陆港进一步为新疆经济发展全方位助力。  相似文献   

5.
冯倩 《当代贵州》2021,(14):48-49
贵州现代物流牛郎关智慧物流园大力推进智慧化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物流供应链生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益,主动承接东部产业和贸易转移,为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和中欧班列运行,推动贵州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省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新机遇,河北只有抛开一切思想包袱,破除大而化之、计划经济等落后观念,更好地运用解放思想这个法宝,才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大局,实现河北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我省解放思想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并审议通过《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决定》。我们要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大机遇,进一步谋划改革举措和精准支持政策,推动河北深度融入京津产业链创新链,强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促进河北产业生命力、科技影响力、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相似文献   

8.
<正>3月28日,沙坪坝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一派繁忙景象,满载货物的班列整装待发。要不了多久,这些货物将出现在世界各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策源地和首发站。当前,沙坪坝区正以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新的战略起点,加快引流通道资源要素在园区高效整合转化,以制度型开放引领高水平内陆开放,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时强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0.
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河北的历史使命。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物流强省是河北找准中央精神和河北实际的结合点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现代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竞争的新兴领域和战略重心,其关键就是要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我省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就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支撑,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做好整体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做优环境和平台,加强与京津对接和对外合作,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催生和打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品牌,强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陆小成 《前线》2023,(3):68-7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指引。破解京津冀城市群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大、传统能源和产业转型滞后等难题,是当前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任务。全面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化发展,通过加强绿色低碳规划引领,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能源结构,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明确提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要求。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是主要支撑。但目前这一产业与国际顶级工程机械产业相比还有差距,需要着眼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不断强化本地配套能力。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链省内配套现状湖南是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强省,但却不是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强省。湖南工程机械的零部件省外配套约占50%,省内零部件的配套远不能满足工程机械的生产需要。外部配套协作链条长,本地配套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宣宇  王月红 《前线》2023,(2):66-68
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综合引领—特色开拓—潜力提升”梯次发展格局,数字梯度明显、互补性强,三地在技术创新、场景开发及规模应用上具有明显协同优势。基于数字经济梯度发展特点和各自比较优势,强化互补性创新,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文旅、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赋能“双碳”治理五大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数字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京津冀在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我省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必须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制造业2025四川版。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机遇一是国家战略引领。为了适应世界制造业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北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河北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功能定位。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紧围绕“三区一基地”建设,联合京津加强重点领域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决策,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8.
实现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跨越陈希玉,傅汝仁,李成森,朱秀香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不等于就是农业强省。为此省委指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建设农业强省,实现由大到强的跨...  相似文献   

19.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破解京津冀区域发展难题,在充分考虑中国制度优长和后发优势的前提下,高瞻远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核两翼"战略设想。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充分展示了规划设计理念、资源配置体制和区域协同机制上的卓越创新。"一核两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领域的生动写照,为世界城市群建设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一核两翼"战略设想和生动实践,必将为推动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打造腾飞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正>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特色产业集群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明确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我省现有291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涵盖钢铁、装备制造、石化、食品、建材、医药、纺织服装等各行业领域,2022年营业收入超3.55万亿,同比增长11.8%,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