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远柏 《当代贵州》2023,(18):10-11
<正>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力以赴抢抓国发[2022] 2号文件历史机遇,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沐浴着春光,行走贵州大地,碧绿清水江,磅礴乌蒙山……一处处生态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多彩贵州生态画卷,既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贵州对生态环境潜心保护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强调,我省生态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完全可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申立山 《奋斗》2022,(7):74-76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实施“生态兴安”战略的有效举措和解决当前生态环保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两山论”的实践中,大兴安岭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最宝贵的发展资源、最具影响力的金字招牌,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的“第五批10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中,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呼玛县荣登榜单。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绿色发展相得益彰,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逐绿而行,久久为功。国发[2022] 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未来,贵州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将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势能,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制度体系,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水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大自然赋予贵州独特的生态资源,成为贵州后发赶超的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既面临全国结构性生态环境问题,又面临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省情;既面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后发赶超的紧迫任务,又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绿色转型发展的挑战。同时,山清水秀生态美是贵州最大的优势,是贵州的金字招牌,是最宝贵的财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嘱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把贵州"最大优势"巩固好、提升好、利用好,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7.
汪兴茜 《当代贵州》2023,(18):26-27
<正>贵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平台的开发完善,贵州省生态环境系统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将大数据与生态文明建设两张名片巧妙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8.
申川 《当代贵州》2023,(47):19-21
<正>国发〔2022〕 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新的战略定位,贵州金融机构勇担使命、积极探索,在守护生态屏障、实现“双碳”目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助力生态修复、引领绿色生活等方面,通过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以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一批生动的金融力量促进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9.
余丽丹 《当代贵州》2023,(18):28-29
<正>绿色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实施大生态战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这里风景美、空气好,周末带着家人到河边走走,特别惬意。”在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游玩的吴女士告诉笔者,她很喜欢这里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对贵州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贵州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意义重大。近年来,贵州结合实际,整合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朱梦怡 《当代贵州》2023,(18):20-21
<正>岁月无声,冬去春来,十年光阴见证贵州生态环境日趋向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贵州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目标,以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为重点,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优良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9%,88个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9.1%,11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8.3%,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要求进行了战略部署。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省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新起点、新任务。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选择,是我省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不论是对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改善我省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至关重要。建设生态文明,是我省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正确把握水资源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贵州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保障。结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打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版,笔者认为要突出抓好制度建设、试验试点、重点领域、全民参与等四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5.
梁隽 《当代贵州》2023,(18):22-23
<正>绿色,是贵州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是贵州最靓丽的招牌。贵州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优良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提升。从2011年全国首次针对一条河而专门立法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通过,到2023年3月1日全国首个正式实施的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降尘》地方标准,回顾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先行先试的态度和勇气,贯穿了全省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尚宇杰 《当代贵州》2023,(24):16-17
<正>当前,贵州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厚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鲜明底色,不断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内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绿水青山变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全力以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相似文献   

17.
金秋时 《当代贵州》2023,(18):14-15
<正>贵州从“试验区”向“先行区”跨越,从“含绿量”向“含金量”转化……在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上大胆改、深入试,作为生态“优等生”的贵州在不断创新赛道的征程上奋进,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2022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几个“首次”引人注目——推进碳票试点和林业碳票+,全省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在赤水设立;首张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试点落地龙里林场;首个林业碳票保险落地毕节市;首张草原保单落地关岭……  相似文献   

18.
逐绿新征程     
<正>滔滔大江,流淌满满深情;浓浓春意,蕴藉勃勃生机。2022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一周年之际,国务院再次出台从国家层面全面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明确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定位,这是对贵州寄予厚望与期待,赋予发展的机遇,也是对贵州提出的新的要求——拿出先行先试的态度和勇气,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贵州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书写新时代更大荣光带来更大的信心和干劲。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从高空俯瞰黔贵大地,目及之处一片绿意盎然,今日之贵州,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同志殷殷嘱托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守好“两条底线”责任重大,要牢固树立新时代机遇意识,牢牢抓住新机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处理好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好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坚定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2月下旬,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今年是我省做强大生态长板、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一年,要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绿色产业红利、环境质量红利。3月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再次对这三大生态红利进行了阐述,引起广泛关注。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贵州突出释放三大生态红利,不断书写“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